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 第5集(第1页)

《佛法修学概要》最快更新[630kan.com]

乙三、主要教义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页。乙三,主要教义。

我们佛法概要总共有三个主题:第一个是前言;第二个是正文;第三个是结劝。前言就是我们在进入到修学的道次第、进入到修学的重点之前,对于整个佛法要有基本认识。一个学佛人你要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法,这是基本概念。

我们前面两堂课,对于佛陀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在大乘的经论当中讲到佛,它是从两方面来解释佛陀:一个是根本性的佛陀,叫作“本门的佛陀”。我们看到很多的佛像,有石头的、有木雕的、有纸画的,这么多佛像有一个根本,就是我们说的“清净法身”。那么这个根本佛陀的特点是什么?“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他是无所不在的。

这种法身常住的概念,在小乘的经论中没有提到。我们看小乘的《阿含经》或者《阿毗达磨论》,它们解释佛陀就是在两千五百年左右陪着我们成长的那个佛陀,所谓从出生到结婚、出家、成道、□□、入涅槃,然后这个佛陀就消失掉了,就是灰身泯智了。所以小乘的思想没有所谓的他力加持的法门。诸位你看小乘的经论,没有说你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得到佛菩萨的加被,没有这回事情,在小乘的思想当中,所有的佛菩萨都消失了,不存在了。所以小乘的学者拜佛陀,他们只是对佛陀的怀念跟恭敬而已。他不认为佛陀还存在,因为他没有这种根本佛陀的思想。所以小乘的思想没有他力加持的法门,没有本尊相应法门。

大乘佛法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佛陀经过无量劫的修学,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修福修慧,他肯定有一个根本,就像古人说的,一个佛陀他花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结果怎么可能只活一次就消失了?这个因地太广,果地太少,不合逻辑。所以我们大乘佛法一定要建立一个重要的思想:“深信诸佛皆充满”。佛陀是无所不在的,虽然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但是他是存在的。《楞严经》说,不要相信自己的六根,我们的眼睛只要一张纸就障住你了,我们看不到隔壁的东西,但是不代表隔壁的东西不存在。所以我们对佛陀的第一个认识,佛陀是有一个根本佛陀的,他是无所不在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迹门的佛陀”,就是有相的佛陀。佛陀灭度以后,他留下了三个很重要的东西:第一个就是佛像;第二个就是佛号;第三个就是咒语。前面的清净法身佛是没有相状的,我们很难跟佛陀接触,因为我们的心只能在有相的因缘活动,不能去攀缘一个无相的东西,我们做不到。所以慈悲的佛陀又创造了三个相状:第一个佛像。透过对佛像的礼拜,我们跟佛陀感应道交;第二个佛陀留下他的名号。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音声,佛陀就在里面;第三,我们持个咒语,佛陀的功德也在里面。

我想你只要在做功课,你会发觉,当你心思很散乱、身心非常疲惫时,你静下心来念个十五分钟的佛号,你就创造一个音声“阿弥陀佛”,把这个音声再听回去,十五分钟以后,你会发觉你的身心世界完全不同了,能量增加了,正念也提升了。所以感应道交,不一定是要很明显地,叫作显应,不是说一定要看到佛像。其实,这个感应有一个叫冥应,就是冥冥当中我们接触了有相的佛陀,这个有相的佛陀,他能够引导我们趋向于无相的佛陀,就是“清净法身”。我们必须要透过一个桥梁,就是透过一个声音的引导,才可以跟佛陀的大悲愿力的清净法身接触,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大乘佛法的佛陀是两个:第一个,是一个无所不在的佛陀;第二个,是佛像的佛陀,它也是佛。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愿力去礼拜他,我们也能够得到佛陀的加持。这个就是所谓的“根本的佛陀”跟“枝末的佛陀”,我们已经花了两堂课的时间来解释什么是佛。

这一堂课开始,我们解释什么是法。

什么是法?这当中我们先看一段经文,再加以解释。

好,请合掌。

《法华经》云:“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好,我们来看这个解释,看第九页的这个脉络。

我们都知道,佛陀是从一种清净的法身依止他的大悲愿力,来到人世间陪我们流转。我们看佛陀的八相成道,佛陀成道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然后就入灭了。所以佛陀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一种道理。这个道理佛陀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看经文: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就是说,诸佛在宣扬道理时是随宜说法,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要根据众生的根机,看你是什么根机。你这个人贪恋生死,没关系,佛陀要你受三皈五戒,修人天乘法;你这个人,厌恶世间,对生命的痛苦体验特别深刻,佛陀讲二乘法;你这个人有大乘善根,佛陀直接讲大乘法。所以佛陀是就着众生的根机来说法。

