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章(第1页)

[45]见李焘《长编》卷三百五十六、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元丰八年五月庚戌日条。

司马光复辟

司马光进京那天,万人空巷。

这是元丰八年(1085)三月的下旬。二十多天前,神宗皇帝驾崩,享年三十八岁。已经在洛阳住了十五年的司马光接受程颢的建议前来送别大行皇帝,刚刚走到殿门就被卫士认出。他们以手加额说:这是司马相公啊!百姓们也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将司马光团团围住说:相公不要走,留下来辅佐新皇帝,给我们这些苦命的人儿一条活路吧![46]

司马光惶恐不安,也心cháo澎湃。

很难说正史的这段记载有没有夸大其词,但高层和底层都有人对变法不满则恐怕是事实。尽管导致不满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权贵集团因为改革本身被动了奶酪,普通民众则因为执行有误加重了负担,但不满却一模一样。

不满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是不讲道理的。

这很麻烦。

更麻烦的是,现在行使皇权的人恨透了新法。此人就是神宗的母亲高太后。神宗去世后,继位的哲宗实足年龄不到八岁半,只能由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47]

实际上这位太皇太后非比寻常。她是将门之后,曾祖父在太宗时便以武功起家。母亲则是仁宗曹皇后的姐姐,因此从小就在宫中生活,与英宗皇帝青梅竹马,神宗赵顼和岐王赵颢都是她的亲儿子。她的地位,谁能挑战?

何况老太太的道德品质也无可挑剔。她从不为自己牟取私利,就连高家盖房子搞装修都是她掏私房钱。有一次神宗的奶妈来走后门,太后说:你来干什么?又想重蹈外戚干政的覆辙,替人说情要官吗?下次让我看见,立马杀了你!

于是大家都说:女中尧舜啊![48]

这下麻烦大了,因为司马光也是公认的君子。女中尧舜加臣中皋陶,首先就占领了道德高地。最高权力被道德理想和民意基础武装起来,那可是如虎添翼所向无敌。高太后和她姨妈兼婆婆曹太后共同反对的新法,则必死无疑。

事实也是如此。垂帘听政两个月后,太皇太后就调整了中央政府的班子。一位后面将要讲到的变法派人物改任知枢密院事,司马光接替他担任门下侍郎。这时,由于神宗的元丰改制,宰相不再叫平章事,改成左仆she兼门下侍郎,为第一宰相;右仆she兼中书侍郎,为第二宰相。副宰相也不再叫参知政事,改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四人。所以,司马光此刻的职务是第一副宰相。[49]

司马光也当仁不让。一个月前,他的主张还只是对新法进行甄别:便民益国者存之,病民伤国者悉去之;现在却全面否定变法,指控青苗、免役、市易和其他新法都是&ldo;生事之臣&rdo;的肆意妄为,不符合先帝本意。至于废除新法是否会违背&ldo;三年无改于父之道&rdo;的儒家伦理,这位历史学家也有解释:太皇太后做主,明明是母改子,怎么是子改父?

此言一出,高太后如释重负,复辟派也一片叫好。至于那八岁半的小皇帝,当然也没有意见。他发表意见,并把那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要到九年以后。[50]

该残卷是司马光唯一传世的《资治通鉴》手稿,为一份提纲,上面有司马光修改的痕迹。纵338厘米,横130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人事安排和组织工作也进展顺利。当年与司马光并肩作战的范纯仁,被王安石排挤出京的吕公著,还有苏轼和苏辙兄弟都回到了京师。范纯仁被任命为负责审读诏旨和奏状的给事中,吕公著更担任了副宰相尚书左丞。至于宰相蔡确和韩缜,则既不团结,又都被弹劾,下台只是迟早的事。[51]

形势大好,司马光却犯错误了。

问题出在如何看待曾经的改革措施。正确的做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废的废,该留的留,该纠偏的纠偏,可以改良的改良。然而做起来却其难无比。不但司马光和王安石不可能达成共识,就连苏轼和范纯仁都有不同意见。

比如免役法。

这是王安石最看重的,也是司马光最痛恨的。元祐元年正月,司马光大病一场,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便强支病体致函中央政府,声称当务之急莫过于废除免役。又亲笔写信给吕公著,留下政治遗嘱说:我已将贱体托付医生,将家事托付愚子。国事未有所托,现在就拜托仁兄了。

他还说:恶法不除,我死不瞑目。[52]

在司马光的坚持下,免役法于元祐元年三月被罢。消息传到江宁,王安石目瞪口呆。他说:怎么,就连这个法也要废除吗?我跟先帝可是研究了整整两年才推行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呀!说完,王安石不禁老泪纵横。[53]

看来,他也死不瞑目。

免役法的成败得失,恐怕只能在下一章再讨论,苏轼的故事也将在后面再讲。这里要说的是,他对司马光的决定也不赞成。苏轼认为,免役和差役各有利弊,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何况政策要有延续性,就算要改也不能急刹车。这话很是在理,司马光却在政事堂发起脾气来。苏轼便说:当年韩琦做宰相,阁下做谏官,争得面红耳赤也不管不顾。难道现在自己大权在握,就不许苏轼知无不言了吗?

