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章(第1页)

朱元璋掩过饰非的虚荣心极强,悦美言而喜奉承。绝对不能容忍臣下不恭不敬的行径,就是对于无声的意念也不放过。他曾微服私游,进到一座寺庙之中。不料一抬头见影壁上题有一首&ldo;布袋佛&rdo;诗,其文曰:大千世界活茫茫,收十都将一袋藏。

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这首貌似无奇的诗文大有深意。朱元璋曾为四处行乞的游方僧,天下人所共知,此诗以&ldo;布袋佛&rdo;为题,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暗喻之意。这位&ldo;布袋佛&rdo;的确过于贪婪了,竟要将大千世界收进自己小小布袋之中,岂不知这样一来就断绝了天下人的活路。诗人委婉地劝解&ldo;布袋佛&rdo;松一松布袋,让天下士民透透气,又有何妨?此诗喻意之辛辣,令人叫绝。无怪乎朱元璋览毕,血贯瞳仁,暴跳如雷,盛怒之下竟命将此寺僧人全部处斩,上演了明初文字狱最酷烈的一幕。&ldo;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rdo;用这两句现代学者的诗文来形容明初文士的境况,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专制帝王无限的权力使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草菅人命,无数饱学的文人儒士只落得俯首帖耳、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诚令后人为之浩叹!

在&ldo;文字狱祸&rdo;之外,朱元璋处心积虑地加强对天下士民思想的钳制,这突出地表现在大力推崇宋明理学及对科举考试的规范上。与滥施淫威地大肆屠戮相比,这些措施更能&ldo;触及人的灵魂&rdo;,故而要高明得多,影响更为深远。朱元璋明确地认识到&ldo;治本于心&rdo;,即天下治理在于对士民思想的控制。而且&ldo;本于心者,其用无穷&rdo;,甚至胜于&ldo;本于法者&rdo;。也就是说对天下黎民思想的控制,其有效程度要超过严刑厉法。朱元璋即位之后,大力尊崇孔子。在全面否定元朝制度的同时,却承认元朝加封孔子的&ldo;大成至圣文宣王&rdo;的谥号,多次召见孔子的后裔,称颂孔子&ldo;明彝伦之精微,表万世之纲常&rdo;,为&ldo;万世帝王之师&rdo;。他宣称:&ldo;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相并。&rdo;因而大力鼓吹《四书》、《五经》。朱元璋说:&ldo;四书五经如五谷,家家不可缺。&rdo;同时提倡程朱理学。他明令&ldo;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即程朱理学之代称)不讲&rdo;。这样,明朝初年的思想界便成为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如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习内容,完全以宋儒所注的《四书》、《五经》及朱元璋审定的《大明律》、《大诰》为本,明令诸生&ldo;笃志圣贤,潜心古训,违者罪之&rdo;。明朝规定,府、州、县学的诸生,必须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才能人仕,这就使国子监(或称&ldo;国子学&rdo;)成为培养各级官吏的主要基地之一。而受过国子监教育的各级官僚,于不自觉中便成了程朱理学的信徒。

朱元璋选拔人才,最重实效,故而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就较为矛盾。如洪武六年至十六年(1373年~1383年),朱元璋因痛感科举取人的无用,曾宣布停止科举考试达lo年之久,专门通过荐举之路选拔人才。然而,荐举方式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通过各种渠道荐举的人才大量涌入京师,鱼龙混杂,难以甄别。监察御史赵仁便建议道:&ldo;今征至秀才,不下数千,宜试其能否,考其优劣,然后任之。&rdo;朱元璋无计可施,只得允许分科考试,随后任官。由此科举考试才得以恢复。但朱元璋对考试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即以&ldo;八股&rdo;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内容为题,而《四书》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集注为准。考生作文仿照宋朝&ldo;经义&rdo;之体裁,仿真古人语气发表议论,文句采用排偶的形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文体‐‐八股文。八股文有特定的格式,内容包括几大部分,如破题、起讲、题比等,其中题比又称&ldo;入手&rdo;。是正文的开始。随后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四部分又称&ldo;起股&rdo;、&ldo;中股&rdo;、&ldo;后股&rdo;、&ldo;束股&rdo;。这四股中每股又有两段排偶之文。合为八股,故称为&ldo;八股文&rdo;。

