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章(第1页)

冉求离去以后,第二年,孔子从陈国移居到蔡国。蔡昭公将要去吴国,因为吴王召见他。在此以前昭公欺骗他的大臣把都城迁到州来,这次又要应召前往,大夫们害怕再次迁都,公孙翩就在路上she死了昭公。随后楚国侵犯蔡国。同年秋天,齐景公去世了。

第二年,孔子从蔡国前往叶地。叶公询问治政的道理,孔子说:&ldo;治政在于招来远方的贤人,使近处的人归服。&rdo;另一天,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听说后说:&ldo;子路(仲由),你为什么不回答说&lso;孔子这个人,学习道德不知疲倦,教导别人不知厌烦,发愤时忘记吃饭,快乐时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而已&rso;。&rdo;

离开叶地,回到蔡国。孔子遇见长沮、桀溺二人一起在田里耕作,认为他们是隐士,就派子路去打听渡口在哪里。长沮说:&ldo;那个在车上拉着缰绳的人是谁?&rdo;子路说:&ldo;是孔丘。&rdo;长沮说:&ldo;是鲁国的孔丘吗?&rdo;子路说:&ldo;是的。&rdo;长沮说:&ldo;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了。&rdo;桀溺问子路说:&ldo;你是谁?&rdo;子路说:&ldo;我是仲由。&rdo;桀溺说:&ldo;你,就是孔丘的门徒吗?&rdo;子路说:&ldo;是的。&rdo;桀溺说:&ldo;天下到处都动荡不安,谁又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再说与其跟着躲避暴君乱臣的人四处奔波,还不如跟从躲避乱世而隐居的人呢!&rdo;一边说一边照样不停地干活。子路把他们的话告诉孔子,孔子怅然地说:&ldo;我们不能跟山林里的鸟兽为伍。要是天下太平的话,我也用不着为改变目前的世道而到处奔波操劳了。&rdo;

有一天,子路正在行走,遇到一个扛着除糙工具的老农,说:&ldo;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rdo;老农说:&ldo;你们这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你的老师我怎么知道。&rdo;说完除起糙来。子路把这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ldo;这是位隐士啊。&rdo;再去找时,老农已经走了。

孔子移居蔡国后的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之间,楚国就派人去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去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谋划说:&ldo;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讽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端。如今他久居陈、蔡之间,大夫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合他的意思。现在的楚国是个大国,前来请孔子了。如果孔子受到楚国的重用,那么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rdo;于是就一起派遣服劳役的徒众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无法前往,又断粮,随从的弟子都生病,个个无精打采。孔子却仍然不停地给他们讲学诵诗、弹琴唱歌。子路面带怒色来见孔子说:&ldo;君子也有窘困的时候吗?&rdo;孔子说:&ldo;君子遇到窘困仍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窘困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rdo;

子贡气得脸色都变了,孔子说:&ldo;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多识的人吗?&rdo;子贡说:&ldo;是的,难道不是吗?&rdo;孔子说:&ldo;不是的,我只是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贯穿所有的知识。&rdo;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恼怒,就召来子路问道:&ldo;《诗》中讲&lso;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上徘徊&rso;。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rdo;子路说:&ldo;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所以别人不相信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走。&rdo;孔子说:&ldo;有这样的道理吗?仲由,假如有仁德的人必定受人信任,哪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如果有智谋的人必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比干被剖心呢?&rdo;

子路出来,子贡进去见孔子。孔子说:&ldo;赐啊,《诗》中说&lso;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rso;。难道我们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rdo;子贡说:&ldo;因为先生的学说太博大了,所以天下诸侯没有哪个能容纳先生的。先生何不稍微降低迁就一点呢?&rdo;孔子说:&ldo;赐啊,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庄稼,但却不能保证一定有收获,能工巧匠制造的器具也未必能使所有人都称心。君子能够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学说,能用一定的方法规范社会,按照一定的次序管理国家,但不一定能被社会容纳。如今你不勤修自己的学说,却想降低标准、迁就别人以希求别人容纳。赐啊,你的志向不远大啊!&rdo;