但是,佛陀心中自己觉悟的这一块法是“意趣难解”!我们前面讲到,佛陀是分两部分来看: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枝末。其实法也是这样子,也有根本跟枝末。根本的法在《法华经》叫真实义,就是佛陀心中所觉悟的真实道理。但这个道理,佛陀不是随便宣说的,因为他必须有因缘、有这种根机才宣说。佛陀说出来的东西,是顺着众生的根机而说出来,这个叫权法——方便法门。而佛陀自己觉悟的道,其实是意趣难解!这个“意”就是它的过程;“趣”就是这个道法本身的甚深道理,就是它的目标。这个“意”就是引导我们去觉悟这个目标的过程的方便法门。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佛法很广,你要是信基督教,就一本《圣经》就没了。但是你看佛法是一百部《大藏经》,佛陀一生说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那么我们现在要知道一个重点,就是佛陀说了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这当中有一个核心思想,这个你要先掌握。他有一个根本理论,这个根本理论贯穿整个大藏经,从头贯穿到尾就像念珠一样。念珠有很多的珠子,但是它之所以形成一个念珠,因为它中间有一条线。如果没有一条线,这个念珠就没有章法了,就散落满地了。佛法有这么多,但是诸位,要能够有所心得,你一定要把这条线先抓出来。就是这么多的藏经,你要深入之前,必须把佛法根本的架构先掌握出来。就是佛陀说了这么多法,他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这个地方我们先探讨一下。

我们看第二段,“所以者何”?为什么佛陀的这个道法是这么难理解呢?因为佛陀在开显法门时,是透过无数的善巧方便。在《法华经》上说,佛陀讲道理是透过三种方法:

第一个,言辞法说。佛陀对于比较简单的道理,你根机悟性高,佛陀就直接用言辞来摄受你。比方说佛陀讲苦集灭道,什么是苦?什么是集?什么是灭?什么是道?佛陀直接用语言文字来跟你沟通,这个是第一种情况;第二个,佛陀对因缘说。因缘说就是有些人对道理虽然理解,但是心中还有疑惑,佛陀就讲他过去的故事,讲一些过去发生的事实。比方说佛陀讲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个道理,佛陀就会说过去生哪一个人造了什么善业,所以他今生做了国王;过去生哪一个人造了什么罪业,所以他到地狱去了。他讲实际的例子。

比方说,我们在经论上看到一件事情,佛陀要说明我们的身口意,心灵的力量最大。佛陀有一次跟外道说:你认为我们身体的力量大,还是心灵的力量大?外道说当然是身体的力量大,我要搬一块石头我一定要付出行动,我用身体把石头搬走嘛。佛陀说:你说错了!身体的力量是有限量的,但是心灵的力量是无限量的,心灵的力量大。外道不服气了,他说:你可以举个例子吗?佛陀说:比方杀人,你用身体去杀人,你只能够一个一个杀,但是你用心灵的力量去杀人,你可以瞬间杀死一个城市的人。外道说:你讲这句话有根据吗?佛陀就说:当时印度有一座石头山,是全部用石头堆的山。你知道这个石头山是怎么来的吗?外道说:不知道。

佛陀说:过去生,有一个修道的仙人在山中修行,这个仙人已经成就四禅定了。这个仙人有个老婆,就是他还没有修行之前,他们就结婚了。结了婚以后,这个仙人修行,他老婆就护持他,煮饭给他吃。这个老婆长得很漂亮。有一天国王出巡时,看到这个女众很漂亮,就用强迫的力量把她夺走了。夺走以后,这个仙人有时入定,有时不入定。他从定中出来时要吃饭,欸,今天没有饭吃,他老婆不见了。他就入定,一入定以后他神通现前,他知道是国王把她抢走了。仙人就到了王宫里面跟国王理论,说:请你把我的夫人还给我。国王说:你是一个修道的仙人,你根本不需要夫人。他说:我需要吃饭,所以我还是需要我的夫人。国王不给,仙人就生气了!他走到他老婆那边说:你今天晚上要不断忆念我的名字,你就没有事。

所以一个人,不能去触恼一个修道人。这个修道人回去以后就入禅定,到晚间他进入四禅。诸位要知道,进入四禅时,他的心力非常强。他就忆念这个城市,那个国王的王宫宫殿,他就用心力变现石头,天上的石头,经论上说就像下雨一样,把整个宫殿全部破坏了,整个城市全部毁灭。当然这个仙人造了一个重大的罪业,因为一念的瞋心。结果他老婆因为忆念这个仙人的名号,她没事。这个就是说明佛陀在讲深奥的道理时,尤其是跟我们的思考模式违背时,佛陀讲过去的因缘用事实来证明这个道理,就是用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来论证难理解的理论,这就是佛陀有时候因缘说。

