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洛水1(第1页)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尸水注之。

水北出尸山,南流入洛。洛水又东得乳水,水别出良馀山,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水出蛊尾之山,东南流入洛。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迳于阳虚之下。《山海经》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洛水又东,历清池山傍,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门水出焉。《尔雅》所谓洛别为波也。洛水又东,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东北迳拒阳城西,而东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俗谓之备水也。东北迳获舆川,世名之为却川。

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

东北过卢氏县南。

洛水迳隖渠关北。坞渠水出南坞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太行之归山也。故《地说》曰:熊耳之山,地门也。洛水出其间,是亦总名矣。其一水东北迳坞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卢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晋韩龙取卢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卢氏川水注之,水北出卢氏山,东南流,迳卢氏城东,而流注于洛水。又东,翼合三川,并出县之南山,东北注洛。《开山图》曰:卢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亦通谓之石城山。山在宜阳山西南,千名之山,咸处其内,陵阜原隰,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洛水。洛水又东,迳高门城南,即《宋书》所谓后军外兵庞季明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者也。洛水东与高门水合。水出北山,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流,迳石勒城北,又东迳高门城北,东入高门水,乱流南注洛。洛水又东,松阳溪水注之。水出松阳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黄亭南,又东,合黄城溪水。水出鹈鹕山,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援徒丧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及其长霄冒颠,层霞冠峰,方乃就辨优劣耳。故有大、小鹈鹕之名矣。溪水东南流,历亭下,谓之黄亭溪水,又东南,入于洛水。洛水又东,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涧,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洛水又东,迳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

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逆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洛水又东,库谷水注之。水自宜阳南山,三川并发,合为一溪,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得鹈鹕水口,水发北鹈鹕涧,东南流,入于洛。洛水又迳仆谷亭北,左合北水,水出北山,东南流,注於洛。洛水又东,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迳龙骧城北。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陆径所由,故城得其名。洛水又东,左合宜阳北山水。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东,广由涧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迳龙骧城东,而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右得直谷水,水出南山,北迳屯城西,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

城西有坞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黾池县治。南对金门坞,水南五里,旧宜阳县治也。洛水右会金门溪水,水南出金门山,北迳金门坞西,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合款水,有二源并发,两川迳引,谓之大款水也。合而东南,入于洛。洛水又东,黍良谷水入焉。水南出金门山。《开山图》曰:山出多重,固在韩。建武二年,强弩大将军陈俊转击金门、白马,皆破之,即此也。而东北流,注於洛。洛水又东,左合北溪,南流入于洛也。

又东过阳市邑南,又东北,过于父邑之南。

太阴谷水,南出太阴溪,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白马溪水出宜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而东南流,迳宜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农治此,后改为郡。其水又南,注于洛。洛水又东,迳一全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全固,一全之名,起于是矣。刘曜之将攻河南也,晋将军魏该奔于此,故于父邑也。洛水又东,合杜阳涧水,水出西北杜阳溪,东南迳一全坞东,与槃谷水合,乱流东南入洛。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迳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渠谷水又东北,入洛水。臧荥绪《晋书》称:孙登尝经宜阳山,作炭人见之,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情神非常,咸共传说。太祖闻之,使阮籍往观,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曰:复作向声。又为啸,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籍怪而问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问久之,乃知姓名。余按孙绰之叙《高士传》言在苏门山,又别作《登传》孙盛《魏春秋》亦言在苏门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论》,言吾不知其人。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交,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又东北过宜阳县南。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黾池矣。又东南迳宜阳县故城西,谓之西度水。

又东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迳宜阳县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曰:寡人欲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朽矣!茂请约魏以攻韩,斩首六万,遂拔宜阳城。故韩地也,后乃县之。汉哀帝封息夫躬为侯国。城之西门,赤眉樊崇与盆子及大将军等,奉玺绶剑璧处,世祖不即见。明日,陈兵于洛水,见盆子等,谓盆子丞相徐宣曰:不悔乎?宣曰:不悔。上叹曰:卿庸中皦皦。铁中铮铮也。洛水又东,与厌染之水合,水出县北傅山大陂。山无草木,其水自陂北流,屈而东南注,世谓之五延水。又东南流,迳宜阳县故城东,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南,黄中涧水出北阜,二源奇发,总成一川,东流注于洛。洛水又东,禄泉水注之,其水北出近溪。洛水又东,共水入焉。水北出长石之山,山无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水出西北尹谷,东南注之。共水又西南,与左涧水会,水东出近川,西流注于共水。共水又南,与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溪,东南注蓁水。蓁水发源蓁谷,西南流,与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谓之石头泉,而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黑涧水南出陆浑西山,历于黑涧,西北入洛。洛水又东,临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溪。东南与长涧水会,水出北山,南入临亭水,又东南,历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

又东北出散关南。

洛水东,迳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洛水又东,与豪水会,水出新安县密山,南流,历九曲东,而南流,入于洛。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洛水又东,枝渎左出焉。东出关,绝惠水。又迳清女冢南,冢在北山上。《耆旧传》云:斯女清贞秀古,迹表来今矣。枝渎又东,迳周山,上有周灵王冢。《皇览》曰: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盖以王生而神,故谥曰灵。其冢,人祠之不绝。又东北,迳柏亭南。《皇览》曰:周山在柏亭西,指谓斯亭也。又东北,迳三王陵,东北出焉。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定当为敬。子朝作难,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与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纪》曰:景王葬于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而复传言在此,所未详也。又悼、敬二王,稽诸史传,复无葬处。今陵东有石碑,录赧王以上世王名号,考之碑记,周墓明矣。枝渎东北历蒯乡,迳河南县王城西,历郏鄏陌。杜预《释地》曰:县西有郏鄏陌,谓此也。枝渎又北入谷,盖经始周启,渎久废不修矣。洛水自枝渎,又东出关,惠水右注之,世谓之八关水。

