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第1页)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伟业,可与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相辉映。在这二十多年间,郑和船队跨越了半个地球,大明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整个东南亚和印度洋,清楚地显示了大明王朝的政治及军事优势,将明朝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于殊方异域。特别是它完全打通了通往南洋各国的海上交通,在海外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威望,客观上为此后华侨开发南洋,创造了一些有利的条件。关于这一点,从15世纪至17世纪的200年间移居南洋之华侨数量剧增的史实中,可以得到部分的证实。对此,梁启超先生曾指出,因郑和下西洋后而移居南洋诸岛的中国移民,当不下五百四五十万人,如果再加上与土人杂婚者,可达700万人。&ldo;西洋之迹,着自郑和&rdo;,的确是毫不夸张的说法!纷至沓来的华侨,将中国本土高度发达的生产技术和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向南洋各地输送。大批的华侨筚路蓝缕,辛勤劳作,对南洋社会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这一切,与郑和下西洋显然是分不开的。时至今日,在东南亚各国,还保留有许多纪念郑和的遗迹。如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三宝垅、三宝港、三宝洞、三保井、三保墩、三宝公庙,苏门答腊岛上的三宝庙,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三宝山(或中国山)、三宝城、三宝井,泰国的三宝港、三宝公庙、三宝宫、三宝禅寺、三宝寺塔,北婆罗洲的中国河、中国寡妇峰,等等。其中,泰国三宝公庙中的一副对联特别耐人寻味:&ldo;七度下邻邦,有名胜迹传异域。三宝驾度航,万国衣冠邦故都。&rdo;对三宝太监的信仰,成为凝聚东南亚华侨的一种精神力量。

郑和远航西洋,第一次打开了通往东非的航路,充分显示出明代造船业的先进水平和高超的航海技术,并积累了宝贵的海图资料,为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我国沿海冬春之间为东北季候风,适于船舶远航西、南洋;而夏季则为西南季候风,此时则宜于船只回航。郑和七下西洋,都遵循季候风的规律,其往返年月,均在适宜之信风期。郑和船队充分利用风力,并将天文、地理知识与罗盘针的使用结合起来,确定了精确的方向和航向。《郑和航海图》(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及其附图《过洋牵星图》,对航海路线作了详细的记录。它以南京为,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撤(今肯尼亚的蒙巴萨),将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和浅滩的分布情况,详细地绘制成地图。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航行地图,而且还留下了15世纪以前我国关于亚非两洲最为详尽的地理图籍。如果我们将《郑和航海图》与其前后的一些地理著作相比较,就不难看出《郑和航海图》特具的科学价值。譬如,元代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略》一书,所收外国地名仅100个,而《郑和航海图》中出现的外国地名为其3倍,海图的相对精确性得以大大提高。即使是在200年后出现的《东西洋考》一书(张燮着)所附的一幅亚非地图中,其中的记载也不如《郑和航海图》详细、准确和清晰。随同郑和使团出访、担任通事(即翻译)的马欢、费信和巩珍等人,还分别着有《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以生动简洁的文字,对到访的亚非各国之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名胜古迹、聚落都会、山川形势、气候历法、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其内容多为前人所未言及。这些著作,为研究15世纪初期亚非各国的历史状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郑和还总结航海经验,写出了《针位编》,成为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他在第七次航海前(1431年),曾在福建长乐天妃宫立碑,记载了前6次航海的经过,这是我国航海史上的重要文物。

郑和七下西洋,始终奉行了&ldo;宣德化而柔远人&rdo;的政策,以和平友好为宗旨,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各国的友谊。郑和船队对异国不怀有任何野心,它以创建和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为使命,从不以奴役他族为荣,绝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所到之处,皆平等待人,秋毫无犯。即使是在贸易的过程中,船队成员也都能人乡随俗,买卖公平,从未倚仗武力强买强卖。由于七下西洋出色地完成了和平友好的使命,使得中国在西洋诸国的声望大大提高,故而许多国家都纷纷遣使前来表示友好。以《名山藏&iddot;王享记》所列东南夷59国为例,永乐年间遣使往来的就有43国。永乐九年(1411年),满剌加国王率妻子、陪臣等来朝,使团成员多达五百余人;渤泥国王不幸病逝北京,成祖为之辍朝3日,并葬于德安门外,谥日&ldo;恭顺&rdo;;苏禄国王在归途中病逝于德州,明朝政府亦葬之以礼。永乐十四年(1416年),遣使至中国的有古里、爪哇、满剌加等18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西洋来贡者共16国,计一千二百多人。这些友好的交往,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航海家的海盗行径,有着根本性区别。后者每到一地,往往先立石&ldo;留念&rdo;,以表示他们的国家占领了这个地方。为了得到黄金和土地,他们常常将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作为主要手段。

