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河水五1(第1页)

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会于温,执卫侯。是会也,晋侯召襄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狩地。服虔、贾逵曰:河阳,温也。班固《汉书·地理志》、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晋太康地道记》、《十三州志》:河阳,别县,非温邑也。汉高帝六年,封陈涓为侯国,王莽之河亭也。《十三州志》曰:治河上,河,孟津河也。郭缘生《述征记》曰:践土,今冶坂城,是名异《春秋》焉,非也。今河北见者,河阳城故县也,在冶坂西北,盖晋之温地,故群儒有温之论矣。《魏土地记》曰:冶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河。

河水右迳临平亭北。《帝王世纪》曰:光武葬临平亭南,西望平阴者也。河水又东迳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津水二渚分属之也。上旧有河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颁《世语》曰:晋文王之世,大鱼见孟津,长数百步,高五丈,头在南岸,尾在中渚河平侯祠。即斯祠也。河水又东,迳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济北贞王子刘遂为侯国,王莽之所谓治平矣。

俗谓之小平也。有高祖讲武场。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徙诸徒隶府户并羽林、虎贲领队防之。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夷齐之歌,所矣曰登彼西山。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雒阳令徐循与处士平苏腾、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又有周公庙。魏氏起玄武观于芒垂。张景阳《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跱岧峣,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飙也。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

常以十二月采冰于河津之隘,峡石之阿,北阴之中。即《邠诗》:二之日凿冰冲冲矣。而内于井室,所谓纳于凌阴者也。河南有钩陈垒。世传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所会处,《尚书》所谓不期同时也。紫微有钩陈之宿,主斗讼兵阵,故遁甲攻取之法,以所攻神与钩陈并气,下制所临之辰,则秩禽敌,是以垒资其名矣。河水于斯,有盟津之目。《论衡》曰: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中流,白鱼入于舟,燌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晋阳秋》曰: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

又谓之曰陶河,魏尚书仆射杜畿以帝幸许,试楼船,覆于陶河,谓此也。昔禹治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及子朝篡位,与敬王战,乃取周之宝玉沈河以祈福。后二日,津人得之于河上,将卖之,则变而为石。及敬王位定,得玉者献之,复为玉也。河水又东,湨水入焉。《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阳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吕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遇大风雨,迷惑入于民室。

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盖是山之殊目矣。今于首阳东山,无水以应之,当是今古世悬,川域改状矣。昔帝尧修坛河洛,择良议沈,率舜等升于首山,而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谓《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也。

五老乃翻为流星而升于昴,即于此也。又东,泲水注焉。

又东,过巩县北。

河水于此,有五社渡,为五社津。建武元年,朱鲔遣持节使者贾强、讨难将军苏茂,将三万人,从五社津渡,攻温。冯异遣校尉与寇恂合击之,大败,追至河上,生擒万余人,投河而死者数千人。县北有山,临河,谓之崟{山原}邱,其下有穴,谓之巩穴,言潜通淮浦,北达于河。直穴有渚,谓之鲔渚。成公子安《大河赋》曰:鳣、鲤、王鲔,暮春来游。《周礼》:春荐鲔。然非时及佗处则无。故河自鲔穴已上,又兼鲔称。《吕氏春秋》称:武王伐纣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即是处也。

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洛水于巩县东迳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清浊异流,皦焉殊别。应玚《灵河赋》曰:资灵川之遐源,出昆仑之神邱,涉津洛之峻泉,播九道于中州者也。

又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自洛口又东,左迳平皋县南。又东,迳怀县南,济水故道之所入,与成皋分河。河水右迳黄马坂北,谓之黄马关。孙登之去杨骏,作书与洛中故人处也。

河水又东,迳旋门坂北,今成皋西大坂者也。升陟此坂而东趣成皋也。曹大家《东征赋》曰: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者也。河水又东,迳成皋大伾山下,《尔雅》曰:山一成谓之伾。许慎、吕忱等并以为丘一成也。孔安国以为再成曰伾,亦或以为地名。非也。《尚书·禹贡》曰:过洛汭至大伾者也。