子贡出来,颜回进去见孔子。孔子说:&ldo;回啊,《诗》中说&lso;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rso;。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rdo;颜回说:&ldo;先生的学说极其博大,所以天下诸侯都不能容纳,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坚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因为不被流俗所容纳,所以才显示出不苟且、不迁就的君子风范。不能研修和完善自己的学说,这才是我们的耻辱。博大精深的学说已经非常完备却不被采用,这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更能显示出不随流俗的君子风范!&rdo;孔子高兴地笑道:&ldo;是这样啊,颜家的孩子!要是你有很多财产,我愿意做你的管家。&rdo;

孔子于是派子贡前往楚国,楚昭王派军队迎接孔子,然后他们才得以脱身。

第三部分:坚忍周室衰微礼乐废坏

昭王打算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土地封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说:&ldo;大王派往诸侯国的使者有像子贡这样的吗?&rdo;楚王说:&ldo;没有。&rdo;子西问:&ldo;大王的辅相有像颜回这样的吗?&rdo;楚王答:&ldo;没有。&rdo;子西又问:&ldo;大王的将领有像子路这样的吗?&rdo;楚王说:&ldo;没有。&rdo;子西又问:&ldo;大王的主管官员有像宰予这样的吗?&rdo;楚王说:&ldo;没有。&rdo;子西说:&ldo;况且楚国的祖先受封于周朝,爵号只是子男,封地只有五十里。如今孔丘论述三皇五帝的治国之法,阐明周公、召公辅助周天子的功业,大王如果采用这些主张,那么楚国又怎能保证世世代代统治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呢?想当年文王在丰,武王在镐,从统治百里土地的君长最终称王天下。如今孔丘要是拥有封地,再加上贤能弟子的辅佐,这对楚国来讲不是好事。&rdo;昭王于是作罢。这年秋天,楚昭王在城父去世。

楚国装疯的贤士接舆唱着歌从孔子旁边经过,说:&ldo;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为什么如此不受重视!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还可以补救!算了算了,如今从政的人都很危险啊!&rdo;孔子下车,想跟他交谈,他快步而去,没能跟他交谈。

于是孔子从楚国返回卫国。这一年,孔子六十三岁,正是鲁哀公六年。

第二年,吴国和鲁国在缯会盟,吴国向鲁国索要一百套祭祀用的牲畜。吴国太宰伯召见季康子,季康子派子贡前往,然后吴国才放弃了无礼要求。

孔子说:&ldo;鲁、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一样相似。&rdo;当时,卫君辄的父亲蒯聩不能继位,在外地流亡,诸侯对此多次指责。而孔子的很多弟子都在卫国做官,卫君想让孔子执掌政事。子路说:&ldo;卫君等着让先生执政,先生将从哪里先入手呢?&rdo;孔子说:&ldo;一定要先正名分。&rdo;子路说:&ldo;有这样的吗?先生太迂阔了!有什么可正的呢?&rdo;孔子说:&ldo;鲁莽啊,仲由!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可能兴盛;礼乐制度不能兴盛,刑罚就不能公平准确;刑罚不能公平准确,那么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君子办事一定要合乎名分,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切实可行。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必须毫不苟且才行。&rdo;

热门小说推荐
墨玉

墨玉

小说墨玉嗜睡的蝴蝶著墨玉全文阅读...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我的外婆是有名的鬼画师,行里人称梁鬼娘。外婆死后,留下了一幅值钱的鬼画。然而在一个普通的雨夜,一个陌生人闯入我的家中将我绑架,我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那里出现了我外婆的画作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诡异的变化。绝美的半面狐灵,萝莉血滴子,不老的盗墓贼,穿人皮的神秘青年,这些东西,就这样真实的出现了。...

最后一个道士Ⅱ

最后一个道士Ⅱ

盘古有那一线生机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故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有生死,或生或死,或死或生,皆是造化。红尘三千丈,或贪或杀,或悲或喜,有因有果,相互纠缠,形成量劫,量劫接量劫,是为无量量劫。无量量劫之下,神州修士,或避世不出,或积累功德,或另避他径,手段无所极也!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则天道亦有情,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天道茫茫人道渺渺鬼道乐兮,谁才是真正的道?...

风水灵探

风水灵探

自媒体记者钟寄云从未想过目睹一起跳楼案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跨国集团邪恶风水师痴迷玄学的公司老板无不牵涉其中,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掌握着修仙秘术的道士也纷至沓来...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由作者冷家小妞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医仙驾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枢纽:3000年的中国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