司马光马上笑着道歉,但依然不改。[54]

范纯仁也认为,免役改差役,不妨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要改也最好先试点,循序渐进。何况宰相应该抓大放小集思广益,最忌谋自己出。什么事情都自己拿主意,下面的人就会揣摩上意谄媚逢迎,那可就更糟糕了。

司马光根本不听。

范纯仁一声长叹:又来了个王安石![55]

也许,这就是悲剧所在了。实际上,从担任副宰相门下侍郎算起,司马光在中央政府工作的时间,加上闰月也只有十六个月,任宰相后七个月就病故。拜相那天,司马光躺在床上不能动,太皇太后派人将诏书和印玺送到府上,又颁下恩旨特许他不必朝觐。司马光却不敢当。他说:不面君岂能视事?终于在病情好转之后奏对于帘前,然后上班。

唉,他这是奋不顾身啊!

显然,如果说王安石是宁可得罪所有亲朋好友,也要将变法进行到底,那么,司马光就是拼了命来唱反调,累得吐血也要把那些新法都推翻了。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个人的利益驱动,完全是为国为民,因此义无反顾。在高举道德旗帜的国度里,遇到这样的人,鬼神都要让他三分,谁胜谁负就只看权力在谁那里。现在,当然是司马光占上风。

但,他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

司马光最后一次上朝,是在元祐元年八月十二日。六天之前,青苗法被废除。对此,司马光原本犹豫,甚至认为该政策的立法精神并不错,只是执行中出了问题。范纯仁这时已经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便奏请朝廷继续发放青苗贷款。

苏轼却认为,青苗法不是执行有问题,而是立法本身有问题。他说,老百姓过日子,从来就是量入为出,因此勤俭持家,虽贫亦足。现在额外多出一笔钱来,难免会变得大手大脚。朝廷却不管这些,只管收利息,这不是坑人吗?

热门小说推荐
分手妻约,前夫不易

分手妻约,前夫不易

他是性子顽劣的天之骄子,风流成性,声名狼藉。而她是他的童养媳,为了有朝一日能远离恶魔,一直委曲求全。然高考志愿被篡改,清白被毁,秦时的世界,在十八岁那年,几近崩塌。后来,她被逼和他结婚。没有婚礼,有的只是一场刺骨的羞辱。后来,她没能控制自己的心,爱上了他。谎言欺骗背叛,与其他女人所生的孩子,是他给予的回应。后来,她的身世被曝光,两人从夫妻变成仇人。秦时到了那一刻才明白,强求换不来幸福,只能换来伤害。她签下离婚协议书,净身出户,黯然远走。可她不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在那场强取豪夺的感情里最卑微的那个人,从来不是她...

天命医妃:至尊大小姐

天命医妃:至尊大小姐

她是上古医家的当家人却在一觉之间成为苍国将军府备受欺辱的大小姐。叔婶一家在外和善,在内恶毒?哼,看她如何撕了这些人伪善的面具,被人人喊打!说她身无仙根,注定是废柴?没关系,她可以仙根重塑,让天下门派皆争抢!有人来警告她,违背天命必遭天谴?哦,她忘了告诉他们,她就是天命!想让谁生便生,让谁死便死,阎王惧三分,黑白无常绕道走。练丹药,制神器,驭灵兽,金针在手,天下我有。只是身后这孤冷美男是怎么回事?她看着环在自己腰间的手,喂,你手放哪里呢?不放这里,那你想我放哪里?说着,那双玉手便开始向上移动难道是这里?...

妙手小村医

妙手小村医

陈林本是普通农民,在某天爷爷突然消失了,留下一本秘籍从此陈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钱,美女一览如云,无数女人投怀送抱,无数金钱收入囊中。咦?原来美女,金钱,权利都是唾手可得的?...

都市血影

都市血影

一刻豪情千古,一刀问鼎天下,千古霸业论英雄。血雨腥风,人不倒挺身横刀,红颜手足,这一生,不弯腰。一个征战无数杀名赫赫的神秘少年重返都市,掀开万里千层浪。新书粉嫩上传,求包养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你们的支持是最大的动力血影V群150294702(进群主动截图验证,作者止步)...

回乡小农民

回乡小农民

因受到事业爱情的双重打击而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决定回农村老家的王勇,遭遇神秘法宝认主,从而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有屌丝,有奇遇,有美食,有宝物,有你幻想过要拥有的一切。...

宅男的韩娱

宅男的韩娱

宅男逆袭女神,屌丝霸气上位,且看扑街作家如何成为辉煌编剧,才华倾倒整个韩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