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第1页)

从曾国藩的经历中,我们发现,在同一件事情上,有这么两种忍:一种是忍受别的压力,努力让事情成功;一种则是宁可贬屈自抑,激流勇退,让别人去成功。这两种忍孰高孰下呢?从曾国藩晚年剿捻军的事实中,可以看出,后一种忍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或者说,除非万不得已,后一种是不可取的。

曾国藩是在僧格林沁剿捻身死后,接替剿捻大任的。但当时曾国藩为避嫌疑,已大大削减了他的湘军,因此,剿捻只好用李鸿章的淮军,这就造成指挥不灵。在剿捻过程中,他步步为营的策略本是行之有效的,却又因为受到小小的挫折而心灰意冷,把剿捻的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李鸿章,成为终生遗憾。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个人的品性,年龄因素似也不可忽视,因为与曾国藩相反,李鸿章当时还是个四十岁刚出头的人,年壮气盛。何况他本是个不甘寂寞,拼命做官的瘾君子,早有&ldo;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rdo;,&ldo;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rdo;的抱负。他对在江苏战场一显身手,获得个一等伯爵、江苏巡抚远不满足,还待更展&ldo;鸿图&rdo;;他这时官不高,位不显,还不存在像清廷与曾国藩之间那样的隐蔽而又尖锐的矛盾,不需要&ldo;避权势,保令名&rdo;;加上,满清朝廷还有意抬举他,以压制曾国藩。所以,他可以&ldo;拼命做官&rdo;而无多顾虑,以致朝廷命他署两江总督时,他竟不顾&ldo;沾谦抑之虚名,拘辞让之末节&rdo;,迫不及待地向曾国藩索取印绶。这个时候,他虽然还未走上攻捻战场,将淮军派到了曾国藩麾下,却常常在具体调度上,与老师为难,事事干涉,越俎代疱。正如后人评论的,&ldo;朝廷虽未有北征之命&rdo;,而他的&ldo;平捻之态,已预及之矣&rdo;。他代替曾国藩的主帅地位的企图,已呼之欲出了。

淮军与湘军一样,勇为将有,将在勇在,将死勇死。故在攻捻战场上的淮军将领,名义上隶曾国藩指挥,眼睛却盯着自己的主帅李鸿章,按李鸿章的旨意办事,对于官高爵大的曾国藩,&ldo;遇有调度,阳奉阴违者颇多&rdo;。这也是曾国藩办事棘手、李鸿章能趁机攫取帅位的客观因素之一。曾国藩因此感慨系之,对李鸿章说:&ldo;淮军非君家不能督率。&rdo;推之曾国藩当时的处境,有这种情绪也是有可能的。

李鸿章替代曾国藩,还有一个因素,是曾国藩在攻捻战场上屡次挫败,在朝廷呵斥、御史弹劾的情况下,不能再&ldo;打掉牙齿和血吞&rdo;、坚持到底了,而是神情抑郁,急求退出战场,以致前功尽弃。同治五年三月,他出师才一年,就写信给李鸿章说:&ldo;若六七个月毫无起色,国藩当奏请阁下北征剿捻。&rdo;以实现他&ldo;恃淮勇以平捻匪而定中原&rdo;的初衷。而这正是李鸿章求之不得的。所以他在攻捻战场上勉强支撑了一年半之后,便把帅权拱手交给了李鸿章。李鸿章走上攻捻战场以后,除了对淮军指挥得心应手之外,并无多少新招数,依然是采用曾国藩的以静制动、设防长围的策略,然而最后却得到了成功,其重要原因就是他能暂时不顾朝廷上下的种种责难与非议,坚韧不拔。

第三部分:坚忍戒惧惕厉以挽回时事(1)

◆原文

至于刚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刚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ldo;自胜之谓强。&rdo;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齐;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腹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至于刚毅之气,绝对不能没有。然而刚毅与刚愎不同。古语说:&ldo;自己战胜自己称为强。&rdo;强制、强恕、强为善,这都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意思。如果你不习惯于早起,就强迫自己天未亮就起来;如果你不习惯于端坐,就强迫自己端庄;如果你不习惯劳苦,就强迫自己与士卒同甘共苦,强迫自己辛苦劳作,这就是强。自己不习惯有恒心而强迫自己有恒心,这就是毅。如果不按上述去做,却想去战胜别人,这就是刚愎。这两者看起来很相似,但事实上相差很远。不能不小心留意。

◆原文

事会相簿,变化乘除,吾当举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运气一囊之中,久而弥自信其说不可易也。然吾辈自信之道,则当与彼赌乾坤于俄顷,较殿最于锱铢,终不令彼独胜而吾独败。国藩昔在江西、湖南,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闻世事,惟以造端过大,本以不顾生死自命,宁当更问毁誉!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各种事情和变化交迫,我应当把功业的成败、名誉的优劣、文章的好坏,全都投于运气之中,时间久了,就更加相信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凭借我们的自信,则应当与运气赌这世界于顷刻,比高下于锱铢,最终不能总让运气取胜,而我们却总是失败。当年我在江西、湖南,几乎到了全国都不能相容的地步。六七年间,我根本不想再过问世事。只是因为最初的影响太大。我本来就自称不顾生死,又怎么能再去计较别人对我的毁誉呢?

每当遇到棘手的事情,必须在耐烦二字上痛下工夫。

◆原文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天命,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已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耳。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我们这些人办事,成败只好听天由命,毁誉也随别人的便,只有自己处事的方法,靠自己来决定,也就是说,不随众人的喜惧而变化。

◆原文

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时事越是艰难,那么挽回时局的方法,就必须首先注意小心谨慎,那种傲然沉郁的精神,足以担当艰巨的任务,但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也是一个缺陷。

第三部分:坚忍戒惧惕厉以挽回时事(2)

◆原文

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练英雄,使予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颓然自馁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袁了凡所谓的从前种种譬如昨天已经死,以后种种譬如今天才生,新起炉灶,另行开张。谁知道这两次大败,不是上天磨炼英雄,使我大有长进呢?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平生的进步,都是在受挫折、遭受屈辱的时候,要咬紧牙关,鼓舞自己的斗志,积蓄勇气,增长智慧,而决不能灰心气馁。

热门小说推荐
墨玉

墨玉

小说墨玉嗜睡的蝴蝶著墨玉全文阅读...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我的外婆是有名的鬼画师,行里人称梁鬼娘。外婆死后,留下了一幅值钱的鬼画。然而在一个普通的雨夜,一个陌生人闯入我的家中将我绑架,我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那里出现了我外婆的画作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诡异的变化。绝美的半面狐灵,萝莉血滴子,不老的盗墓贼,穿人皮的神秘青年,这些东西,就这样真实的出现了。...

最后一个道士Ⅱ

最后一个道士Ⅱ

盘古有那一线生机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故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有生死,或生或死,或死或生,皆是造化。红尘三千丈,或贪或杀,或悲或喜,有因有果,相互纠缠,形成量劫,量劫接量劫,是为无量量劫。无量量劫之下,神州修士,或避世不出,或积累功德,或另避他径,手段无所极也!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则天道亦有情,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天道茫茫人道渺渺鬼道乐兮,谁才是真正的道?...

风水灵探

风水灵探

自媒体记者钟寄云从未想过目睹一起跳楼案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跨国集团邪恶风水师痴迷玄学的公司老板无不牵涉其中,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掌握着修仙秘术的道士也纷至沓来...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由作者冷家小妞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医仙驾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枢纽:3000年的中国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