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〇七〇章 以和为贵(第1页)

第〇七〇章以和为贵

就在西京满朝惊惶失措,求和抵抗迁都各种主张相持不下之时,西戎军忽然全线偃旗息鼓,按兵不动,停止了一切攻势。

还有什么比躺在砧板上瞪大眼等刀子落下来更令人恐慌呢?赵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竟然开始了天天上朝的日子。经过连续几天混乱激烈的争执论辩,趁机求和渐渐成为最响亮的声音。

反对者当然有。第一个跳出来强烈反对的就是席远怀。此外,御史台不少言官,以及翰林院的某些清流们,仿佛看到了重新崛起的机会,纷纷跟进表态,在大是大非面前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坚定。

至于求和派的代表,第一个就是皇帝本人。可惜赵琚这点心思无法明说,只能苦等臣子们替自己开口。求和派没能占领道德上的战略高地,不是十分理直气壮。直到第三天,德高望重的陈孟珏陈阁老加入,从国计民生长远发展的高度论证一番委曲求全的道理,才开始扭转局面。

正当这时,秘书侍郎谢全却突然站出来,铿锵有力扔出一句话:"各位今日以求和为始,不日必以亡国为终!"

君臣失色。

无视满堂惊诧的目光,子周走到大殿当中,抛开所有忌讳顾虑,不做任何掩饰保留,开始他的演说:"陛下、太子殿下、太师,各位大人。"一些人为他气势所慑,一些人太过意外而忘了反应,尽皆默然,大殿中只有那激越响亮的声音回荡不息。

"应敌之策,不外战、守、和三者。坚甲利兵,猛士良将,方足以战;高城深池,广积粮草,方足以守。战未必胜,守未必坚,然固须有战守之力,方足以和。否则,空言和约而无以自保,必制命于敌无以自立……"

子释站在行列中,暗自苦笑:这小子,一点招呼都不打,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以为最近磨平不少,唉……兄弟俩商量筹划许多天,这下可前功尽弃了。抬头看看,不得不承认,年轻的秘书侍郎一身凛然正气,句句掷地有声,确实够拉风,够帅气,叫人打心眼里为他骄傲。

不由得再次无声叹息,唉……

"……或以为,今日蜀州战亦难,守亦难,唯余求和一事。然,无战守之力,所谓和者,无异掩耳盗铃,痴人说梦。或问:既无战守之力,岂可不和?殊不知天时地利尽失,可倚仗者,非求和也,乃人和是也。若朝廷主动求和于犬戎,势必民心士气尽丧,非独和不可保,当山崩水决之际,万仞倾颓,一泄如注,何人敢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眼见皇帝太师诸人脸色越来越绿,子释默默望着弟弟:傻小子,你说的都是对的。就因为都是对的,所以说不得啊……话说回来,以他如今头脑智慧,又怎么可能不明白?当此千钧一发之际,秉性脾气上来了,智慧只好先靠边站。

唉……

忽听子周话锋一转,一字一顿往外砸:"和若不可保,其下唯降而已。世人皆可以降,然陛下不能降,太子不能降!降则毁宫室,灭宗庙,国家破亡,沦为赵氏江山千古罪人,何颜见太祖高祖于地下?

"百姓皆可以降,然太师不能降,公卿不能降!西戎夷狄之族,野蛮成性,诸公今日立身庙堂,明日委身蛮夷,即便性命可保,富贵可得,屈膝丑虏,跪拜犬豕,战战兢兢,朝不虑夕——如此苟延残喘,何如不降?"

子周把目光投向大殿上方的皇帝和太子:赵琚面皮僵硬,眼神茫然。赵昶与这位将自己拱上太子之位的大功臣对望一眼,心头发怯,侧了脑袋。

事已至此,义无反顾,子周豁出去了:"谢全最后尚有一言,恐冒渎天威。纵使,纵使陛下、太子、太师、诸公皆降,蜀州百姓亦不可以降!西戎豺狼之心,虎豹之行,凶残嗜血,暴虐成狂。不问老幼妇孺,无端杀伐屠戮。所过之处,尸骨如山,血流如海……

"今日求和之议,即是投降之议;投降之议,即是亡国之议。列位公卿议和议降,犹有苟且偷生之机,蜀州百姓只余任凭宰割之力,欲求和求降,岂可得乎?此理天下皆然,此事天下皆知。是以朝廷和议不出则已,出则民心必丧。民心若丧,不待西戎兵来,国中已尽分崩离析。于今之计,可凭恃者,唯此未丧之民心。莫若上下同德,举国思奋,有定谋之心,无动摇之惑……"

当子周一番慷慨陈辞结束,大殿中皇帝朝臣集体陷入暂时性失语状态。

子释知道,弟弟这是什么都顾不上了,一句句重炮响雷,全是诛心之论。这小子,唉……什么时候口才好成这样了?天天在策府司吵架果然不是白吵的……四面扫一眼,反对求和的人无不显出兴奋神色,特别是其中的少壮派,个个满脸崇拜望着子周。秘书侍郎谢全这番演说,不论高度、深度还是强度,都远远超过其他人,这下子那些胆小怯懦的老头子们没话说了吧?