当然,我们在审视数百年前的这段历史时,也毋庸讳言,郑和下西洋亦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从郑和的出身来看,他是内官监的太监,而内官监在当时是负责采办宫廷所需的一个机构,皇室所需的各种奇珍异物,大都要向海外寻求。而这些,正是郑和的职责所在。郑和下西洋,每到一地,除了颁发明历、印信以及大量的金银赏赐外,主要就是办理皇差‐‐从事贸易活动。郑和船队有宝船六十余艘。宝船,又名&ldo;取宝船&rdo;或&ldo;宝石船&rdo;。顾名思义,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猎取宝货(如珍珠玛瑙、奇禽异兽等),以供皇帝及其家族享用。故而船队每次出使归来,都带回了诸如象牙、染料、香料、胡椒、硫磺和宝石等西洋土特产或手工艺品,甚至还有各种珍禽异兽,如狮子、驼鸟等,所谓&ldo;归到京华觐紫宸,龙墀献纳皆奇珍。重瞳一顾天颜喜,爵禄均颁雨露新&rdo;,说的便是当日的真实情状。远征的开销除了来自皇帝的私囊及其代理机构外。不少也由沿海各布政司负担。远洋航船是在南京龙江船坞建造的,每只宝船的造价约需五六千两白银。水手则招自福建,船队由约2,7万名左右的水手操纵。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他的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的礼物。七次下西洋带走了大量财货,如金银、丝绸、瓷器、铁器、铜器以及钱币等。这些财货除部分用以交换海外珍宝和方物外,许多都是无偿的赏赐品。据《广志绎》记载,明初府库充溢,郑和下西洋时,赉银700余万,十载后仅剩百余万,所费计600万两白银。这些开销除用以海外贸易者外,大多用于赏赐。庞大的船队需要巨额的开支,但换回的物品却大多是珠宝、象牙、香料和犀角等奢侈品,这就大大加重了一般百姓的经济负担。对此,罗懋登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演义》曾形象地描绘了明成祖的心态。它指出朱棣对郑和船队下西洋,也是&ldo;一则以喜,一则以惧&rdo;。喜的自然是明朝的声威远被,而惧的则是:&ldo;这个船数又多,制作又细,费用又大,须是支动天下一十三省钱粮来,方才够用,这不是一则以惧?&rdo;此虽小说家言,但却也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形。因此,史书上称郑和下西洋为&ldo;宝船弊政&rdo;。

热门小说推荐
分手妻约,前夫不易

分手妻约,前夫不易

他是性子顽劣的天之骄子,风流成性,声名狼藉。而她是他的童养媳,为了有朝一日能远离恶魔,一直委曲求全。然高考志愿被篡改,清白被毁,秦时的世界,在十八岁那年,几近崩塌。后来,她被逼和他结婚。没有婚礼,有的只是一场刺骨的羞辱。后来,她没能控制自己的心,爱上了他。谎言欺骗背叛,与其他女人所生的孩子,是他给予的回应。后来,她的身世被曝光,两人从夫妻变成仇人。秦时到了那一刻才明白,强求换不来幸福,只能换来伤害。她签下离婚协议书,净身出户,黯然远走。可她不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在那场强取豪夺的感情里最卑微的那个人,从来不是她...

天命医妃:至尊大小姐

天命医妃:至尊大小姐

她是上古医家的当家人却在一觉之间成为苍国将军府备受欺辱的大小姐。叔婶一家在外和善,在内恶毒?哼,看她如何撕了这些人伪善的面具,被人人喊打!说她身无仙根,注定是废柴?没关系,她可以仙根重塑,让天下门派皆争抢!有人来警告她,违背天命必遭天谴?哦,她忘了告诉他们,她就是天命!想让谁生便生,让谁死便死,阎王惧三分,黑白无常绕道走。练丹药,制神器,驭灵兽,金针在手,天下我有。只是身后这孤冷美男是怎么回事?她看着环在自己腰间的手,喂,你手放哪里呢?不放这里,那你想我放哪里?说着,那双玉手便开始向上移动难道是这里?...

妙手小村医

妙手小村医

陈林本是普通农民,在某天爷爷突然消失了,留下一本秘籍从此陈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钱,美女一览如云,无数女人投怀送抱,无数金钱收入囊中。咦?原来美女,金钱,权利都是唾手可得的?...

都市血影

都市血影

一刻豪情千古,一刀问鼎天下,千古霸业论英雄。血雨腥风,人不倒挺身横刀,红颜手足,这一生,不弯腰。一个征战无数杀名赫赫的神秘少年重返都市,掀开万里千层浪。新书粉嫩上传,求包养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你们的支持是最大的动力血影V群150294702(进群主动截图验证,作者止步)...

回乡小农民

回乡小农民

因受到事业爱情的双重打击而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决定回农村老家的王勇,遭遇神秘法宝认主,从而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有屌丝,有奇遇,有美食,有宝物,有你幻想过要拥有的一切。...

宅男的韩娱

宅男的韩娱

宅男逆袭女神,屌丝霸气上位,且看扑街作家如何成为辉煌编剧,才华倾倒整个韩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