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 票券时代(第1页)

唐伟东回到家的时候,父母刚吃过晚饭,还没有休息。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去你爷爷奶奶家了吗?没住下?吃饭了没?”看到突然出现的唐伟东,母亲陈秀娥有点莫名其妙。

“在奶奶家吃过了,有点事就先回来了”

“你能有啥事?不是又‘作业’了吧?”唐建国很怀疑自己儿子的操行。

自己有这么不堪?唐伟东翻了翻白眼,懒得搭理父亲。直接跟母亲说道:“妈,大斌哥帮我爷爷掰玉米,今天碰到了,他说想买辆自行车,咱家还有没有工业券,先拿几张用用,供销社太黑了,有券没券,价格差一半。”

“这……”陈秀娥有点纠结。这可不是借,出去就回不来了,不过自己亲外甥要用,当妗子的还能说不给?暗叹了一口气,说道:“有到是有,这可是我给你攒着,想就给你结婚用的。大斌子要买自行车,那就先给他点用吧。”

听了陈秀娥的话,唐伟东差点没被一口唾沫呛死,无奈的说道:“妈啊,你想的也太长远了吧,我才多大,你就打算到我结婚的事了。再说了,我结婚怎么着也得二十年后了吧,到时候估计早不用这玩意了。”

“去去去,你个小毛孩子懂个屁,你咋知道到时候不用这个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叫有备无患懂不懂?现在不开始攒着,到用的时候不够了怎么办?”

“我就是知道,因为我都经历过一遍了。”这话唐伟东也就想想,可不敢说出来。

看着母亲要发作的样子,唐伟东识趣的闭了嘴,再说下去估计得挨揍了。

跟着母亲来到卧室,陈秀娥像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把钥匙,打开衣橱里一个暗格下的抽屉。

这抽屉,跟唐伟东的鞋盒性质差不多,装的都是硬通货。一扎扎的粮票,饭票,布票,油票(食用油)等等,琳琅满目。当然,更少不了两口子这十来年攒下的工业券。

抽屉里竟然还发现了十几个银元,多是袁大头,孙小头也有几个,还有一些铜钱。唐伟东拿起一个袁大头,吹了吹侧边,叮叮作响,是真的。

唐伟东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母亲。“这是我结婚的时候,你姥爷给压箱底的,你舅你姨,我们每个孩子结婚都有,让我们打首饰用的,我又不戴那东西,也就没用它打,一直在这放着。”

“哦”,一听是母亲的嫁妆,唐伟东就理解了,父亲这边虽说是小门小户,母亲那边姥爷家,可是真真正正的大户人家,偷着留下点财产躲过大运动,那都不叫事。

远的不说,就说唐伟东出生之后的经历过的,姥爷的哥哥两个老婆,这是唐伟东都见过的,见了都得喊姥娘的。姥爷住的是三进院子,后来才分了家,姥爷,大舅,二舅,一家一进。

有人问了,这样的人家没经历过“运动”么?还别说,真没怎么着。唐伟东姥爷的村叫陈家村,对,就是陈秀娥的陈,整个村都是一个家族,不光这一个村,东陈,西陈,还有六十公里外的南陈,都是一个家族的,怎么斗?一家人自己斗自己?

时间再远点,日本鬼子,国军,八路都在唐伟东姥爷家吃过饭。鬼子是征用了家里的厨房,用自己带的军粮做饭吃,不许中国人靠近。国军是当地大户联合出军粮,他们借用地方自己做饭吃,不和老百姓打招呼,老百姓在他们身边转悠,他们也不赶,反正就是谁也不搭理谁。八路军在家里吃饭,只是借了地方吃自带的干粮,都没开火做饭,姥爷实在不忍,就熬了几锅玉米粥给他们喝,他们吃完走的时候,还主动把院子打扫了一下。——以上说的都是事实,没有杜撰成分。

扯得太远了。放下银元,唐伟东看到抽屉底下还有一些绿色图案的纸片,似钱非钱,印刷的略微有些粗糙。

“这是什么?”唐伟东拿出来准备仔细看看。

陈秀娥看了一眼,看到这东西就有点来气,说道:“这是国库券,一年扣好几十块钱呢,说是支援国家建设。”

“国库券?”

