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1 第28集(第2页)

所以这个禅定,因为你不是一个天的果报,所以不能入定太久。如果你今天是生到了四禅天,天的果报你经常入定,你入个一劫两劫都没有事。但是你是一个欲界的果报,你是在欲界里面修禅定,这个地方就很矛盾了。就是说,你的果报体是欲界的果报体,但是你的心入到四禅的定境,那你出来的时候又要面对现实了。你这个欲界的果报体,不能经常坐,他的气血已经阻塞了,会导致不能用。你看《虚云老和尚年谱》,他也有讲到这一点。虚云老和尚有一次入定入太久,出来以后他的腿瘫痪了,不能动了。后来他求迦叶尊者,迦叶尊者给他加持以后,才恢复原状。

禅定,它是一种过人之法,它不是欲界的。所以说,他的这个禅定是快乐、是自在的,可以随心地让这个快乐出现,这是初禅。

庚二、二禅

我们看看二禅,二禅的禅定就转深了。我们看二禅的相貌。

二禅,亦名“定生喜乐地”,谓行者厌患初禅觉、观之浑浊内心,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使令定境转深,内心凝然,豁尔明净,而生起微细之喜乐感受,是名“二禅”。

二禅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定生喜乐地”。也就是说,初禅的禅定是不圆满的。我们前面讲过,初禅的人是透过觉观的力量,修不净观,调伏他欲界的欲望,才成就初禅。但是他不净观的觉观,对不净相状的观照,他留下的后遗症也使令他的禅定不坚固。所以到了二禅的时候,他把觉观去掉了,他的禅定转深了。这个时候他身心的喜乐,就更加殊胜,他喜乐这两种感受就更加强烈了。

我们往下看。说这个修行者,他厌患初禅的觉观。这个觉跟观他经常在那个地方觉,经常在那边观,浑浊内心。但是他已经把欲望调伏了,所以他能调伏的觉观已不需要,所以他用种种的因缘来诃责舍离。他就告诉自己说,我一念心性,我不需要觉观两种作用,这个觉观在我一念心中,就像长疮一样,如病如疮如痈如毒,就像身体生病、长毒疮一样,我应该把它割掉。所以他不断地用这种过失来诃责觉观。我们知道诸法因缘生,你不断地诃责它,这个法就不活动了,所以他这个觉观的力量就消失了,作用就暂时不起了,这个时候禅定转深,所以内心更加寂静,更加开阔明了,乃至于色身出现更加微细、更加强烈的喜乐感受,这个就是二禅。

在止观的书上说,初禅转到二禅,就像一个人从一个小房子,从一个三十平米的房子转成一百平米的房子,这房子更大,他的内心更开阔,里面的设备更好。那关键是什么呢?他把心中这种觉观的活动停掉了,他诃责它,停掉了。所以二禅禅定的定境更加寂静,更加的法喜快乐。

庚三、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喜心涌动,定不坚固,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心既灭,定境转深,绵绵之乐,内心涌发,乐法增长,周遍身心,于世间有为之乐,最为第一,是名“三禅”。

三禅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叫作“离喜妙乐地”。他离开了这种粗重的喜,而成就更加微妙的乐。我们往下看就知道了。说这个行者他把前面的觉观给消灭以后,在二禅出现的殊胜的喜跟乐,但是世间的快乐都是常则生厌,他就开始厌恶这种喜心太粗重,在心中经常波动,它干扰他定境的寂静,所以他就以种种因缘来诃责喜。他就观想我一念心性,我根本不需要这个喜的感受,它如病如痈如毒如疮,就像我身体长疮一样,这个疮对我来说一点都没有好处的。他就用这个过失来诃责这个喜,慢慢地这个喜的感受的活动就消失掉了。这个时候定境转深,而且色身有绵绵不尽的快乐出现,从内心发动出来。这个快乐不是从外来,是内心发动的,从定境的三昧里面发动出来的,乐法增长而且是周遍身心。诸位要知道,所有的禅定的快乐都是周遍身心的,世间的快乐都是局部的,欲界的快乐都是局部的。在世间有为之乐当中,最为第一,是名“三禅”。

不过三禅,在四禅八定里面,是最危险的地方。佛陀警告所有的佛弟子,尽量不要入三禅,乃至于圣人都要小心,除非你是一个初地菩萨。诸位你要知道,三禅的快乐,在经论上说,如果你没有证得空正见,一进去你就跑不出来,你肯定被三禅的三昧乐所醉,你根本跑不出来了。

所以在整个阿罗汉里面的修法,他要入三明六通八解脱,他八解脱里面是跳过三禅,连阿罗汉都不轻易入三禅,虽然他有空正见,但是三禅的快乐实在太殊胜了。阿罗汉的八解脱是包括前面的初禅二禅三禅,还有四空,还有灭尽定。所以阿罗汉不在三禅里面修法,不在三禅,因为三禅的修法,你根本没办法修法,那个快乐的冲击太厉害了。所以它是有为快乐当中最为第一,就世间的有为乐最为第一。再往上升就是涅槃乐了,但是涅槃的快乐它是寂静的。

