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第1页)

孔子有怨气,也发过牢骚。据《论语&iddot;公冶长》,有一天孔子忽然大发感慨:我的主张行不通呀(道不行)!真想坐只木筏子,到海上去漂泊(乘桴浮于海)。跟着我走的,也就是阿由吧(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说,喜出望外,心想自己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漂洋过海,不带别人,就带我。没想到孔子接着又泼了一瓢冷水,说&ldo;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rdo;。这句话也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子路这人也太勇敢了,这就不可取(杨伯峻的解释)。另一种解释是:子路倒是比我还勇敢,可惜找不到做木筏子的材料(李零的解释)。我比较倾向于李说。前面说过,子路和孔子的关系,有点像李逵和宋江。他口无遮拦,常常挨骂,很像李逵。忠心耿耿,近于盲从,也像李逵。老师说到哪里去,他连想都不会想,就会跟着走。孔子说&ldo;从我者,其由与&rdo;,是事出有因的。可惜&ldo;乘桴浮于海&rdo;,只不过说说而已。子路当了真,孔子哭笑不得,又不能说穿,就只好打圆场,说是&ldo;无所取材&rdo;(找不到做木筏子的材料)。

海外,其实是去不得的;海内,则徒然让人伤心。这就是孔子的状况。

那么,他该怎么办?

四头号教书匠(1)

好在孔子想得通。不能&ldo;从政&rdo;,那就&ldo;为政&rdo;。

什么叫&ldo;从政&rdo;,什么叫&ldo;为政&rdo;?从政,就是实际做官;为政,就是影响政治。其实&ldo;为政&rdo;一词的本义,是从事政治。据《论语&iddot;为政》,有人曾经问过孔子:&ldo;子奚不为政?&rdo;这话直译过来,就是&ldo;先生为什么不从事政治&rdo;。其实他的意思,是&ldo;先生为什么不出来做官&rdo;。孔子怎么回答呢?孔子说,《尚书》不是说了吗?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风气推行到政治上去(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就是从事政治呀(是亦为政),还要怎样才算从事政治(奚其为为政)?于是,&ldo;为政&rdo;这个词,在《论语》中就有了特定的含义,即不但是&ldo;参与政治&rdo;,也包括&ldo;影响政治&rdo;。只要能够参与政治,或者影响政治,就是从事政治,也就是&ldo;为政&rdo;。做不做官,倒不一定。

实际上孔子一天都没离开过政治。前面说过,朝廷有什么事,那些在朝的学生是会报告孔子的。比如季康子打算攻打颛臾,冉有和子路就到孔子那里去请示汇报。这可能是规矩,可能是习惯,也可能是要向先生讨教,或者希望得到先生的支持。总之,做官的学生经常会向不做官的先生汇报工作。据《论语&iddot;子路》,有一次,还是冉有,也就是当季孙氏大管家(季氏宰)的那个,下班回来见孔子。孔子问他:怎么这样晚(何晏也)?冉有说,有政务(有政)。孔子说,是事务吧(其事也)!如果有政务,我虽然不在朝(虽不吾以),也会知道的(吾其与闻之)。可见,孔子即便不从政,也能为政。

这就好像有点问题,因为孔子还说过&ldo;不在其位,不谋其政&rdo;的话。这话在《论语》中记载了两处,一处在《泰伯》,一处在《宪问》,好像与&ldo;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rdo;矛盾。其实&ldo;不谋其政&rdo;的关键词,是&ldo;谋&rdo;。谋,就是谋划,即进入操作层面。不谋其政,就是不越位操作,也不超出自己的权限来考虑政事的处理,但不等于不&ldo;思&rdo;(关心政治),不&ldo;施&rdo;(影响政治),不&ldo;为&rdo;(参与政治)。所谓&ldo;施于有政,是亦为政&rdo;,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怎样才能参与政治或者影响政治呢?

也有两个办法,一是游说君主,二是教书育人。游说的对象,包括国君,也包括执政的大夫。据钱穆先生《孔子传》和李零先生《丧家狗》,公元前517年,即孔子三十五岁那年,他到过齐国。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十四年。出国的目的,一是&ldo;从政&rdo;,二是&ldo;为政&rdo;。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孔子希望能在某个国家做官,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做不了官,则希望能够游说执政者,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我说,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ldo;百家讲坛&rdo;,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

孔子第一次出国,见了齐景公;第二次出国,在卫灵公、陈涽公、卫出公那里做过官,见过楚国的叶公,还打算见赵简子和楚昭王。但孔子的官做得并不开心,事也办得不顺。据《史记&iddot;孔子世家》,齐景公想用他,被晏婴拆台;楚昭王想用他,被子西拆台。齐景公原本是要把尼谿(尼溪)之田封给孔子的,晏婴如此这般一说,齐景公就变了卦,对孔子就敬而远之了(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后来干脆客客气气地把他打发回去。齐景公的做法也很绝。他先是谈待遇,说季孙氏那样的薪水寡人可是开不了。然后是找借口,说寡人老朽,没法用先生(此事《论语&iddot;微子》也有记载)。孔子只好回国。同样,楚昭王原本是要封给孔子七百里地的,子西头头是道一说,楚昭王就变了卦,孔子也只好离开楚国。晏婴和子西为什么要挡横呢?兹事体大,我们以后再说(见本书第五章第一节)。总之,孔子转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出路。这可真是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难怪有个郑国人要说他&ldo;累累若丧家之狗&rdo;(《史记&iddot;孔子世家》)。本国让他痛心,别国让他伤心,孔子岂非丧家?

