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章(第1页)

但这两句话这样解释就是根据上面&ldo;修道之谓教&rdo;(来的),&ldo;修道之谓教&rdo;就是&ldo;行&rdo;了。假设拿修道来讲,同上一句&ldo;天命之谓性&rdo;的见道来讲,又不同了。那么,两个字你要注意‐‐&ldo;睹&rdo;,眼睛看见;&ldo;闻&rdo;,耳朵听见。他说道在哪里见呢?&ldo;戒慎乎其所不睹&rdo;,看不见的,见而不见,那个地方是道的体。所以要想见到道的体,&ldo;率性之谓道&rdo;,真正是自己&ldo;天命之谓性&rdo;。你如果打起坐来,前面有光,不是道;道是看不见的。看见有光、看见有个佛像、看到了孔子,都不是!道是看不见的,它无形色,也无声音。所以《中庸》最后有交代,&ldo;上天之载,无声无臭&rdo;,这个本性啊,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它充满宇宙之间,空灵绝顶。所以说,&ldo;戒慎乎其所不睹&rdo;,一切无所见、见无所见的地方,正是你见到自己本性、悟道的时候。可是一切人修道,总要抓一点东西吧,而且有时候看见什么啊?啊,我看见莲花了,看到菩萨了,看到上帝了,就是习惯性都要看见一个东西或者是道。&ldo;天命之谓性&rdo;,(这个)&ldo;性&rdo;不是肉眼可见‐‐不可见处体会这个性命的本来,你就差不多到了。所以&ldo;恐惧乎其所不闻&rdo;,换句话,你(要)小心、谨慎,有所闻、被声色所扰的不是道,有形可见也不是道。所以你们大家研究佛家《金刚经》也一样,释迦牟尼佛也这样说:&ldo;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rdo;。那么跟《中庸》一比一样,(只是)两个表达的方法不同。所以不可见、不可闻,&ldo;天命之谓性&rdo;,本性的境界。我们刚才是进一步解释这两句话是&ldo;见道&rdo;、&ldo;修道&rdo;同&ldo;行道&rdo;,都连起来把它说明了。下面跟着说:

&ldo;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rdo;

这就是刚才说明的。第一个,道这个东西到底不可见,你说人家明心见性,见个什么?有人说,啊哟,我功夫到了,看到一个亮光,这就是本性了。不是的!那是&ldo;相&rdo;,着相就不是了。&ldo;戒慎乎其所不睹&rdo;,看不见,听也听不到,一切耳目所不到处‐‐差不多你可以了解这个道了。&ldo;莫见乎隐&rdo;,&ldo;莫&rdo;是不可以、没有。因为你要见道,我们一般人去追求一个道,不管你修儒家、修佛家、修道家,总想追一个道,一般人修道总想得道;&ldo;得道&rdo;是个名词,得道并不是抓到一个手表一样,总算我偷来了,那个叫得道,世俗把拿到叫得到。真正见道是一切放掉,什么都放下,那个才是见道;同世俗观念(是)两样的、相反的。&ldo;莫见乎隐&rdo;,我们的习惯,去修道一定找一个隐秘、不可知的隐秘‐‐&ldo;隐&rdo;就是秘密‐‐都认为道是非常奥秘的,去找那个奥秘,想在奥秘中间去见道‐‐错了!那里见不到的。道在哪里见?‐‐&ldo;莫显乎微&rdo;,到处都是道,摆在那里明显得很。很精微的道,很明显地摆在这里,处处有道。庄子就提出来,&ldo;道在屎溺&rdo;,道在哪里?道在大便、小便,厕所里都有道,吃饭也有道,就是生活之间没有哪一处不是道。所以讲&ldo;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所以)君子慎其独也&rdo;,也是体和用两个一起来了。

讲用,讲行为,就跟到上面说,&ldo;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rdo;我们修道,不要认为,人看不到的地方、没有人知道,那么可以乱来‐‐不可以!要&ldo;君子慎其独也&rdo;。单独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如对大宾‐‐就是说等于对长上。我们历史上许多有修养的儒家,退朝之后,坐在家里,在书房还穿着朝服,非常严肃。&ldo;如对大宾&rdo;,像对着皇帝、对着父母一样地讲话、做事情。在历史上好多这样的榜样‐‐过去都是儒家的教育。设想我们当年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受到儒家的教育,连夏天都不大随便穿的。那个时候还穿长袍。夏天的时候门口来人,唉哟!请等一等,真对不住啊!赶快穿长袍……一边套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么客人一进来:没关系没关系!夏天无君子,夏天无君子嘛!没什么,可以理解!

