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第24章(第2页)

这一口气不是紧张得以纾解,也不是如释重负的松弛,而是一种完成后的满意与喟叹。

这是卓思衡在两个时辰内能写出的最好文章。

在他示意后,封弥官立即上前收走试卷,此时已有不少人交卷,也有许多人仍在奋笔疾书,卓思衡去找范希亮却没看见,因不能探头探脑,于是也无法朝两边寻去,倒是佟师沛在他对面也是刚刚交了卷似乎在放空自己,看到卓思衡,他胆子实在大得很,竟然还敢朝他偷偷笑一下。

但他立即重新垂头,假装在思索和回味考试。因为他爹佟铎一向知道他快笔的能耐,考试前警告他,要是提前太多交卷不好好检查,回来考完也要罚他不许出门,这对佟师沛来说比打板子还要命,当然他爹也没舍得打过他一下就是了。谁知道此时列在集英殿里的哪个大臣是他爹的故旧,此时正替他老爹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等待汇报,佟师沛十分警觉,但低头后又忍不住微微翘起一点点脑袋,朝斜对面的卓思衡咧咧嘴。

两个人在少年意气方面脾气相投,都不是刻板老实的个性,卓思衡看没有巡考路过,便也回他了个笑容。

最后一刻钟时,为提醒尚未答完的考生,近侍于御前燃起线香一支,烧毕落笔,但见火灰星点,不就便要烧至最后了。

鸣罄声响,殿试结束。

所有士子无论是否答完,一律停笔,由礼部官员引出至偏殿等候结果。

殿试是不会让人再回家再等通知的,刺激也是刺激在这里,你坐在偏殿,正殿说不定皇上就在看你的文章,想想都有点小激动。而且当场出成绩,下午立即唱名赐第,赏袍笏,骑马出宫门赴期集所。全套流程极其完备,一甲三名可谓荣极。

偏殿内所有焦急不安和渴求盼切都隐藏在沉默当中,卓思衡坐在一侧,不知为什么心思飘忽,想到了一件父亲卓衍说过的趣事:他那一届殿试后,一人因太过紧张晕厥,后来那人点了二甲第十五名,也是极好的成绩,可是因为这一晕,被人起了个外号叫昏昏进士。

那时他觉得这人好有趣,自己高考也没那么紧张的。可是只有亲身经历才明白这种感觉,命运的审判就在隔壁,此时却只能枯坐等待,何等心焦。

不过他现在想起当初的父亲和自己,想起这位昏昏进士,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倒是暗自摇头一笑,兼具自嘲和释然。

而集英殿正殿的天子于臣僚,皆着眼于国之大计,士子们在隔壁的小情绪他们是浑然不觉的。

皇上已看过几篇,他觉得水平还算属于平均水准,便让礼部官员先读着,听到偶有不错的再细看。而读过的文章都传至其余殿试阅卷官员的手中。

读过五十余篇,皇上反倒觉得,这届士子的水平比去年要厉害许多,有人文辞雅正,陈词滥调也能写出绰约风貌;有人立论严谨,丝

丝入扣张弛得度。总之都有一些长处。他略一挑选,便有十余篇摞入内侍掌心,只觉难分高下,不知改列谁为一甲。

但皇上的这种心情,只持续到第六十一篇时策答卷读完前。

礼官只念开论,他便立刻觉奇,要拿过来自己细看,边读边击节赞叹。

这篇文章实在是太特别了!

大多数人都从汉文帝和汉章帝入手起论,而此篇上来却先表面态度:皇上,我们先不要看汉文帝和汉章帝,要看当时的政治成就,也要看先前的政治遗产,这些皇帝之所以运用这些方式治国,未必是他们性格如此,而是有可能是接手时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这样做。

首先,汉文帝前是汉惠帝和前少帝、后少帝两位不为史书所认的君主,这是吕氏临朝的时代,司马迁干脆没写惠帝本纪,直接写了吕后本纪,可见汉文帝承接的其实是吕氏时代。吕后时代在《史记》和《汉书》里的评价都跟高,认为是“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再加之黄老之道休养生息,于是“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那么当汉文帝继位后,周勃陈平夏侯婴等大臣诛杀了有异心的吕氏一族,这是上层的动荡,然而民众仍然井然有序生产生活,管子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汉文帝又何必采用激进手段巩固统治呢?他只需要沿用前任受欢迎且有效果的政策,甚至在此基础上更加轻徭薄赋废除重典,自然德化兴盛。

其次,再看汉章帝的爹汉明帝,他老人家在位期间也是以吏治清明海内安定著称的,他注重儒学教育,主抓社会风气,户口滋殖,所以汉章帝继位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相对儒道交相辉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宽厚的风气是一种必然选择,因为社会已经接受过道德的训教,顺应无需太多变化,也是成本最低的治国方略。也正是因为汉章帝选择了顺应,才有了后面的明章之治。

所以,我的观点是,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是汉文帝和汉章帝的优点,而不是所谓“专用德化”和“事从宽厚”。这也是此两朝达到皇上艳羡水平的原因。

