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章(第1页)

但是那么修道的人,一般的修道都认为,修道的人没有喜怒哀乐,一般人的观念里头认为,修道的人一定什么都不生气的,你把他的头、鼻子割掉了倒过来装他也不生气‐‐那叫做泥巴人,不是修道。修道不然!形上讲体,喜怒哀乐未发的,适当有喜怒哀乐,还是个人,但是要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这个叫做&ldo;和&rdo;。真的不起用,换句话说,喜怒哀乐都不动,在佛家来讲,是小乘罗汉的境界。大乘菩萨的境界是&ldo;发而皆中节&rdo;,他就能够入世。比如说今天你爸爸妈妈死掉了,你说,因为我修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哭都不哭‐‐你把它压下去,还有情感哪!真的连情感都没有,那这个道这个中庸不必修了,这个是叫做&ldo;昏庸&rdo;,那不叫做&ldo;中庸&rdo;。当然,亲生父母过世,或者看到人家遭遇大悲惨的事,掉几颗同情之泪,是应该得很噢!&ldo;发而皆中节&rdo;。当然,在这里听中庸的时候大家很平淡,一个人一进来&ldo;唉呀,我的妈呀!&rdo;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起来,那就不中庸了,不中节了,疯子。要&ldo;发而皆中节&rdo;,所以,当为孝子的时候为孝子,当为忠臣的时候为忠臣;出家就是大法师,在家就是大菩萨;做媳妇就像个媳妇,做儿子当然像儿子。当然鼻子像鼻子,眼睛像眼睛,反正样样&ldo;中节&rdo;了‐‐恰到好处!啊!人生&ldo;中节&rdo;叫做&ldo;和&rdo;。

换句话说,&ldo;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rdo;是体,修道,&ldo;天命之谓性&rdo;。那么&ldo;发而皆中节&rdo;就是&ldo;率性之谓道&rdo;。那么怎么样去修它呢?所谓中,就是这个体;和,就是这个用。所谓&ldo;中也者&rdo;,那个境界,我们学佛的讲&ldo;万缘放下&rdo;,万缘当然包括了喜怒哀乐,都放下了,这是中‐‐道体。&ldo;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rdo;,根本的道体。但是得了道不能不起用啊!不起用何必修这个道呢?起用要&ldo;发而皆中节&rdo;,所以你说古人也辩论啊,修道能不能发怒?尧舜也发怒噢‐‐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这种怒多怒几回蛮好的,天下太平!为什么不可以怒啊?所谓怒目就是金刚‐‐你看佛家的庙子,瞪起眼睛、拿起武器、要吃人,魔王一样的,他也是教化,只好拿这个教化;慈眉就是菩萨。怒目金刚、慈眉菩萨,是喜怒哀乐的变相,都是道之用。所以说,要起用,用到恰到合适的时候,&ldo;和也者&rdo;,&ldo;天下之达道也。&rdo;达者,能够用;不能去用,这个道修来干什么?没有用的。

所以,&ldo;中&rdo;跟&ldo;和&rdo;,一个&ldo;体&rdo;,一个&ldo;用&rdo;。体用要不分,要合起来,体用不分。光用而不能返回道体,那就是普通人,在佛家讲,是绝对的凡夫;光晓得清净就是道、不能起用,在佛家的观念就是罗汉,没有用,死东西。所谓禅宗就骂人&ldo;死水不藏龙&rdo;,没有用。所以,由体归用、舍用归体、应用自在,佛家叫做&ldo;观自在&rdo;‐‐观自在菩萨。儒家叫中、和。&ldo;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do;那境界大了!

体、用,一切无一不在道中;整个的宇宙,一个宇宙的中心,合拢来,天地的这个宇宙,地球在空间的转动,太阳、月亮转动,它因为在这个宇宙之&ldo;中&rdo;,不偏,永远在这个中心点在转。所以人这个修养,效法这个天地呀,到达这个中和的境界,&ldo;天地位焉&rdo;,跟天地同位,同一位,所以道家修道成功的人,他也吹这个牛:&ldo;宇宙在手&rdo;,修道成功了,宇宙抓在自己手里;&ldo;万化由心&rdo;,一切变化由他的心念一动,就是所谓&ldo;神通&rdo;。儒家不讲这一套,这些在儒家看来是鬼话,不谈这个,只讲道理。&ldo;天地位焉&rdo;,就是智慧、神通,无一不自在,本位的,也就是禅宗六祖悟了道以后,&ldo;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rdo;。(这是)&ldo;天地位焉&rdo;。

&ldo;万物育焉。&rdo;一切万物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源,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在儒家叫&ldo;中&rdo;、&ldo;庸&rdo;,他的境界修养到最高的‐‐致中和。那么,我们拿道家的道来讲,这个道家的道就是清虚、上清‐‐道家说:&ldo;老子一气化三清&rdo;,太清、上清、玉清‐‐整个太清的境界。拿佛家来比方,这就是大涅槃境界,啊!大涅槃的境界,一切圆满,一切归一。所以他说,道是这么一个东西。现在首先告诉我们中庸,中庸的修养。这里附带讲,我们就学术上的研究有个声明,从宋元以后,讲做功夫修养,理学修养,都讲&ldo;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rdo;;但是,在我的观念,《中庸》《大学》百分百地对,没有错;(但你)自己可不要认错了!‐‐喜怒哀乐是情啊!不是心哦!不是念。喜怒哀乐是情。在中国文化里头情跟性两个是分开的。