郑康成曰:地肱也。沇出伾际矣。在河内修武、武德之界。济沇之水与荧播泽出入自此,然则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经》所谓济水从北来注之者也。

今泲水自温县入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沟水耳,即济沇之故渎矣。成皋县之故城在伾上,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崄,崎而不平。

《春秋传》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即东虢也。鲁襄公二年七月,晋成公与诸侯会于戚,遂城虎牢以逼郑,求平也。盖修故耳。《穆天子传》曰:天子射鸟猎兽于郑圃,命虞人掠林,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擒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汉乃县之。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观,临河,苕苕孤上。景明中,言之寿春,路值兹邑,升眺清远,势尽川陆,羁途游至,有伤深情。河水南对玉门,昔汉祖与腾公潜出,济于是处也。门东对临河,泽岸有土穴,魏攻宋司州刺史毛德祖于虎牢,战经二百日,不克。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余顷因公至彼,故往寻之,其穴处犹存。河水又东,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曰方山也。北流合东关水。水出蒿渚之山,泉发于层阜之上,一源两枝,分流泻注,世谓之石泉水也。东流为索水,西注为东关水。西北流,杨兰水注之。水出非山,西北流,注于东关水。又西北,蒲水入焉。

水自东浦西流,与东关水合,而乱流注于汜。汜水又北,右合石城水。水出石城山,其山复涧重岭,欹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下有滥泉,东流泄注。边有数十石畦,畦有数野蔬。岩侧石窟数口,隐迹存焉,而不知谁所经始也。又东北流,注于汜水。汜水又北,合鄤水。水西出娄山,至冬则煖,故世谓之温泉。东北流,迳田鄤谷,谓之田鄤溪水,东流注于汜水。汜水又北,迳虎牢城东。汉破司马欣、曹咎于是水之上。汜水又北流,注于河,《征艰赋》所谓步汜口之芳草,吊周襄之鄙馆者也。余按昔儒之论,周襄所居在颍川襄城县,是乃城名,非为水目。原夫致谬之由,俱以汜、郑为名故也,是为爽矣。又按郭缘生《述征记》、刘澄之《永初记》,并言高祖即帝位于是水之阳,今不复知旧坛所在。卢谌、崔云亦言是矣。余按:高皇帝受天命于定陶汜水,又不在此也,于是求坛,故无仿佛矣。河水又东,迳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河水又东,迳五龙坞北。坞临长河,有五龙祠,应劭云:昆仑山庙,在河南荥阳县。疑即此祠,所未详。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

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皆在水中。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议治汴渠,上乃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景陈利害,应对敏捷,帝甚善之。

乃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以钱帛。后作堤,发卒数十万,诏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渠,筑堤防修堨,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余里。

景乃商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回注,无复渗漏之患。明年,渠成,帝亲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显名,王吴及诸从事者,皆增秩一等。顺帝阳嘉中,又自汴口以东,缘河积石为堰,通渠,咸曰金堤。灵帝建宁中,又增修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辍流。河水又东北,迳卷之扈亭北。《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河绝于扈。即于是也。河水又东,迳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太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河水又东,迳卷县北。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即是处也。河水又东北,迳赤岸固北而东北注。

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

河水自武德县━━汉献帝延康元年,封曹叡为侯国,即魏明帝也。━━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出焉。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大发卒塞之。故班固云:文堙枣野,武作《瓠歌》,谓断此口也。今无水。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示无吝意。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上,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工百万,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工,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匠而还。