当然,现在没有关系啦!你不穿短裤不穿内裤出来见客还失礼呢!时代不同了。在过去呢,因为这种教育,&ldo;慎其独也&rdo;,单独在一起,如面对上帝、面对菩萨、面对祖宗、面对父母那么严肃,这是&ldo;形&rdo;上。实际上,在见道方面,过去讲过曾子的&ldo;慎其独也&rdo;,超然之独立,孤零零地存在,那是独。上次我们讲到《大学》也提到,我反复引用、解释这个字。拿文字来解释,儒家这个&ldo;慎独&rdo;啊,有很多的解释。我们晓得唐代有《十三经注》这本书,宋代的著作也有,清朝有《皇清经解》,合起来《大学》《中庸》注解的书不晓得有多少家,各种文字解释很多,当然都有他的理由。那是拿学问、学理上讲。

这个真讲修道的功夫来讲,就是上次我们提出的禅宗百丈祖师所讲的话,&ldo;灵光独燿&rdo;,孤零零的,所以有些人修养到达了,[断录]……那么,就是定、静、安的功夫在这里,所以说,见道与修道,开头这几句话,统统告诉我们了,非常简单。那么,我们讲,他这个《中庸》《大学》里头,拿佛家禅宗的话讲,都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就是这个法门,单刀直入,告诉我们道在哪里,怎么样明心见性?就是那么简单。同时它也包括行为,修道人的行为在哪里,怎么样修?具体怎么样修定?就是根据前面&ldo;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rdo;所谓见道、修道、行道这个道理来。因此,下面再讲:

&ldo;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do;

&ldo;中节&rdo;这个&ldo;中&rdo;不念中(zhong1)了,而是念&ldo;中(zhong4)&rdo;,打靶一样打中了。这里讲,&ldo;修道之谓教&rdo;,行道、见道的功夫了,做功夫方面,明确告诉我们方法了。他教我们从心理上起,做功夫起修。儒家的修心养性,怎么样修心呢?他说,我们的心理,有喜、怒、哀、乐这四种,他把情绪的变化分这四种,喜、怒、哀、乐之未发,没有&ldo;中(zhong4)&rdo;,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做&ldo;中(zhong1)&rdo;,中性,道的中性,不动。那么《中庸》叫&ldo;中&rdo;,佛家叫做&ldo;不动地&rdo;,各种各样的名称很多了,或者叫&ldo;未心定处&rdo;等等,等等。《中庸》直接告诉你,喜怒哀乐都没有动,这个叫&ldo;中(zhong1)&rdo;。比如说,我们拿比较来说,大家喜欢流行的禅宗,喜欢用寒山的诗,&ldo;我心如秋月,寒潭清皎洁&rdo;‐‐太冷了!这个境界太凉了。喜怒哀乐虽然没有动,未免带一点点悲哀的情调,不&ldo;中&rdo;,还是偏了。后来有个人说:&ldo;我心如灯笼,点火内外红&rdo;‐‐太热了,未免还是不好。虽然喜怒哀乐未动一些,未免有一点带怒容,太热了,有点光火,还是不&ldo;中&rdo;。中者,喜怒哀乐没有动,这个境界,只要我们自己在自己内心上随时可以找到&ldo;天命之谓性&rdo;的这个中庸境界。喜怒哀乐没有动以前、未发动以前,不是没有动噢!快要发动了‐‐&ldo;中(zhong4)&rdo;是已经发出了作用‐‐还没有发,快要来了,事先知道,没发之谓&ldo;中(zhong1)&rdo;。

热门小说推荐
主宰战神

主宰战神

地球兵王魂穿异世,接替了一个资质平庸少年的生命,无意中获得一滴神秘水滴,从此踏上一条吊丝逆袭,逆天杀伐,拯救天域的伟大航线!踩天才战神魔带小弟有妹纸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雄霸天下,主宰天域!一个少年,逆天崛起,从一个小岛国走出,踏入一个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气势磅礴的玄幻世界!一切从这里开始书友群号499345920...

这一生,何处停靠

这一生,何处停靠

GL两省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走出一群年轻人,汇入城市。其中,有人步入官场,有人做了黑帮老大,有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黑老大风风光光被押上刑场,相约二十年见。岂料,三年后,黑老大王者归来,卷起了一股复仇的飓风。且看,他们在农村与城市不同成长,矛盾冲突,人性的蜕变。故事精彩纷呈,请听我娓娓道来...

嫂子有毒

嫂子有毒

七岁那年,我抓住了蝉就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17岁那年我对着天空来了一炮以为强了整个世界而现在,我拥有了她就以为暂停了所有的时间!粉丝群490222010!...

妃常歹毒,卯上鬼面傻王

妃常歹毒,卯上鬼面傻王

前世,她是大燕无人敢要的无盐丑女,又是割据一方,强悍玲珑的女诸侯。她本一心只想守自己一方天地,孤独终...

十二大陆

十二大陆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静心阅读我的小说,用鲜花和收藏支持我吧。在这里要说一下石榴出新书了,名字叫兵魂战记百度搜一下就能看到,请多多支持,谢谢。...

都市修仙异闻录

都市修仙异闻录

你认为现代,有神仙吗?继承了神族血脉的人们,隐藏于都市之中,他们的外表看起来是普通人,实际上却是修仙者,在成仙成神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一边修仙,一边谈谈恋爱,顺便了解一下神族的那些异闻或许,当一切秘密揭开时,仙和神,便成了永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