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第1页)

至于&ldo;倔强&rdo;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肝气发作时,不但心境不平和,而且也不感到恐惧,确实是这种感觉。不只是年轻时是这样,即使我渐渐老了,也经常有怒不可遏的时候。但是要努力控制自己,降服自己的心,这就是佛教所谓的降龙伏虎。龙就是相火,虎就是肝气。多少英雄豪杰都过不了这两关,关键是要稍稍控制,不要让肝火过分炽烈。降住龙用来养水,伏虎用来养火。古代圣人所说的窒欲,就是降龙;所说的惩忿,就是伏虎。佛家、儒家的理论不一样,但节制血气,却没有什么不同,总是不要让自己的欲望残害自己的身体寿命。

至于&ldo;倔强&rdo;这两个字,却不能缺少。功业文章,都需要有这两个字贯穿于其中,不然软弱无力,一事无成。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就是从这两个字上下功夫。咱们兄弟都更多地继承了母亲的品德,它的好处也正是倔强。如果能除去愤怒和欲望而使身体强壮,保持倔强来激励志气,那么就可以不断进步了。

※详解

曾国藩提倡自强、倔强,这都是大丈夫立世所必不可缺的。值得引人注意的,则是曾国藩在此自强、倔强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强的概念。明强的意思,不外乎既要自强,又不能盲目自强;既要超过别人,又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场合。在这里,曾国藩以历史上的人物为例,提出要坚持孟子的集义而强、曾子的从自我反省中崛起,反对李斯、曹操、董卓、杨素那样的强,因为他们的强都用于谋一己私利上,所以没有好下场。

唐代的顺宗在当太子时,亦好作壮语,恍然以天下为任。太子有盛名,服人心,自然也是使自己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先决条件。但太子胜过父皇,又往往有逼父退位的举动,所以又常会遭父皇的猜忌而废黜。聪明的太子因此必须不能表现出太强的才干,造成太响的名气。顺宗作太子时,一日曾对僚属说:&ldo;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rdo;但慕王叔文却告诫他:&ldo;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敏感问题,你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疑忌于你,你将何以自明?&rdo;太子听得如雷贯耳,于是立刻闭嘴哑言。德宗晚年荒y而又专制,太子始终不声不响,直至熬到继位,方有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这种含才不露、不显身手的风格,就是明强,也就是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特长,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最好的历史人物大概应推范蠡了。范蠡在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ldo;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以处安&rdo;,就激流勇退,放弃了上将军之大名和&ldo;分国而有之&rdo;的大利,退隐于齐,改名换姓,耕于海畔,手足胼胝,父子共力,后居然&ldo;致产十万&rdo;,受齐人之尊。范蠡虽居相安荣,但又以为&ldo;久受尊名,不祥&rdo;,乃归相印,尽散其财,&ldo;闲行以去,止于陶&rdo;,从事耕畜,经营商贾,又致货累矩万,直至老死于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ldo;范蠡三徙&rdo;。范蠡之所以辞官退隐,就是考虑到不要让尊名大利给自己带来身家性命之忧。事实上他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与他共扶勾践的文种就因不听范蠡的规劝接受了越国的尊荣大名,结果死在勾践手下。说到底,像顺宗、范蠡这样处理名位的方式,都是为了形式上放弃之后,更永久地保有它。

第二部分:明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3)

曾国藩饱读史书,对历史上这种因显示才能而招来杀身之祸的例子早已了熟于胸,尤其是身处官场,又值乱世,各种激烈的矛盾冲突随时会把自己卷入漩涡。因此,曾国藩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带兵之际,都时时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不让自己处在太显眼的位置。

在天京攻破前夕,曾国荃贪功冒进,曾国藩对此忧心如焚,不断寄信给曾国荃,要他审时度势,适可而止,当时的这一段历史集中体现了曾国藩心中的明强思想。

曾国荃部获得无为州、运槽镇之捷后,距金陵仅二百里,但由于节节分兵守安庆、枞阳、庐江等处,兵力顿显单薄。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奏请准曾国荃回湘募勇六千人,准备再大干一场。曾国藩在安庆写信至湘乡说:&ldo;沅弟不特不能幅巾归农,且恐将膺封疆重寄,不可不早为之计。&rdo;所以望他&ldo;迅速回营,不可再在家中留恋&rdo;。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廷由于李秀成进攻上海甚急,谕令曾国荃统带老勇八千名赴沪。同治元年正月初四,清廷正式任命曾国荃为浙江按察使,&ldo;即赴新任&rdo;。正月二十三日,又&ldo;飞催曾国荃将所募湘勇留防安庆,克日督带老勇八千,求援上海,择要堵剿&rdo;。二月初三,又将曾国荃补授江苏藩司,再次令他速援上海。接到这些廷寄,曾国藩本也是叫他遵命率师赴援上海的。但是曾国荃执意不肯去,因为他眼睛盯着的是攻下金陵的功业,心中想着的是充斥金陵的财货。曾国藩无法,只得听之任之了。