四头号教书匠(2)

从政不如意,为政碰钉子,孔子还有路吗?

有。什么路?育人。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出来,让他们去从政、为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仍据钱穆先生《孔子传》,孔子授徒设教,应该是在他三十岁那年(公元前522年);而据李零先生的研究,孔子招收的学生,可以分为三批。第一批是在他三十五岁之前,住在鲁国的时候。第二批是在他五十四岁之前,自齐返鲁后。第三批是在孔子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之间,周游列国之时。这三批学生,我分别称之为&ldo;黄埔一期&rdo;、&ldo;黄埔二期&rdo;和&ldo;黄埔三期&rdo;。此外还有年代不可考和不见于书传的,一大堆。

这样算下来,孔子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很多。历史上的说法,是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等于一个人又办北大又办清华。这还是在册的,此外还有编制外的。比如陈亢(音刚),我怀疑就是&ldo;编外粉丝&rdo;。陈亢,字子禽,生于公元前511年,比孔子小四十岁,陈国人。他在《论语》中出现三次,三次都是提问题,一次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两次问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子贡的两次,一次记载在《子张》,是他问子贡:先生对仲尼恭恭敬敬(子为恭也),难道他老人家真比先生您强吗(仲尼岂贤于子乎)?这口气,很不像孔子自己的学生。其结果,当然是被子贡驳回,说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比得上的(如之何其可及也)?还有一次记载在《学而》,是他问子贡: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是他自己问来的(求之与),还是别人告诉他的(抑与之与)?子贡说,这些情况,是靠他老人家的温和、善良、恭敬、简朴和谦让得来的(夫子温良恭俭让得之)。也就是说,正因为我们老师为人好,所以大家都乐意把情况告诉他。至于是他老人家主动问,还是别人主动说,并不重要。从这段对话看,陈亢也不像孔子的学生。

热门小说推荐
神武狂潮

神武狂潮

一夜之间,世界沦为死亡之地!身处末日的边缘,是背负罪孽进行疯狂,还是挣脱枷锁获得救赎?魔界降临,史诗重现。我说过,我会带你们活下去。许飞。...

终末之城

终末之城

终末之城由作者西贝猫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终末之城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天才医妃要休夫:冷王,滚下塌!

天才医妃要休夫:冷王,滚下塌!

她是医学界的奇才,她是不受待见的傻子,天才穿越到愚蠢身上,盛世传奇就此开始  南宫丞相家三小姐溺水而亡,再睁眼一改呆滞,锋芒毕露,惩嫡姐罚姨娘,活得风声四起,人生开挂!  一道圣旨,她成了和亲公主,成亲才知道,新婚夜还有皇弟代兄验妃的把戏,和亲可以有,逃婚她凭的也是真本事。  某王怒了掘地三尺,就算是翻个底朝天,也要给本王把她找出来。  竟敢在他谨王面前玩这种不入眼的伎俩,他会让她知道后果很严重...

武炼金身

武炼金身

携带神秘古书,穿越异界大陆,修武道,灭强敌,炼金身,什么强大血脉,我一拳打爆。所有的强敌给我通通破之。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武道的世界不需要懦夫,看我破!破!破!终登无上至尊!...

我爱何仙姑

我爱何仙姑

一个跟头摔出的糗事一场闹剧事的整蛊浪潮大学老师何仙的苦痛职业生涯爆笑而又感人的人间情谊这世上没什么永恒唯有爱与真诚囧囧教师的逆袭生涯呃忘了说人家不是何仙姑是何仙啦!...

恰好春风似你

恰好春风似你

二十岁的杨拂晓,初吻没了,初夜没了,就连卡里的那十万块钱都不翼而飞了。人人都说她傻,被人渣骗了身骗了心骗了钱财,死里逃生才捡回一条命。没有人知道,那一年,她最爱的人死了。三年后,继母把她卖给了别人,还逼着她去做处女膜修复手术。心如死灰的她反抗无效,屈辱之下,一个神秘的男人却忽然闯入了她的世界。面对职场性骚扰,无奈之下向他求助。他嘴角噙着一抹淡笑哪只手动的,砍掉解不解气?看着他英俊的脸,她再三告诫自己,人死不能复生,他却好似一个黑暗的漩涡将她生生裹挟进去。她想要抽身,他却步步紧逼,撩拨之后还想要全身而退?杨拂晓,游戏规则是我定的,不是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