诸位!你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一个东西,它的口味是很重的,就不能持久,时间长了你就会厌恶。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三禅,世间快乐最为第一,它还要往上升,因为只要是快乐,它就是扰乱内心的。所以到四禅的时候,他觉悟到这一点,他已经追求那种没有快乐的寂静,四禅是所有禅定里面最为殊胜的。

庚四、四禅

我们看四禅。请合掌。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者出入息断,苦乐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是名“四禅”。

四禅又叫作舍念清净地。他舍什么念呢?他舍四种念。一个是觉,一个是观,就是初禅的觉观,他也舍掉二禅三禅的喜跟乐,他舍掉四种念觉观喜乐。他的心是什么相貌呢?是一片的清净,清净而寂静。

就是说,这个修行者,他常则生厌。虽然三禅的快乐是绵绵不断周遍身心,但是它有个缺点,乐法扰心。经常修禅定的人,他最讨厌人家干扰他的寂静。所以这个快乐的法经常出现,虽然会带给他乐受,但是同样也对他产生干扰。所以他就以种种的因缘来诃责这个乐受,观想这个乐受,如病如痈如毒,就把乐受给消灭了。

这个时候,“不动真定,与舍俱发”,他的禅定夹带一种强烈的舍心。这个舍心就是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非常平淡的一个寂静的力量。这个时候,“行者出入息断”,他也不需要呼吸了。所以四禅他不需要靠呼吸来滋养色身,他也没有苦乐的感受,“一心在定”。就好像一个非常明亮的镜子,远离种种的污垢。这个污垢指的是谁呢?前面的觉观喜乐,就是禅定镜子里面的污垢。这个时候就像净水无波——“湛然”,很清楚地照了,“万象皆现”,是名“四禅”。

佛陀在经论里面是以种种的因缘赞叹四禅。几乎所有的圣人要成就圣道,都是在入四禅修我空观,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成就初地、二地乃至于十地,四禅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是一个外道的行者,他没有佛教的正见,他进入四禅,会有个缺点,会有个过失。因为四禅的境界跟涅槃寂静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它没有快乐的感受,也没有痛苦的感受,不苦不乐,这个跟涅槃很像;第二个是产生广大的寂静,而且内心清楚明了,明了又寂静,寂静又明了,跟涅槃的境界很像。

经论当中讲出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两个比丘在一起修行,有一个比丘证得四果阿罗汉,另一个比丘证得四禅。但是这个四禅的比丘,他没有学教理,他以为自己也成就四果了。但是成就阿罗汉的比丘,也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讲,因为跟他讲,他不见得能够了解。

有一天,这个阿罗汉就带着四禅的比丘去托钵,经过一座森林的时候,阿罗汉比丘说:“你在这边等一下,我去方便一下。”这个四禅比丘在等的时候,阿罗汉比丘就用神通力变现一只老虎。突然间丛林草丛里面跳出一只老虎,四禅比丘看到老虎以后,吓得满身是汗,就赶紧跑。跑到一棵树下,看老虎没有追来,就稍微歇息一下。这个时候,他一回想,欸,我不是证得四果阿罗汉吗?我为什么还会害怕呢?有害怕就是有自我意识,所以他就知道,他没有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证得阿罗汉的比丘就出现了。他向他忏悔——他增上慢。后来阿罗汉比丘就教他怎么修习四果阿罗汉:你要在禅定当中修无常无我的智慧。后来这个人也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这个四禅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误解为涅槃寂静乐。一般来说,只要是要显神通,一定要入四禅,所有小乘的学者,除了法身菩萨以外。法身菩萨是没有什么禅定跟散乱心,是动静一如,这不思议境,这个大乘的神通力,那是从法身表现出来,这个不谈。初地以下的菩萨、权位的菩萨乃至于四果的圣人,要成就神通,一定要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当然他禅定的浅深不同,他的神通力有所不同。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要害佛陀。这一天佛陀带着诸位比丘要去托钵,提婆达多把象灌醉,一群象从正面冲过来。当然在这个紧急情况之下,诸位阿罗汉里面有的是有禅定的,有的阿罗汉是没有禅定的,慧解脱没有禅定的,没有禅定的人,他没地方跑;有禅定的人,赶紧入禅定,就飞到空中去了。佛陀不可思议。佛陀他那个三昧力,他入慈心三昧,手举起来,他的手自然出现五个狮子头。大象再怎么醉,看到狮子,就醒过来了,所有的大象就跪下去了,因为狮子的威德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阿罗汉的神通顶多只能够自保,遇到事情,他只能够往上空飞,他没办法说,我飞上去,同时调伏对方,那是不思议的禅定。当然阿罗汉神通也各式各样。你看目犍连尊者显神通,他的变化可以先显A,然后再转换成B,从B又转换成C,他这个神通还可以变化,那表示什么?表示他禅定不断地变化。有些神通,是要入到初禅去才可以显现的,有些神通要入到二禅,有些神通要入到三禅、四禅。