&ldo;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rdo;,性;喜怒哀乐来,就是修心,没有见性哦!&ldo;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rdo;,讲修心哦、所谓明心哦!拿佛家禅宗讲明心见性那个明心哦!下面这一段&ldo;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rdo;一直到&ldo;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do;,是明心哦,不是见性哦!所以中国《礼记》分这个人&ldo;性&rdo;与&ldo;情&rdo;,人的情就是感情、情绪,情绪分七种,所以叫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是《礼记》所讲的&ldo;七情&rdo;。主要的这个四柱,算八字一样的喜怒哀乐四柱,这四种情绪是我们经常动,但是心理的思想,那个&ldo;见性&rdo;在哪里呢?&ldo;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rdo;那是见性。心,那个性、那个动念,我们思想那个动念怎么来怎么去,看不见的啊!所以老子经常比方它是&ldo;隐现莫测&rdo;呀!佛也说是这个东西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那么,为什么儒家的修养侧重于情呢?后世宋明理学家十个有八个,几乎把喜怒哀乐当成是心理作用。这是错误的,大错误!喜怒哀乐(是)情绪哦!这一点,我特别向诸位提出来。

也许我等于常常讲的话,是推翻了古人的。假设早生八九十年,这样上课的话,明天讲话的东西就没有了,哈!就掉了。现在的民主时代,可以把这个学术的错误提出来。这一杆子一打,几千年的人统统一棒子就下去了。他说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要搞清楚啊!譬如我们一个人,你看有人,我们在座的人大家有这个经验‐‐今天你好好的,突然有个人、有个同学、朋友来看你,你发了很大的脾气,很不高兴。你自己想想很无聊,&ldo;他也没有得罪我、来看我,蛮好的么!&rdo;嘿,为什么今天情绪很不好?这个情绪里头一定有(两个字,未听清)那个脾气,怒,很怒!这个情绪是生理来的;理性上想:唉!何苦呢?对人家笑一下也好啊!可那个脸上绷不起来笑诶!那个神经拉不开啊!牙齿都咬紧了,皱眉(怀师做表情,众笑),啊,就是这个样子哦!因为对人家真讨厌吗?没有啊!可自己情绪非常闷。所以喜怒哀乐是&ldo;情&rdo;,不是性。

但是《中庸》教我们做功夫修养,先把&ldo;情&rdo;‐‐即所谓变化气质。&ldo;情&rdo;大部分是属于生理上的、身体的关系‐‐生理上气质变化了,养心养到中和的境界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自然就可以养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是修心就养性。所以喜怒哀乐始终培养到和平,永远在和,和就很难了。一天到黑既无欢喜也无悲,很平静,太难了!

热门小说推荐
主宰战神

主宰战神

地球兵王魂穿异世,接替了一个资质平庸少年的生命,无意中获得一滴神秘水滴,从此踏上一条吊丝逆袭,逆天杀伐,拯救天域的伟大航线!踩天才战神魔带小弟有妹纸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雄霸天下,主宰天域!一个少年,逆天崛起,从一个小岛国走出,踏入一个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气势磅礴的玄幻世界!一切从这里开始书友群号499345920...

这一生,何处停靠

这一生,何处停靠

GL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走出一群年轻人,汇入城市。其中,有人步入官场,有人做了黑帮老大,有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黑老大风风光光被押上刑场,相约二十年见。岂料,三年后,黑老大王者归来,卷起了一股复仇的飓风。且看,他们在农村与城市不同成长,矛盾冲突,人性的蜕变。故事精彩纷呈,请听我娓娓道来...

嫂子有毒

嫂子有毒

七岁那年,我抓住了蝉就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17岁那年我对着天空来了一炮以为强了整个世界而现在,我拥有了她就以为暂停了所有的时间!粉丝群490222010!...

妃常歹毒,卯上鬼面傻王

妃常歹毒,卯上鬼面傻王

前世,她是大燕无人敢要的无盐丑女,又是割据一方,强悍玲珑的女诸侯。她本一心只想守自己一方天地,孤独终...

十二大陆

十二大陆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静心阅读我的小说,用鲜花和收藏支持我吧。在这里要说一下石榴出新书了,名字叫兵魂战记百度搜一下就能看到,请多多支持,谢谢。...

都市修仙异闻录

都市修仙异闻录

你认为现代,有神仙吗?继承了神族血脉的人们,隐藏于都市之中,他们的外表看起来是普通人,实际上却是修仙者,在成仙成神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一边修仙,一边谈谈恋爱,顺便了解一下神族的那些异闻或许,当一切秘密揭开时,仙和神,便成了永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