第三种,是譬喻说。譬喻说也是针对比较难以理解的道理,佛陀讲了很多的譬喻。比方说我们对三界,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觉得世间很快乐,的确世间也有一些快乐的事情,但是人生苦多乐少。所以佛陀就用比喻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说其实我们住在三界当中,它的本质是一个起火燃烧的房子。虽然你在墙角,感受不到火的燃烧,但是迟早有一天你必定被烧到。因为死亡到来时,你什么都被破坏了,你就会失望。你经营的所有的珍宝、所有的财富、所有的眷属都必定被无常的大火所烧,这是迟早的问题。虽然暂时烧不到你,但是这个火的燃烧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佛陀在说法时是用三种方式:言辞、因缘、譬喻。其实这样的譬喻、这样的方法还是不能完全解释佛陀真实的道,因为佛陀的真实道,不是思量分别所能理解的,唯有诸佛才能证知。这样讲好了,道法是两种:一种是超越语言文字的,就是佛陀自己亲证。这个是真的没有办法宣说的,因为语言文字是有限量的,他讲出一个东西,就有限量了。所以当我们研究法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其实佛陀真实所觉悟的道是不能言说的。但是如果不能言说,那么佛陀怎么让大家知道呢?佛陀就必须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要开个门,那么就用言辞、譬喻、因缘来做一个引导。所以说,这个道法,就有所谓的语言文字的道法,跟超越语言文字的道法,有两种道法。

我们再往下看。

为什么这个道法是这么难理解,而佛陀又必须宣说呢?因为佛陀的出世,是为了一大事因缘而宣说的。佛陀讲了一百部《大藏经》,他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有一个一大事因缘。其实佛陀讲了那么多的话,他有一个重点。什么是佛陀出世的重点呢?

我们看第十页,说诸佛世尊,三世诸佛出世,都是在开显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佛的知见从浅入深,有四个次第:开、示、悟、入。“开”就是古人说叫十住,对这个道法的安住,对真如理的安住;“示”就是十行,我们安住以后从空出假,修习六度的妙法,在这当中实践,这个“行”、这个“示”就是实践;“悟”就是十回向,我们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有时候偏空,有时候偏有,就必须透过回向,把它回事向理,趋向于中道的道理;“悟”就是十回向;“入”就是十地,你如实地证入中道的真如理。

我们做一个总结:舍利弗,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以佛陀的出世,是在宣扬一个中道的道理。一般而言,我们凡夫着在“有”的这一块,我们认为生命是如此的真实。二乘人是执在“空”的这一块,他对人生的因缘是一路的排斥。佛陀说法是比较平衡式的,是“空有无碍,真空妙有”的一个中道的道法。这个道法是很重要的。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法,我们必须让这个道法在心中生起来。但这个道法是什么,你要先清楚。

我们看这个讲表。

第一个是迷真起妄,第二个是返妄归真。我们迷失了真实的心性,而生起了颠倒妄想。我们看这一块,迷真起妄,这一段我们先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结业。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这段经文,是你学佛之前要懂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如果你这个道理不懂,严格来说你没有资格谈修行,你只是跟三宝结缘,就是你根本就没有入门,你只是在佛法的大门外圈里面打转。所以这一段,这个讲表是判断你是不是佛弟子,是入门了还是没有入门的一个标准。这个道理很重要。这个道理就是你要知道两件事情:第一个,你本来是怎么回事;第二个,你现在是怎么回事。

先看看我们内心本来是怎么回事。第一个,我们内心是本来清净,没有任何的烦恼;第二个,本来自在,我们本来具足种种智慧功德的妙用,这个是指智慧这一块;第三个,本来平等,我们本来没有跟众生有任何的对立,我们的心本来具足大悲。所以我们本来的面目是清净,自在,平等,这是第一个认识。

第二个,我们现在为什么变成这副德性,整天在那个地方起烦恼、造罪业而流转生死?这有一个关键:“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毛病。在《楞严经》里面很强调这个观念,就是说你修行之前,其实修行就是治病,你吃药之前,要知道你的病在哪里,你不能乱吃药。我们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很多年,但是很难去做一个生命的彻底改变?就是你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毛病,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就不可能改变,因为你找不到开关嘛。

我们本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平等,但是我们现在变成不清净,也不自在,也不平等,这个地方是哪里出了毛病?它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的“妄想”。这个“妄想”我们解释一下,它是怎么回事。“妄想”是由感受而来的。我们的一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先有一个感受。福报大的人,他过去生有善业,从善业而来,他的感受大部分是快乐,一生当中,快乐多,痛苦少;福报比较差的人,他一生当中痛苦的因缘多,快乐少。但这个感受还不是问题,因为感受没有相状,但是感受的下一个刹那,带动想象力,他会从这个地方捏造很多影像。

比方说,我们讲喝咖啡好了。你看我们真正喝咖啡的时间,只有前面第一秒钟你的舌头跟咖啡接触时,你感受到那种咖啡的味道。如果这个咖啡是你习惯性的,是合乎你的身体的,你生起快乐的感受。然后呢?你会干什么?你会赞美它,你心中开始说话:这个咖啡很好喝喔,它是在哪里买的?在哪里出产的?从此以后你就没有真正在喝咖啡,第二秒以后你就完全活在你的妄想。所以我们跟外境接触只有一刹那,我们一个人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活在自己的妄想里。我们其实不是很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我们宁可相信自己的妄想。妄想开始活动的时候,你就产生执着,你就住在妄想里。所以唯识学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住。这个麻烦就是说,你就住在你的妄想里,这个就是盲点,所以你就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人生搞得这么复杂,原因就在这里!