戴延之《西征记》谓之八关泽,即《经》所谓散关。鄣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即杨仆家僮所筑矣。惠水出白石山之阳,东南流,与瞻水合,水东出娄涿之山,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东南,谢水北出瞻诸之山。东南流,又有交触之水,北出廆山,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迳关城北,二十里者也。其城西阻塞垣,东枕惠水。灵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五营士屯都亭,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都尉官治此,函谷为之首,在八关之限,故世人总其统目,有八关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于洛水。《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阳,而南流注于洛。谓是水也。

洛水又与虢水会,水出扶猪之山,北流注于洛水,其南则鹿蹄之山也,世谓之纵山,非也。其山阴则峻绝百仞,阳则原阜隆平。甘水发于东麓,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北过河南县南。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南系于洛水,北因於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年,洛绝于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国志》所谓甘城也。《地记》曰:洛水东北过五零陪尾北,与涧瀍合。

是二水东入千金渠,故渎存焉。

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

洛阳,周公所营洛邑也。故《洛诰》曰:我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凑,方六百里,因西为千里。

《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司马迁自序云:太史公留滞周南。挚仲治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汉高祖始欲都之,感娄敬之言,不日而驾行矣。属光武中兴,宸居洛邑,逮于魏、晋,咸两宅焉。故《魏略》曰:汉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佳。魏为土德,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长沙耆旧传》云:祝良,字召卿,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午,紫云沓起,甘雨登降。人为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沱雨下。县则司州及河南尹治,司隶,周官也。汉武帝使领徒隶,董督京畿,后世因名司州焉。《地记》曰:洛水东入于中提山间,东流会于伊,是也。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昔王子晋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浮邱同游伊洛之浦,含始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亦浴神宓妃之所在也。洛水又东,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迳合水坞,而东北流,注于公路涧,但世俗音讹,号之曰光禄涧,非也。上有袁术固,四周绝涧,迢递百仞,广四五里,有一水,渊而不流,故溪涧即其名也。合水北与刘水合,水出半石东山,西北流,迳刘聚,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周畿内,刘子国,故谓之刘涧。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合水又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过偃师县南。

洛水又东迳计素渚,中朝时,百国贡计所顿,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又东,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导源少室山,西流迳穴山南,而北与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会南溪水,水发大穴南山,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潜流地下,其故渎北屈出峡,谓之大穴口。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最强仙医

都市最强仙医

美女看病,先扎穴再按摩,以身相许更可免费就诊!落魄医师意外得到修真界绝世医术的传承,凭一手针灸神技,成为了美女老板离不开的男人神奇针技在手,各种修真手段傍身,最强仙医冠绝天下,纵横都市无敌!(本书Q群239552402)...

汽车黑科技

汽车黑科技

汽车黑科技由作者蠢蠢凡愚QD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汽车黑科技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权少宠妻N次方:豪门独占

权少宠妻N次方:豪门独占

三年植物人,她从陌生的床上醒来,一无所有,父母已逝,只留下3亿诈骗巨债。要么进娱乐圈做外围女还钱,要么,嫁给我!总裁大人冷酷求婚。可两个我都很感兴趣,都想做,权大总裁不介意戴绿帽子吧?她想都不想地答。当她扛着巨债风风火火嫁进豪门,却意外发现自己被逼着打过胎,而罪魁祸手正是他。...

特工小狂妃:高冷邪王宠上瘾

特工小狂妃:高冷邪王宠上瘾

腹黑高冷闷骚王VS重生王牌女特工,一对一,甜宠掉牙靖远侯府四小姐萧如尘,出了名的花痴无脑大草包,因为抢男人一命呜呼了。腹黑果决的女特工萧如魂穿而来,第一天却被一神秘美男给吃干抹净了。一夜春宵之后,神秘美男不见踪影。重回侯府,花痴无脑的草包四小姐,踹了俊美高傲的未婚夫,狠虐了黑心白莲花,一跃成为灵武双修的不世天才。一天,神秘美男找上门来。王爷,本小姐真的不认识你。不认识?神秘美男邪魅低笑,欺身而上再重温一下认识的过程,你就认识了谁说宸亲王清高冷漠,不近女色的!这夜夜入她香闺,赖她床上不走的男人,不是他是谁?世人辱她,恨她,鄙夷她,唯独他将她捧在了手心,温柔呵护。...

与人斗其乐无穷[快穿]

与人斗其乐无穷[快穿]

林诺之不想死,他想活,并且活的好好的可惜他还是死了,万幸的是他遇到了红衣童子1521,只要他能完成任务就能灵魂不灭,甚至拥有再世为人的机会于是他一次又一次的体验着别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国仇家恨与人斗,真是其乐无穷新人新文,谢谢每一个点进来的人本文主受,受一开始是直的,后面慢慢变弯攻情况略复杂,但是绝对只有一个(不文不主角略苏苏苏苏苏苏本文日更,请多支持请注意,本文不以感情线为主,想看攻受亲亲我我的爱情故事的可以点叉叉了,谢谢!本文将于下周一,请各位亲继续支持哦,感激不尽!↓↓↓我的专栏,喜欢就收藏一下哦,谢谢↓↓↓...

霸道邪少:女人休想逃

霸道邪少:女人休想逃

劈腿这种狗血的故事真实发生了,亲眼目睹狗男女不堪的一幕,仲箐秋决定钓个更厉害的帅且多金的男人打前男友的脸,原本只是一场游戏,却没想到男人一吃之下成了瘾,惹她未婚生子不说还把她变成了他的禁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