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章(第1页)

然后,经过上面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以后,确定了真理‐‐笃行之。就是依此来修行,依一个方法来做,才能够达到诚的境界,诚的境界是&ldo;不勉而中,不思而得&rdo;。所以下面要极力鼓励学问,学问就是才能的养成。诚的境界是德业的养成、内圣道德的养成。有德无才能,照样不能做事。假使一个人非常聪明、有才能,没有内养的德性是不能用的,连他自己都靠不住啊!所以才学、知识越高的人越不可靠,因为他没有一个东西,&ldo;不诚无物&rdo;,中心没有个东西。中心有了这个东西、有这个学问,就对了。

所以下面是鼓励求学的重要:&ldo;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rdo;有些知识我们所不能到达的,天下事有其事我们不明其理,那是自己知识不够,这个理在哪里找不出来,那是知识不够。譬如我们做一个电气的东西,我们做得起来,出了毛病不晓得原因在哪里,这一门的学问没有够。&ldo;学之弗能&rdo;,既然学就要把它学通,学了不通不放手,&ldo;弗措也&rdo;,不要把它停掉。

&ldo;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rdo;就是要研究,要审问,乃至问老师、问同学、问前辈,再不然问书。天下的书是什么?就是比我们早的前一辈人他一生留下来的经验,所以不读书是很可惜,别人活了一辈子的经验,我们不能接受‐‐这个是占便宜的事啊!所以要审问。问之而不知道、还不彻底,不要摆下,要努力地研究。

&ldo;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rdo;他说有些问题是你不去思考它,多去想想就会通了。想不通,你说反正我是个笨蛋、不想了,那永远是不通。非要把它研究通。当然你想得神经的时候是要休息一下,不要再想了。

&ldo;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rdo;就是说,这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每一个道理、每一个阶层,就是鼓励我们,到某一个阶层,也许看到自己的智慧打不进去了、停顿了。这里有个原则告诉你,人的体能有年龄的限制,体力也有年龄的限制,智慧不一定有年龄的限制。有诚恳的真修养,智慧是越老越开发得厉害,这是很特殊的事情。所以要慎思明辨。

&ldo;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rdo;他说,理论上做到了,用功夫老是不上路‐‐要好好去修行,实行之。那说我实行也没有办法,就摆下了,那你活该!其实你实行没有彻底。真去修行,没有做不到的事。换句话,一路下来说,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

圣人、佛都是人做的,只要你努力去修与学,一定做到的。那么有时候觉得自己很不如人,那么告诉我们一个办法:

&ldo;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rdo;不要看自己笨,不要有自卑感。别人学一下、想一下就懂,我承认笨,我来一百下总会懂吧!他只要一下就懂了,我来一百下。人家一分钟懂,我一百分钟总把它弄懂。&ldo;人十能之&rdo;,像有些人也笨一点,十下、十分钟才懂,我来一千分钟总会懂吧!一千分钟还不懂,一万分钟好不好?不要自馁,不要自卑,不断地努力、学习,总会成功。所以这个道理懂得了,&ldo;虽愚必明&rdo;。纵然是最笨的人,最后是最高明的圣人。纵然是最没有出息、柔弱的人,最后是强人,永远是高人。这是学问与修道。

看了这一节完了,就是告诉我们,不断地努力,内圣之道修养到诚,是根本。外用的学问、才能,任何一种才能,不管你学哲学、科学、宗教、做生意、做官,四个原则、五个步骤不能变‐‐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能变动,这是外用。有内圣之道,没有外用之学,那只能做个罗汉、自了汉而已!罗汉者,自了汉。有内圣之道,又有外用之学,可以成佛,为圣人。光有学问,而没有内圣之道‐‐普通人,普通一个学问家,不能成就为圣人。必须有内圣而有外用之道、有学问,才能成圣人。这是这一段。

下面翻过来是二十一章,中庸的中心来了:&ldo;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rdo;哈,不晓得讲些什么!那现在用白话一翻,就是&ldo;自诚明,叫做性;自明诚,叫做教。诚就明了,明了就诚了。&rdo;就是白话文。你说是说些什么话?

&ldo;自诚&rdo;,上面晓得什么叫诚:&ldo;不勉而中,不思而得。&rdo;它的方法是怎么样?专一来的,用一个方法择善而固执,一念专精到达了极点,豁然而开悟,这是诚的境界。由诚专一做功夫,乃至你们学打坐的,修静、定,做功夫做到了极点,开悟了,&ldo;自诚明&rdo;,渐修的方法,这就是佛家所谓禅宗讲渐修,叫做&ldo;性&rdo;。