一般来说,钝根的阿罗汉,他神通只能够显现一个,他不能变。他要把这个神通显现完了,然后出定;再入另外一个定,再显现一个,他不能产生神通变化,他只有神通,不能变化。大阿罗汉例外,因为大阿罗汉他本身对法的执着相对比较少。

菩萨,他可以神通,又可以在过程用种种的变化,所以菩萨的三昧力叫作师子奋迅三昧。像狮子,他可以跳到一个山头,又跳到另外一个山头,再跳一个山头。也就是说,大乘的菩萨他可以从初禅跳到三禅,他不要经过二禅;他可以从三禅又跳回初禅,或者从二禅直接跳到四禅,他三昧的变化是很快速的,叫师子奋迅三昧。

一般的钝根阿罗汉做不到,钝根的阿罗汉他一次只能够做一件事情。你要我显一个花,这个显花的神通要入初禅,他只能够从初禅里面显一个花。你说:“欸,你现在把花赶快给我变成一个苹果。”他做不到。那他说:“慢!我要先从禅定出来,再进入另外一个禅定。”所以这个禅定有浅深、自在的问题。

当然佛陀的禅定,那不可思议了,那是不思议三昧。佛陀的禅定,他不用作意,八地以上就不用作意,无功用行。佛陀的心,他有一种自动控制的系统,他知道这个时候要现什么三昧,他要现慈心三昧,入火光三昧,用无量三昧,他自己会显现出来,他不要作意。

阿罗汉不行。阿罗汉要显神通,他要作意一下:我现在要入二禅,然后就入二禅;我现在从二禅里面出来,再进入三禅,要现什么神通,他一定要作意,他必须用念头来带动禅定。佛陀的禅定是自然显现,任运而成。

所以这个地方同样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跟舍念清净地,同样这四个本质,但是佛陀操作跟阿罗汉在操作这四个的时候,那有浅深、自在的不同,这个地方值得说明。

好,在欲界诸天里面,相对来说,四禅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他撇开了欲界的放逸,也远离了四空的暗钝。四空定,整天像喝醉酒一样,暗暗钝钝的。相对来说,他的心还是明了寂静,尤其是四禅,他没有快乐的干扰,他那种寂静力更殊胜。

戊三、四空定分二:己一、释义;己二、种类

我们再看下一个,四空定。

己一、释义

言“四空定”者,已无形色,名之为“空”;心无分散,名之为“定”。谓行者厌患色尘,如鸟之在笼,不得自在,故而摄心谛观,思惟“

热门小说推荐
美女上司爱上我

美女上司爱上我

江帆和哥哥嫂嫂合租了一套房子,嫂子很漂亮,终于有一天江帆忍不住了...

官路亨通

官路亨通

在其政谋其位,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看,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看,没有际遇,也没有一朝成凤,有的只是凭着磨砺出来的手段从最底层爬起来的各种故事。amplt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官路亨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ltpampgt...

诸神入侵时代

诸神入侵时代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繁被召入了一个名为诸神入侵时代的大型真人类游戏当中。在这个人类被怪物追杀,如果反杀就能够获得怪物能力的游戏世界,他走狗屎运般地成为了七位最强玩家之一。但是,这仅仅只是开始自称永远的美少女的剑之暴君告白百分百失败,每次恋情都会夭折的火焰公主一朵菊花先到,随后枪出如龙的武神姬。喜欢旅行,和蔼可亲,同时杀人如麻...

镜唐

镜唐

镜唐最新章节列小说镜唐营侯鼓著镜唐全文阅读关于镜唐一笑天下欢,一怒朝野寒,一唱四海颂,一谏九州大地仓廪满!一腔似水柔情,一身傲骨肝胆,一介宁折不弯大唐官!交流群10226976...

卡牌风暴

卡牌风暴

人类最顶尖的卡牌大师,卡牌理论创始人,被后世称之为卡牌教父的李宗明因为病魔缠身英年早世,引起无限遗憾。却没有想到,千年之后他重生于纨绔少年身上。千年之后,卡牌文明发展极为璀璨,被无数卡徒们尊为黄金盛世!最重要的是,千年之后,身体素质再也不是制约人类文明发展的拦路虎!强壮的身体,永无止尽的进化,带给人类无限可能!火系卡,焚破苍穹!水系卡,水卷天下!木系卡,生机无限!土系卡,席卷苍生!金系卡,攻击无穷!召唤卡,召唤神兽!封印卡,封印万物!卡牌风暴,掀起卡牌盛宴!千年之后,王者归来!PS老书修真之位面交易系统两百万字完本,人品保证!...

盛世宠婚:惹火小甜妻

盛世宠婚:惹火小甜妻

盛世宠婚惹火小甜妻由作者豆腐大人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盛世宠婚惹火小甜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