唐伟东双眼放出炙热的光芒。忍不住抓起一张拿在手上,仔细的端详起来。

这可是传说中,穿越重生者们必不可错过的,起家的玩意儿。

上辈子唐伟东看到过父母手里有这些东西,却根本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忽视了它的存在。随着几十年后网络文学的兴起,无数作者笔下的人物通过它攫取了第一桶金,从而踏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好奇心驱使之下,通过网络搜索特意了解了一下,结果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当初他弃之如履,毫不起眼的国库卷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利益,至此,唐伟东才知道自己当年错过了什么。

其实,国库券是国家财政为补充国库不足而发型的一种债券,由于是政府的直接债务,有国家财政做保证,可以说是风险极低,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

我国早在50年代就发行过国库券,不过那时候叫“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为的是支援战争,稳定民生,恢复和发展经济。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停发了一段时间,直到一九八一年才又恢复发行。

在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只有真金白银才能落袋为安,故此对国库券认知不清,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其闻所未闻,也不太相信到期后真能兑换。

这点从陈秀娥对待国库券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只不过这时代的人觉悟相对较高,就当是少拿点工资,为国家省下点钱,支援国家建设了。

没办法的情况下,开始的几年,国家只能以摊派的形式来发行国库券。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干部,公务人员和企业职工,直接从工资里抵扣。

很多人还对这样强行摊派的方式,抱有极大的意见,觉得到手的钱少了,是国家变相的克扣工资,当时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国库券还能流通。摊派到手的国库券,往往随手一扔,数额小的过段时间都忘了,就算数额较大,当时觉得肉疼,时间一久,也记不起来到期去兑换。

八十年代中后期,有些脑子活胆子大的人才开始偷偷摸摸的倒腾国库券。直到一九八八年,国家正式放开国库券的交易,这才标志着官方正式表明态度,许可国库券在市场流通。

当年消息灵通先下手的那批人,就像挖到了一个金矿,哪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再后来,国家对国库券采取承包销售,也表明国库券运作的成熟,那时候个人已经很难有机会再“捡钱”了。

而唐伟东现在又是卖冰棍,又是卖废品,又是卖鱼,一个劲的穷折腾,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积累原始资本,想到时候在这上面分一杯羹。

看小说,630book.com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好媳妇

重生好媳妇

上一世她是被亲生父母满嘴谎言蒙蔽了心智。他们拿着养父母的血汗钱却来告诉自己是他们给了自己上学的机会他们烧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只为了让她早点嫁人好拿到高额的彩礼他们哄着自己拿出丈夫的转业金给娘家盖房子却在动迁分房的时候分文不吐她被婆婆扫地出门的时候,他们在研究如何将这个没钱没房的女人嫁给一个有钱的老头子。重活一世,张翠莲要远离只认钱不认人的亲生父母踢开一心想把亲生姐姐卖个好价钱的弟弟。最重要的是,她要报答养父养母一片护犊之情,找到那个甘愿自毁前程理解她包容她迁就她的男人。这一辈子,她发誓要做一个好媳妇!...

生逢大明乱世

生逢大明乱世

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小职员,意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成为开封府的一名诸生,李修文。家底殷实,却体弱多病才华出众,却生不逢时。朝廷党争不止,派系内斗不休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乱四起。命运的小船在乱世中飘摇。是随波逐流,沉没为大海的一朵浪花还是破浪乘风,抵达理想的彼岸?生逢乱世难定命运轨迹命悬一线敢认人定胜天!且看修文如何利用两世经验,缔造不一样的人生!...

嫡女,第一夫人

嫡女,第一夫人

十岁那年,王府为了冲喜,选中她们姐妹,同一天成亲,她是嫡女却为妾,姐是庶女却为妻。成亲七载,夜夜独守空房,消失七年的夫君即将归来,一纸休书将她扫地出门。所犯七出之条,无子淫泆恶疾。任何一条,都能将她逼上绝路,何况她还只是个妾。下堂妾,娘家拒之门外。一棵歪脖子树,了结此生,却被人救,成了天下第一商乔家的丫环。惊鸿一瞥,以为是命运的轮回,然而却只是今生痴缠的开始。原以为她会在乔家当一辈子的丫环,却不料前夫是乔大少的挚友,而乔大少即将迎娶她同父异母的妹妹。乔莫栾汝阳,听龙傲说你是他的下堂妾。汝阳你被他骗了。乔莫栾汝阳,一个月后,我就要娶你同父异母的妹妹,七年前,姐妹同嫁一夫,七年后,要不要汝阳拒绝,本小姐不会重蹈覆辙,本小姐宁为贫妻,不为贵妾。...

权少宠妻N次方:豪门独占

权少宠妻N次方:豪门独占

三年植物人,她从陌生的床上醒来,一无所有,父母已逝,只留下3亿诈骗巨债。要么进娱乐圈做外围女还钱,要么,嫁给我!总裁大人冷酷求婚。可两个我都很感兴趣,都想做,权大总裁不介意戴绿帽子吧?她想都不想地答。当她扛着巨债风风火火嫁进豪门,却意外发现自己被逼着打过胎,而罪魁祸手正是他。...

海盗旗飘扬

海盗旗飘扬

我是海盗?金钱美女还有锋利战刀!我是海盗?夕阳烈酒以及永恒骄傲!我是海盗?黑旗战舰包括32磅火炮!我是海盗?PS种田流小说,帝国全战金手指,走的就是风帆战舰的浪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