&ldo;自明诚谓之教&rdo;,一闻千悟,一说就开悟了、懂了。懂了以后,不经过定的修持不行。由明白了而转修持到诚,这就是顿悟。

第一句话,&ldo;自诚明,谓之性&rdo;,由渐修而到顿悟。&ldo;自明诚,谓之教&rdo;,由顿悟,悟后起修,就是教。

实际上,修与悟这两个东西,功夫与智慧,两个是一个。&ldo;诚则明矣;明则诚矣。&rdo;功夫到了,智慧自然开;智慧开了,功夫一定到。就是这个话。你看,这个时候佛教没有来哦,什么都没有,这是固有的文化,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对于此道早就通了。&ldo;自诚明,谓之性。&rdo;由诚到明,性地的功夫。&ldo;天命之谓性&rdo;嘛,中庸第一句话。所以,&ldo;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rdo;就是这个反复告诉我们。所以,中庸的中心一个是明,一个是诚。怎么样到明诚呢?就是要去悟它。

&ldo;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rdo;中国文化讲人生的价值,所以刚才讲,我说有许多朋友活了一辈子没有人生观的。妈妈、爸爸生你,你活在世界上做一个什么东西嘛!所以,常常有人说骂人:你是什么东西?我也碰到过人家说:哎,你是什么东西?我说我也不晓得我是什么东西!真不晓得!不晓得你们诸位晓不晓得自己是什么东西?要晓得自己是什么,就晓得人生观,那就&ldo;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rdo;你可以跟上帝两个并行,可以跟佛两个并坐。人的价值要到这个境界,就是叫做圣人。实际上做圣人之道,先要做到至诚,修养到了至诚。&ldo;唯天下至诚&rdo;,你到达了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你智慧开了,一通百通。禅宗后来就是这个路线。所以一悟了以后啊,一悟千悟,无所不知。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ldo;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rdo;人性、物性就搞清楚了。所以明心见性,要怎么做到明心见性?没有定力、定力不够不行的,必须要定。定而后得慧,天下之至诚,才能尽其性。所以打坐是修定的一种方法之一,并不是说打坐同禅宗、同悟道、同诚有什么关联;有关联,但是它并不是天经地义的,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不一定,也可以明诚。有人不打坐,一下就悟了,悟了以后再修,一样到。二校完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好媳妇

重生好媳妇

上一世她是被亲生父母满嘴谎言蒙蔽了心智。他们拿着养父母的血汗钱却来告诉自己是他们给了自己上学的机会他们烧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只为了让她早点嫁人好拿到高额的彩礼他们哄着自己拿出丈夫的转业金给娘家盖房子却在动迁分房的时候分文不吐她被婆婆扫地出门的时候,他们在研究如何将这个没钱没房的女人嫁给一个有钱的老头子。重活一世,张翠莲要远离只认钱不认人的亲生父母踢开一心想把亲生姐姐卖个好价钱的弟弟。最重要的是,她要报答养父养母一片护犊之情,找到那个甘愿自毁前程理解她包容她迁就她的男人。这一辈子,她发誓要做一个好媳妇!...

生逢大明乱世

生逢大明乱世

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小职员,意外穿越到了明朝末年,成为开封府的一名诸生,李修文。家底殷实,却体弱多病才华出众,却生不逢时。朝廷党争不止,派系内斗不休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乱四起。命运的小船在乱世中飘摇。是随波逐流,沉没为大海的一朵浪花还是破浪乘风,抵达理想的彼岸?生逢乱世难定命运轨迹命悬一线敢认人定胜天!且看修文如何利用两世经验,缔造不一样的人生!...

嫡女,第一夫人

嫡女,第一夫人

十岁那年,王府为了冲喜,选中她们姐妹,同一天成亲,她是嫡女却为妾,姐是庶女却为妻。成亲七载,夜夜独守空房,消失七年的夫君即将归来,一纸休书将她扫地出门。所犯七出之条,无子淫泆恶疾。任何一条,都能将她逼上绝路,何况她还只是个妾。下堂妾,娘家拒之门外。一棵歪脖子树,了结此生,却被人救,成了天下第一商乔家的丫环。惊鸿一瞥,以为是命运的轮回,然而却只是今生痴缠的开始。原以为她会在乔家当一辈子的丫环,却不料前夫是乔大少的挚友,而乔大少即将迎娶她同父异母的妹妹。乔莫栾汝阳,听龙傲说你是他的下堂妾。汝阳你被他骗了。乔莫栾汝阳,一个月后,我就要娶你同父异母的妹妹,七年前,姐妹同嫁一夫,七年后,要不要汝阳拒绝,本小姐不会重蹈覆辙,本小姐宁为贫妻,不为贵妾。...

权少宠妻N次方:豪门独占

权少宠妻N次方:豪门独占

三年植物人,她从陌生的床上醒来,一无所有,父母已逝,只留下3亿诈骗巨债。要么进娱乐圈做外围女还钱,要么,嫁给我!总裁大人冷酷求婚。可两个我都很感兴趣,都想做,权大总裁不介意戴绿帽子吧?她想都不想地答。当她扛着巨债风风火火嫁进豪门,却意外发现自己被逼着打过胎,而罪魁祸手正是他。...

海盗旗飘扬

海盗旗飘扬

我是海盗?金钱美女还有锋利战刀!我是海盗?夕阳烈酒以及永恒骄傲!我是海盗?黑旗战舰包括32磅火炮!我是海盗?PS种田流小说,帝国全战金手指,走的就是风帆战舰的浪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