史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确定&ldo;科举之式&rdo;后,&ldo;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以为永制&rdo;。从此,明代科举考试形成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即主考者选取《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为题,考生即按八股格式作文,行文议论必须以朱熹等人的注解为依据,不得标新立异,更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这种考试形同一种文字游戏,考生只要熟记朱熹等人的注解,依照格式&ldo;填鸭&rdo;便可。明朝洪武以后,科举考试逐步压倒荐举,成为官府选取人才的最主要途径。功名利禄的诱惑使天下读书人肆力于《四书》、《五经》的背诵及八股文的研修,为之耗尽了全部心血。想要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每位考生就必须成为程朱之学的忠实信徒,将孔孟之道作为修身立命的根本。

朱元璋如此推崇孔孟之道及程朱理学,其本人是否对这些东西顶礼膜拜、十分信服呢?答案是令人深思的。如孟子被后世儒士称为&ldo;亚圣&rdo;,是儒家思想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孟子》是《四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朱元璋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大为光火。如《孟子&iddot;离娄篇》有句云: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惟我独尊的朱元璋览书至此,不禁勃然大怒,这不是在骂他本人吗?朱元璋也顾不得这位圣人的面子了,破口大骂道:&ldo;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rdo;也就是指斥已故去千余年的孟老夫子也犯了欺君之罪,多亏没有落在他朱元璋之手,否则同样严惩不贷!余怒未消的朱元璋下令将国子监中孔庙里孟子的神位撤下来。左右大臣苦苦相劝,朱元璋才予以恢复。此外,《孟子》中还有不少议论也让朱元璋无法容忍,如&ldo;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rdo;,&ldo;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rdo;等等。为此,朱元璋特命儒臣删去其中不合己意者85条,编成《孟子节文》,作为诸生学习的根据,删去部分不准考生学习。对《孟子》的处理活脱脱地暴露了朱元璋&ldo;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do;的独裁者面目,他不容许任何人触犯其皇权的神圣,甚至对千百年前的儒学&ldo;圣人&rdo;也不例外。

热门小说推荐
神武狂潮

神武狂潮

一夜之间,世界沦为死亡之地!身处末日的边缘,是背负罪孽进行疯狂,还是挣脱枷锁获得救赎?魔界降临,史诗重现。我说过,我会带你们活下去。许飞。...

终末之城

终末之城

终末之城由作者西贝猫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终末之城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天才医妃要休夫:冷王,滚下塌!

天才医妃要休夫:冷王,滚下塌!

她是医学界的奇才,她是不受待见的傻子,天才穿越到愚蠢身上,盛世传奇就此开始  南宫丞相家三小姐溺水而亡,再睁眼一改呆滞,锋芒毕露,惩嫡姐罚姨娘,活得风声四起,人生开挂!  一道圣旨,她成了和亲公主,成亲才知道,新婚夜还有皇弟代兄验妃的把戏,和亲可以有,逃婚她凭的也是真本事。  某王怒了掘地三尺,就算是翻个底朝天,也要给本王把她找出来。  竟敢在他谨王面前玩这种不入眼的伎俩,他会让她知道后果很严重...

武炼金身

武炼金身

携带神秘古书,穿越异界大陆,修武道,灭强敌,炼金身,什么强大血脉,我一拳打爆。所有的强敌给我通通破之。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武道的世界不需要懦夫,看我破!破!破!终登无上至尊!...

我爱何仙姑

我爱何仙姑

一个跟头摔出的糗事一场闹剧事的整蛊浪潮大学老师何仙的苦痛职业生涯爆笑而又感人的人间情谊这世上没什么永恒唯有爱与真诚囧囧教师的逆袭生涯呃忘了说人家不是何仙姑是何仙啦!...

恰好春风似你

恰好春风似你

二十岁的杨拂晓,初吻没了,初夜没了,就连卡里的那十万块钱都不翼而飞了。人人都说她傻,被人渣骗了身骗了心骗了钱财,死里逃生才捡回一条命。没有人知道,那一年,她最爱的人死了。三年后,继母把她卖给了别人,还逼着她去做处女膜修复手术。心如死灰的她反抗无效,屈辱之下,一个神秘的男人却忽然闯入了她的世界。面对职场性骚扰,无奈之下向他求助。他嘴角噙着一抹淡笑哪只手动的,砍掉解不解气?看着他英俊的脸,她再三告诫自己,人死不能复生,他却好似一个黑暗的漩涡将她生生裹挟进去。她想要抽身,他却步步紧逼,撩拨之后还想要全身而退?杨拂晓,游戏规则是我定的,不是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