其实讲实在话,业力引生的问题是少数。佛陀说,我们中的第一支箭是合理的,我们的痛苦只有少部分来自业力,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妄想把痛苦膨胀。我们之所以受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把它扩大了。其实你不要老是怪你业障深重,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占了很重要的因素。我讲实在话,你研究唯识学你就知道,真正来自于业力的刺激,说你没有饭吃,这个是饥饿,你没有衣服穿,会感受到痛苦,但现在的人哪几个是真正业力来招感痛苦的?很少!现在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就是你的妄想!

有一个母亲跟她女儿住在一起。这个女儿有一天她领薪水了,想要犒赏一下自己这个月的辛苦,就到百货公司去买一顶她喜欢的帽子,帽子戴在头上,越看越满意就买下了。当然她买那帽子第一念是感受嘛,然后就开始打妄想,回去以后她就希望能够跟她妈妈分享,说她的帽子很漂亮。但是她妈妈在炒菜,那时晚餐时间快到了,晚餐都没有做出来。她就戴了帽子在妈妈面前晃来晃去的,妈妈也没看到,她就把帽子放在冰箱上,妈妈去开冰箱拿东西时,也没看到帽子。后来吃饭的时候,这女儿就不讲话了。妈妈说,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太好耶?她说对啊,我买了一顶帽子,跑

热门小说推荐
腹黑竹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

腹黑竹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

腹黑竹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由作者上下糖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腹黑竹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星际全能女王

星际全能女王

丑女江瞳穿到两千年后的极品美女身上,却是个毁了容的,还带着个拖油瓶包子弟弟。还好附送了穿越福利号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星际商场。从此炼丹炼器符箓阵法武技功法,十项全能!至于商场发布的任务打怪升级之类她可以理解,可是这个推广任务是怎么回事?难道要她拉着人家的手说帅哥,你功法掉了。吗?另有末世文末世寻宝系统已肥,可宰杀。...

异界神选之女

异界神选之女

夏秋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做为一个有神论者生活中发生一些灵异的事情她可以接受不就是穿越吗一切都是神安排好的。可是这是什么地方这个尚武的世界里看着她的葱葱玉指和纤细的胳膊又看到窗外美女身后门板高的板斧什么?你是谁?大天使?这是什么情况天哪,你又是谁?撒旦?!魔鬼来啦!救命啊柔弱的女子夏秋如何能与强大的恶魔相抗衡?神啊救救我吧...

恋上痞校草

恋上痞校草

周晴雯,一个泼辣且难搞的女生,转学第一天,就因为坐位的问题与校草何瑞哲杠上了,不仅打了他的跟班小弟,动了他的女人,还将他摔得四脚朝天!用她的话说,谁让她不痛快了,她就让谁不快活,信奉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绝对开打不说废话!同样是脾气差得出了名的校草何瑞哲,无论走到哪,后面总是跟着一堆围着他团团转的女生,想不到新学期刚开始却碰上这么个火爆小辣椒,野蛮粗鲁,行为乖张,完全不把他这个校霸放眼里,所有别人不敢做的事,她全包圆了!就这副德性还敢跟他做同桌?那就看他怎么整死这个死丫头!PS本文是撞个恶男当男友的姐妹文,但又是两个不同且独立的故事,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因没看过恶男,而看不懂这篇文。...

绝品强少

绝品强少

我有三个爷爷。大爷爷是华夏神医。二爷爷是古武高手。三爷爷是杀手之王。告诉我,我怎么能低调?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与阎罗夺命,与天下争锋,要做,就做到医手遮天!...

穿越之我的老婆在古代

穿越之我的老婆在古代

剩男?绝对不当!!老婆?绝对得娶!!兄弟们,你们的老婆都是怎样的?漂亮?淑女?还是让人欲罢不能的野蛮女友?看看俺,为了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都已经投生到古代了,俺的老婆可是古代的贤女哦!历险?这个可以有!官爵?这个可以有!财富?这个也可以有!我就不信就咱这身板,还混不上富可敌国?!羡慕?!嫉妒?!!恨?!!!那就跟着哥们一起穿越到古代,看看古代的美女们都做些什么吧!!!amplt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之我的老婆在古代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ltpampg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