皇上问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我劝皇上先别想“像”而去想“不像”,他们因时制宜只需要顺应,但并不是每朝每代都能以这种方式来决定政策导向。汉宣帝就是中兴之主,他前面的战乱不可不谓生灵涂炭,他怎么延续前面的策略呢?延续谁?王莽?这不可能,所以他的选择就是开创自己的时代。“兴亡在知人,成败在立政”能够选择顺应,是一种条件,但如果不能顺应,便要有所开创。皇上忧心的问题其实不该是如何承续,而是如何开创新局面新时代。

……

后面又列有目前国家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面对的态度和手段,其间旁征博引,纵列穿梭于史料之间,可见此人博览群书且博闻强识。最重要的是,能将这些知识化用入文,丝丝入扣编张若星列,完全没有夸张和惊哗的虚言,字字都说到此人希望论述的观点之上。而除去新锐的视角,文章用词也是古雅质素,颇具唐文风采。不铺张乱陈,也不夹携冗杂,简练刚健,又有迂和缓急引人入胜,当真是好文好思好策好对!

皇上将此卷交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敏尧,得才之喜溢于言表:“沈卿也观此文!”

沈敏尧方才听读时,便觉惊艳,此时再看,便明白为何皇帝如此愉观,他心知除非天上文曲星真的下凡答后面几十张卷,否则后续再有超过此子之人怕是不能。他将卷子递给下首几位阅卷官同看,自己则躬身向皇帝作答:“好文章当配紫金鞍。”

皇上颔首微笑。

果真直到读完所有文章,虽有一两个也是非常优秀的卷子,但始终不及此文此论。

皇上几乎不用犹豫便择好一甲,而余臣商议之后,也呈列其余士子名次,报以天子一观。

最终,礼部官员到偏殿传所有人回到正殿时,已又过了两个时辰,这期间宫中虽有赐食,但大家都味同嚼蜡,没有怎么吃得下去。

他们重新按照之前的位次站好入列,步入集英殿正殿,此时座位皆已撤去,皇帝御座下以西站着弘文馆大学士白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敏尧大人已站至御前正下,阶前七名禁军御前金卫纵列,这个站位便是即将御案阅甲和唱名的次序。

百名士子几乎连呼吸都已是凝滞了。

“进,一甲三名策论。”

礼官高声唱毕,沈敏尧自从礼部尚书何敬辉处双手接过排列有三张试卷的托盘,恭敬奉于皇帝面前的御案之上,这是对照誊录卷子排号后找出的原答卷,姓名皆已缝封严实,圣上自白琮处取金印,三张依次加以天子印信,沈敏尧拿起最上一张,以金挑划开封线,露出姓名。

他愣住了。

热门小说推荐
傲剑重生

傲剑重生

‘剑道理论宗师’‘五大剑圣之师’‘辉煌时代第一人’有着诸多名号的易辰,因先天性内脏缺陷而死,享年48岁。三千年后,大陆剑道走入历史最低谷,‘竖子’称王。重生归来物是人非成纨绔少爷。华丽变身绝世天才,执杀伐掌天地,再掀波澜。这是一个理论宗师重生的故事。...

帝殿

帝殿

命运之路,天道惨绝。记忆封,血脉印。一代猥琐大师的坎坷路程,天下到底花落谁家。巅峰势力,残酷考验。众人诛,天道杀。一世顶级势力的艰苦磨练,只为挣得尊严的存在。帝天帝世生,帝殿帝众建。天地决灭人,大道印灭天!...

古武天界

古武天界

大秦皇族昔日被誉为剑圣的皇族少年烛烈,被大秦第一凶剑‘噬烈’六岁认为剑主,本已位列万国武圣巅峰,却在十年前被二公子秦箫然于逐鹿台以毒术正面打碎武道根基,散尽武灵,就此沦为一介废人。然而,正是他十年前被莫名被套上谋逆罪名枉死的哥哥秦渊留下的一道长生玉玺中,却牵出了一道神秘的剑魂。我可以助你横剑乱世至此,他掌得古武系统,武侠古武系统‘十方玉玺’。其中天下九柄千年奇剑封存,戾气滔天,天下剑诀万布,刻苦修习其中剑诀风云十三影罗神天影万雷乾坤吟魔挡杀魔,佛挡杀佛!翻覆起乱世中武者大乱。与天斗,与人世皇族相斗,与二十岁必死天命相斗!...

歧途真爱

歧途真爱

英俊非凡,潇洒多金的他为了帮表哥报仇,接近了他认为让表哥失去生命的她,于是开始了以折磨虐待她为乐的生活,甚至残忍地将他和她新生的女儿从她身边夺走,让她体会深入骨髓的痛苦美丽温柔优雅高贵的她,原本是个冰雪公主,不期望爱情,可是他闯进她的生活,她就无法自拔地陷进去了,只因为从他的身上她似乎看见了初恋那个男孩的影子。爱得义无反顾,可伤得体无完肤这段走入歧途的爱情,在真相揭开的那一天,能重新回到真爱的正途吗?...

武帝丹尊

武帝丹尊

百年前,一代丹帝惨遭徒弟暗算含恨陨落。百年后,凭借一残残魂夺舍重生,强者回归。脚日月,掌乾坤,神兽为坐骑,天火养神魂,武道臻顶峰,丹道化至尊,踏碎九霄,君临六合。看叶凡重登帝位,重掌神域,战到绝巅,戾气冲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