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 年味渐浓(第1页)

1987年1月7日,今天是腊月初八,我们老家的传统是吃馄饨,奶奶在小米红豆的粥里下入胡萝卜豆腐的馄饨,每一年老爸都能吃好几碗,以后爷爷奶奶回老家后,腊八的馄饨都要给我们一家三口留到年三十。我是有粥必放糖,端着自己的小碗盛了多半碗,让奶奶给放了糖后端起碗就进房里打开黑白电视自娱自乐了,心里盘算着晚上六点半的葫芦娃。七点的新闻联播。至于外面大人们谈论的事我是一点兴趣没有,知道的越少烦恼越少么。

1月22,腊月廿三,今天是北方的小年,大早上起来爸妈就一起回来帮着奶奶给屋里屋外打扫卫生,其实奶奶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平时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主要任务就是个擦玻璃。收拾完了卫生后就开启了另一项主要任务,准备过年的各种吃食,炸馓子,炸元宵,,炸肉,炸带鱼依次进行。特别提下我们家的炸馓子,奶奶称作是蜂蜜芝麻馓子,做好后在家里那是当做零食一样限量供应的,比花生瓜子地位可高多了。把面擀薄,然后切成一个个长十厘米,宽五厘米的长方形,跟烟盒差不多大小,然后顺着切开三五条竖道,再拿起两端用两手拧麻花那样对向一拧,再稍稍的拉伸一点,下油锅炸至金黄,捞出来后用刷子给中间部分抹上蜂蜜,撒上白芝麻。放冷以后那是酥脆香甜,每次我都要守着吃个肚儿圆。没有一个蜂蜜芝麻馓子可以熬过正月十五。炸元宵也好吃,红薯蒸熟后去皮捣碎加入面粉和成面团,红枣也是蒸熟,去皮去核,和红豆一起作为馅料,包裹着炸到红褐色,平时吃的时候笼屉加热,放到盘子里沾着白糖吃。皮甜,馅甜,沾糖更甜,虽然我很喜欢吃甜的,但是奶奶做的红薯元宵个头太大了,我根本就吃不了几个。南方的朋友吃两个都算是过一关,现在咱们那个喝酒的一次性口杯反正装不下我们家两个元宵。妈和奶奶把需要炸制的东西搞完天已经完全黑了,也不用刻意做饭,新鲜的吃食每样弄一盘算是尝个鲜。

第二天任务依然艰巨,姑姑也早早的从单位回来,吃完早饭就开始和奶奶一起和面,准备蒸年馍。我们老家的年馍不算是花馍,主要是过年走亲戚的时候送的,一家一个,互相赠送。这馍每个得有两斤重,直径都在二十厘米以上,也是扁圆的形状,不过是平时的放大版。各家各户都会用梳子在馍上压出各式各样的花纹,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给自家的产品打上LoGo,上蒸笼前会在顶端放上一颗红枣,或者用红曲点个红点,寓意鸿运当头。蒸这个馍是有讲究的,过年的时候准备走多少家亲戚就蒸多少个。自己加不吃自己家的馍,也不会让客人吃人家送过来的馍,暗中还有点较技的意思。由于个头太大,一般吃的时候都会切成四份或者八份,这个切面就能看出每一家馍馍的工艺水平了,和面,醒面,蒸制的火候把控,各种技能水平在这一个切面上通通展现了出来,看的是馒头上的气室,是绵密均匀还是大窟窿小眼。吃饭的时候主家不会介绍菜品,只会说馍馍是谁送的,然后老辈的主人才能对蒸馍的手艺给出或好或坏的点评。这种潜规则也导致了再往下一辈的人不敢献丑了。以后过年走亲戚直接去商店买四样当礼物了。多花了钱却再也找不回这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的味道了。不过也不全怪大家,十多年后多数人都搬到了城里住了楼房,馍铺也哪里都有,平时在家里都不会蒸个馒头,家家户户的都是燃气灶电饭锅,连个大锅都没有,没得搞了就。

院子里已经新生了一个炉子,底下还放着一个电动的鼓风机。炉子上一口大铁锅,边上空处垒放着六七节笼屉,并不像以后的笼屉一样是一个整体,现在的笼屉只是个大大的铁圈,有个二十多厘米的厚度,然后内壁上会有四个向内突出的卡嘴,配套的有铁箅子和竹箅子,等面和好了奶奶就开始把馒头一个个的揉圆,姑姑在旁边帮忙点上红枣,然后用木梳扎上一排排的小点点再放到旁边等待这的箅子上,一共二十二个大馒头完工后奶奶把剩下没有用完的面做成花卷自家吃。我们家的花卷跟现在街上买的也不一样。把面团像做面条一样擀成比较厚的张,然后抹上点油,撒上花椒叶,少许辣椒和盐,再卷起来外面揉光,卷成一个大长条,跟蛇一样盘在箅子上。接下来并不会利马上锅蒸,而是要再醒一段时间。挨个都摆放到床上,底下电褥子开启,上面盖一层油布然后蒙上被子,醒上一段时间后再上笼蒸。

忙完这一通都下午三四点了,等新蒸的馍馍出锅奶奶就掰了一节花卷,两手来回掂着喊我吃。菜就是两样,腌韭菜拌油泼辣子,还有一个是我最爱吃的自家腌制的黄豆酱。掰上一块馒头,在盘子边一沾一拧,然后放到嘴里,那感觉真是美的很!