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

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晋将伐曹,曹在卫东,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晋伐陆浑亦于此渡。宋元嘉中,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宣威将军垣护之以水军守石济,即此处也。河水又东,淇水入焉。又东,迳遮害亭南。《汉书·沟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河水又东,右迳滑台城北。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城即故郑廪延邑也。下有延津。《春秋传》曰:孔悝为蒯瞆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是也。廪延南故城,即卫之平阳亭也。今时人谓此津为延寿津。宋元嘉中,右将军到彦之,留建威将军朱修之守此城。魏军南伐,修之执节不下。其母悲忧,一旦乳汁惊出,母乃号踊,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时,今忽如此,吾儿必没矣。修之绝援,果以其日陷没。城故东郡治。《续汉书》曰:延熹九年,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疏曰:《春秋》注记,未有河清,而今有之。《易乾凿度》曰:上天将降嘉应,河水先清。京房《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民厉疾,三者并作而有河清。《春秋》麟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以为异。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徵,岂独诸侯有窥京师计也?明年,宫车宴驾,徵解渎侯为汉嗣,是为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

又东北,过黎阳县南。

黎,侯国也。《诗?式微》黎侯寓于卫是也。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迳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也。王莽之黎蒸也。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故刘桢《黎阳山赋》曰:南阴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昔慕容玄明自邺,率众南徙滑台,既无舟楫,将保黎阳,昬而流澌冰合,于夜中济讫,旦而冰泮,燕民谓是处为天桥津。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戴延之谓之逯明垒,周二十里,言逯明,石勒十八骑中之一,城因名焉。郭缘生曰:城,袁绍时筑。皆非也。余案:《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邱、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即是城也。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又谓之鹿鸣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也。白马有韦乡、韦城,故津亦有韦津之称。《史记》所谓下修武,渡韦津者也。

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

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迳鹿鸣城南,又东北,迳白马县之凉城北。《耆旧传》云:东郡白马县之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十许步,状丘斩城也。自外耕耘垦斫,削落平尽。正南有躔陛陟上,方轨是由。

热门小说推荐
极品小郡王

极品小郡王

极品小郡王由作者一语不语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极品小郡王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冒牌保镖

冒牌保镖

江湖人称死神的男人为报死去兄弟之情,顶替同貌兄弟之名,重回花花都市。兄弟的父母成了他的父母!兄弟的妹妹成了他的妹妹!兄弟的敌人成了他的敌人!兄弟的朋友成了他的朋友!兄弟的女人成了他的女人!兄弟的未婚妻成了他的未婚妻!兄弟的基友成了还是他兄弟的基友!尽管死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他才知道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情人不见了,未婚妻不像未婚妻,妹妹更是对他生出异样的眼光,他现在该怎么办呢?2014年新书来自秦朝的你火热更新中,在此先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小手一抖,收藏在手,欢迎阅读...

为美好的异世献上科学

为美好的异世献上科学

国之将亡,遍地魔法,唯有科学,兴国安邦。我不信邪,我信科学!提示,这并不是一本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的同人,因为本书原名在魔法的世界坚持科学的我一定哪里有问题名字太长不过审,所以仅仅是一本普通的魔法与科学交织的日常流小说...

重生农家有田

重生农家有田

重生农家有田由作者海星99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农家有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凤逆之残颜狂妃

凤逆之残颜狂妃

爽文宠文金牌女特工一睁眼,竟穿越到红烛喜堂!从没见过这么苦逼的侯门新娘,渣男老公冷冰冰给她一针毙命瞎子丑女,死了干净!疼她爱她的慈父,在喜堂上被一张圣旨赐死,抄家灭族!听着,从今日起,我便是她,伤她之人,便是伤我之人,阴谋诡计,陷害吾父之人,都要他血债血偿!坐视不理,落井下石之人,都要他命不久长!斗苍穹,蓄妖兽,一剑既出,天地无光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那男子,逆天而来,用时时刻刻的守候,化解她心口坚冰然而,他究竟是谁?殿下有毒,狂妃请小心!...

生化兵王

生化兵王

顶级雇佣兵王遭遇生化袭击,回到都市本想过平常日子,却渐渐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异为了得到一笔巨款,动用关系逼迫美女总裁嫁给他。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他决定重出江湖。他的绰号叫做夜枭,每当他出动的时候,必定有人要去见阎王。本人的百万字完本老书通道httpnheiyancombook60153...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