难堪的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太师出来救场了:"兰台令李大人始终未曾开言,不知有何高见?"特地和蔼的微笑一下,"危急关头,但求于国家朝廷有益,还请李大人直言无讳。"

赵琚仿佛抓到救星:"舅父说的是,李免,你怎么看?直言无讳,直言无讳。"

子释慢慢站出来,行过礼,抬起头:"兰台令司典籍,军国大事,岂能妄言?既蒙陛下垂询,李免不敢欺君。微臣以为——"

所有人都紧张的望着他。最紧张的一个,毫无疑问是子周。

子释语调平稳淡定:"微臣以为,当以和为贵。"

子周差点跳起来,咬牙跺脚忍住。皇帝和太师暗松一口气。其余人议论不休,很快陷入新一轮争执。

赵琚怒了:"吵、吵,就知道吵!空谈误国,没一个真心替朕拿主意的!"

满场肃静。

赵琚道:"李免,你接着说!"

"是,陛下。方才谢大人所言战、守、和三策,微臣以为,三者实属一体。以战守之力保和,诚然有理。然眼前情势,唯有以和谋战守之机。恕臣直言,今日之事,无论曰战曰守曰和,唯须早日得人。战,谁人可领兵作战?守,谁人可据城固守?和,谁人可出使言和?于今边关虽有损失,满朝文武尚存;一人背负皇恩,举国同仇敌忾。但言和之使易得,战守良将难求。莫若姑且遣使求和,佯作谦卑,虚与委蛇。如能迷惑敌寇,探知动向,诚为上功;如不能,竭力拖延敷衍,暗中调遣喘息,养精蓄锐,相机而动,然后可说战与守……"

赵琚一面听,一面点头。太师的脸色也渐渐缓和。

最后,这个听起来合情合理面面俱到的折中办法,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几个想反对的,看见皇帝和太师模样,也只得先忍下来再说。

等子释说完,皇帝赞道:"嗯,李爱卿论理中正,思虑周详,实为可行之法。"旁边几位大佬陪着一齐点头。

陈孟珏忽问:"陛下,明主和议,实务战守,确乎良策。只是,议和大事,谁人可使?"

"呃,是啊……"赵琚才想起来还有这茬,转头向着太师,"舅父看,派谁去好呢?"

宁书源抬眼扫过一干文武大臣。许多人忽然垂下脑袋,生怕太师点到自己。

心中一阵恼恨。盘算来盘算去:可靠的不够胆,够胆的又不可靠,即使筛出一个半个勉强可靠且够胆的,头脑又不够好使。想起李免那句"唯须早日得人",堂堂锦夏,泱泱圣朝,寻个求和的使者,竟至无人可用。

瞄了瞄仍旧站在场中的兰台令,跟皇帝打个眼色。赵琚有点为难。将阶下众臣重新扫视一遍:硬的太硬,软的太软,嫩的太嫩,老的太老,确实难挑。好容易一个合适的,又实在太美。

唉。美就美吧。总比太丑强。也好叫那蛮夷之族域外野人见识见识我中土大雅风范。

热门小说推荐
墨玉

墨玉

小说墨玉嗜睡的蝴蝶著墨玉全文阅读...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我的外婆是有名的鬼画师,行里人称梁鬼娘。外婆死后,留下了一幅值钱的鬼画。然而在一个普通的雨夜,一个陌生人闯入我的家中将我绑架,我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那里出现了我外婆的画作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诡异的变化。绝美的半面狐灵,萝莉血滴子,不老的盗墓贼,穿人皮的神秘青年,这些东西,就这样真实的出现了。...

最后一个道士Ⅱ

最后一个道士Ⅱ

盘古有那一线生机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故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有生死,或生或死,或死或生,皆是造化。红尘三千丈,或贪或杀,或悲或喜,有因有果,相互纠缠,形成量劫,量劫接量劫,是为无量量劫。无量量劫之下,神州修士,或避世不出,或积累功德,或另避他径,手段无所极也!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则天道亦有情,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天道茫茫人道渺渺鬼道乐兮,谁才是真正的道?...

风水灵探

风水灵探

自媒体记者钟寄云从未想过目睹一起跳楼案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跨国集团邪恶风水师痴迷玄学的公司老板无不牵涉其中,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掌握着修仙秘术的道士也纷至沓来...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由作者冷家小妞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医仙驾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枢纽:3000年的中国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