老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杏树,一棵树长得又粗又大枝繁叶茂家里称作大杏树,每一年树上都能结出好多又大又圆汁水丰满的果实,这棵树的杏好吃,但是杏核是苦的,奶奶会把那些被虫吃鸟啄了的杏的杏核还有我们吃完果实后留下的杏核都砸开晾晒后一起作为黄豆酱的辅料,每一盘炒制好的黄豆酱里面的白色杏仁都是我的最爱,可是家里吃饭的规矩是不管用筷子还是用馒头蘸着吃,只能吃盘子里靠向自己一面的东西。为了在盘子里吃到更多的杏仁只能多吃点,先把自己这面清空了才行。还有一颗杏树比较靠近院墙长得很高,结出的果子不如大树上的好吃,但是杏核很大,杏仁香甜。小杏树的果实会被奶奶做成果脯,杏仁敲开晾晒后可以装两个玻璃瓶,当做干果零食。老一辈劳动人民真是把物尽其用做到了极致。

提起吃饭的规矩,我至今仍记得爷爷奶奶的教导。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夹菜只能夹自己面前的,不能伸腿磴脚,不能敲打碗盘,接碗得起身双手接,给客人端饭也要双手,咳嗽打喷嚏要捂嘴背身,倒水的茶壶壶嘴不能对着人,不能剩饭。这些个简单的规矩现在还有多少人会专门给孩子们传授?有些父母或许都不能做到言传身教。我都记得小时候有次和表弟吃饭两人在饭桌上乱抢菜我们哥俩被爷爷罚站一上午。这还是在自己家里,假如在桌上有领导或是未来的泰山,一言一行会被无限的放大。谁也不想因为吃饭时候夹一口菜或者是一个喷嚏而让人觉得没教养没规矩吧。这些我们经过历史文化沉淀留下来的优良传统还是要懂得和继承的。

已经腊月廿五了,通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是越来越浓,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孩子们也点起了爆竹,噼啪的声音零星的在街边响着,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们快乐的你追我赶。我的心里也被气氛感染,真想出去到大街上转转,可是低头看看被开裆裤漏出的小兄弟,只能无奈的窝在家里看电视。“哎...还穿开裆裤啊,真丢人”

热门小说推荐
凤殇九天:倾倒腹黑帝君

凤殇九天:倾倒腹黑帝君

云栖大陆的生存规则是强者为尊,优胜劣汰。人人笑她是废材花瓶,注定是小妾的命,凤九殇一笑置之。万年一遇的九阴凰体,可遇而不可求的地格神器,天阶功法术技凤九殇垂手可得。各样如玉公子,傲娇大人各种惦记凤九殇凤九殇奔走在强者的路上,笑对各种险象环生,一步步攀上巅峰,笑傲九天...

求胜之路

求胜之路

他不符合皇马的建队原则,从长相,到战术弗洛伦蒂诺说他天生就是为尤文图斯而生的,10主义的代言人莫吉说他是我们的目标,有了他就等于有了冠军赫内斯说虽然我不是很赞同他的风格,但是他如果接我的班,我愿意弗格森说樊尚的战术不丢球,少丢球,丢了球,双倍奉还!PS本书原名防守大师。本人认为太过片面所以改名为求胜之路,谢谢各位书友...

鬼外婆之乡村有鬼2

鬼外婆之乡村有鬼2

(胆子小的,千万别手欠,点开看啊!!)二十年后黄泉村,黄沙地里葬白骨。村西山坟出猛鬼,古宅老院吊死鬼。乱坟岗里埋怨灵,野狗食尸染怪病。狗咬人后人咬人,小村转眼成地狱。一把大火灭全村一首诡异的歌谣,网络上神秘的邀请函,把白教密宗传人崔志,江西捉妖世家纪年,龙虎山第一大弟子涂开心,以及各位灵异少年,引到了黄泉村,才发现原本宁静的乡村,早已暗流涌动黄泉村里到底隐藏着何种秘密,外婆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诅咒是否真的存在?尸王是否能重见天日。且看乡村藏古尸,耸人听闻的千人墓洞,诡异的黄大仙庙,白骨铺成的老石桥,各种诡异的灵异事件在乡村一一上演,你的乡村之旅,即将开启...

不朽佛

不朽佛

为魔,九天十地,我独尊!为佛,诸界万道,我不朽!既为不朽,何来之争?年轻小僧拈花一笑,转身继续扫地。弟子受教!身后,八位佛祖,恭敬行礼。喜欢本书的亲们,移步到本书群555064136畅聊(另喜欢文学的亲们,亦可进群318158784)...

权谋仕途

权谋仕途

仕途之路,争斗不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何决胜千里登临权力之巅,请看官场草根的逆袭之路。...

妻子的秘密

妻子的秘密

美丽妻子的身上,有着太多秘密报社编辑出身的乐正弘意外发现了妻子不忠的秘密,他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了解妻子,不了解这个首席美女记者。来源不明的巨额存款,奢华别墅的钥匙,上流社会顶级富豪的交际圈,暧昧不明的男女关系。妻子究竟为何一步步陷入深渊?乐正弘决心要弄清这一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