曾国荃在湖南停留了几个月,带着新募的七营湘勇,于同治元年二月十五日回到了安庆大营。他满腹阳刚之气,大谈&ldo;事求可,功求成&rdo;,而且&ldo;不免代天主张&rdo;。这种急功近利的俗念,引起了曾国藩的担忧,所以曾国藩&ldo;与之言老庄自然之趣,嘱其游心虚静之域&rdo;,极力想从&ldo;无为&rdo;这个方面来开导他稍释名利思想。

二月二十四日,曾国荃乘船离开安庆。于三月二十日进占巢县、含山,二十二日进占和州。与此同时,多隆阿部于四月十五日攻占庐州,彭玉麟部攻占芜湖、东梁山。五月初一,曾国荃率师万余人克复秣陵关,初二日夺得大胜关、三汊河,初三日连克头关、江心洲,薄仓洲,在彭玉麟水师的掩护下,进驻雨花台。对于曾国荃的这次进军,曾国藩&ldo;既以为慰,又以为惧&rdo;。

曾国藩为什么忧惧?一是他想起了前车之鉴,向荣、和春驻江南大营,先后领兵七万人,屯守八年,最后溃败,而曾国荃当时仅二万人。二是认为曾国荃打乱了自己的部署。曾国藩当时设想,攻取金陵,仍然须采取攻夺太湖与安庆的办法,围城打援。他计划&ldo;于太平、采石南路进一支&rdo;,由曾国荃担任;&ldo;于句容、淳化东路进一支&rdo;,由鲍超担任;&ldo;浦口、九洲西路隔江进一支&rdo;,由多隆阿担任;&ldo;镇江北路&rdo;进一支,由李续宜担任。在其余三路都还没有来得及按计划到达金陵附近时,惟独曾国荃不顾及友军的配合,贸然进军。曾国藩闻讯后,于初七日给曾国荃写信说:&ldo;句容东路纵无兵来,隔江一支则断不可少。此次弟不候多军至九洲,而孤军独进,余深为焦虑。又上游南陵空虚,季弟不留兵守之,于宁国、芜湖均有妨碍。&rdo;第二天,又给曾贞干写信说:&ldo;沅弟进兵,究嫌太速,余深以为虑。一则北岸多军未到,二则后面句容一路无兵,恐援贼来抄官军之尾。&rdo;因此,他希望两位弟弟&ldo;稳慎图之&rdo;,&ldo;以待多军之至&rdo;。当时,&ldo;曾国荃军合水师不满二万,孤军深入,诸将帅皆以为不可&rdo;,&ldo;人人代为危虑&rdo;。曾国藩转告他说:&ldo;外间则议弟处新营太多,兵不可靠,几于众口一词&rdo;。

热门小说推荐
茅山判官

茅山判官

前世本判官,今生入天道,天生阴阳眼,弘扬茅山术,双魂占体内,妖力亦正道,斩妖除魔间,正道必长存!我从小就是一被恶鬼缠身的衰人,天生拥有阴阳眼,一次奇遇让我拜入茅山天道派。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遭遇,竟然让我走进一个居心叵测的阴谋,这到底是一场宿命的对决还是偶然的邂逅,让我们拭目以待!...

亿万蜜婚:神秘墨少甜娇妻

亿万蜜婚:神秘墨少甜娇妻

那一夜,她被丢进民政局扯证后就跑?事后却查无此人?OMG她嫁的是人还是鬼?落魄的她进军娱乐圈,险些被潜规则,墨少现身冷漠一撇,导演虐待后直接封杀。拍戏中,她被报复险丢性命。几百神秘士兵到场,砸毁现场,负责人被爆贪婪入狱,家破人亡。她向来有仇必报,从不做君子。什么?有女人居然敢打她家那位?叔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某女闯民宅,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丢下一句姐的男人也是你敢动?墨少扶额,他得教教她怎么当首长的女人。请加读者群107358226...

仙王不朽

仙王不朽

龙脉诡谲,圣战延续。太古之门开启,带着大圣道果直达彼岸。风云色变,仙道契机现世,万古前的强者苏醒,天崩地裂,谁能永生?衣袍染血,一路横推,只为了自在永恒。仙路悲,傲啸长歌,尸骨遍地。仙路欢,摘星捉月,永恒不朽。(要聊天打屁的话看旁边作者的话,咱一起胡侃可好?)...

炮灰太轻狂:帝尊,不约

炮灰太轻狂:帝尊,不约

前世,她一身灰袍含恨而亡。昔日炮灰重生,开启神秘玉佩得传承,洗出绝顶经脉,一袭红衣崛起登上巅峰。迫害她的,阻碍她的,算计她的,死!!手有玉佩,探知无数宝贝,统统不客气收下。她皱眉看向面前的男人,淡淡道不好意思,手误,拿错了,你可以走了。天知道这个男人什么时候被她收了过来,赶忙扔了。夫人别闹了,回家吧,家里你最大。...

农家仙泉

农家仙泉

猪脚偶得仙泉空间,毅然辞职回家种田。青山果林任鸟飞,绿水池塘凭鱼跃。仙泉在手,吃喝不愁,没事遛遛狗。...

国产零零发

国产零零发

流氓高手II已发,书号幺零三漆四四漆书号1037447,站内搜索即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