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7儒家科技教育的人文关怀(第1页)

儒家科技教育的人文关怀

科学教育是一种求真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则是一种求善的教育。www.Pinwenba.com毫无疑问,儒家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教育,儒家教育的目标是教人如何做人,以充满人文意味的道德教育去培养人、教育人。所以,与现代教育注重求真的科学教育比较起来,传统的儒家教育显得不那么重视科技知识和求真精神。但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儒家教育是包括科技教育在内的,无论是关于基础教育(蒙学教学、经学教育),还是关于分科教育(分斋教育、职官教育等),均包含着大量科技教育的内容。

这里所要讨论的,不仅仅是儒家教育包含着哪些科技教育的内容,而是要探讨这种科技教育与儒家人文教育的关系。质而言之,我们想要探讨儒家如何用人文教育的精神去统摄科技教育,如何在科技教育中贯彻其人文教育的宗旨。

一、儒家对科技教育的价值取向

儒家教育缘起于对人伦失序的社会忧患,执着于恢复那已迷失的仁义本性,以建立起一个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理想社会。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态度,使得儒家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教育。那么,儒家对这种研究自然的科学知识、驾驭自然的技术能力是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显然,在儒家学者们那里,由于他们怀有强烈而执着的人文关怀,故而很难有希腊哲人对自然秩序惊奇的那种科学关怀。也就是说,从儒学的精神特质中,不容易找到那种对自然秩序穷根究底式的精神动力,以及通过驾驭自然的技术力量而获得的精神享受。他们从来不将求真独立于求善之外。孔子强调儒者的精神追求是“道”,提出“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道”主要是指人道,体现出善的目的性,故而儒者所能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求善精神。

然而,儒家仍然表现出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经学是儒家教育的基本内容,经学中就包括大量涉及自然规律、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宇宙学、数学、天文、历法,还包括农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儒家学者在从事经学教育时,同时也在从事着包括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儒家向来重视蒙学教育,许多儒家学者还专门编写了蒙学教材,在这些蒙学读物中,不仅有人文社会知识的教学,同时还包括大量科普知识,知识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动植物、农学等各门学科的常识,如方逢辰的《名物蒙求》说:“天尊地卑,乾坤定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丽乎天者,日月星辰。润以雨露,鼓以风霆。云维何兴,以水之升。雨难何降,以云之蒸。”这里就涉及到了天文、气象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许多儒家学者还倡导分科分斋教育,通过分科分斋而重点培养科学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如古代很早就有了算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科学校。宋儒胡瑗倡导分斋教育,其“治事斋”分为“治民”、“讲武”、“堰水”、“算历”等科,要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宋元学案·安定学案.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24.)这里的“堰水”、“算历”科则属科技方面的专科教育。清儒颜元也倡导分斋教学,其“艺能斋”就包括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目,其“文事斋”也包括数学、天文、地理等科目,这些均属科学技术方面的专科教育。由此可见,尽管儒家非常倾向于人文教育,但他们并不否认科技教育,相反地,还将科技教育的内容纳入到自己的教育体系中来。

因此,儒家教育虽然有人文的强烈关切,从总体上表现出人文的基本精神,但是,儒家同样重视科技教育,并将科技教育包括在儒家教育的范围之内。但必须强调的是,儒家学者对科技的重视,主要是基于人文方面的考虑,他们力图将科技教育统统纳入到人文价值的统摄之下。儒家对科技教育的态度,在有关“六府”、“三事”之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左传》载,晋大夫却缺引“夏书”对赵宣子讲述治国之道,其中讲到“六府”、“三事”,他说:

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左传·文公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564.)

这里,将水、火、金、木、土、谷的“六府”与正德、利用、厚生的“三事”结合起来,统谓之“九功”,正体现了儒家以人文价值统摄科学技术的观念和态度。所谓“六府”,它是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总结和概括,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科技内容。清代学者李塨在解释“六府”时说:

言水,则凡沟洫、漕挽、治河、防海、水战、藏冰、鹾榷诸统之矣。言火,则凡焚山、烧荒、火器、火战与夫禁火、改火诸燮理之法统之矣。言金,则凡冶铸、泉货、修兵、讲武、大司马之法统之矣。言木,则凡冬工所职,虞人所掌,若后世茶榷、抽分统之矣。言土,则凡体国经野,辨五土之性,治九州之宣,井田、封建、山河、城池诸地理之学统之矣。言谷,则凡后稷之所经营,田千秋、赵过之所补救,晁错、刘晏之所谋为,屯田、贵粟、实边、足饷诸农政统之矣。(李塨.瘳忘编.)

李塨对“六府”的解释虽有一些新的发挥,将后世的一些科技内容纳入其中,但“六府”中的水、火、金、木、土、谷确是中国古代应用性科技活动的概括。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儒家十分注意将“六府”的科技活动与“三事”的价值目标统一起来,典型地反映了儒家对科技教育的态度。这一点通过下文的论述,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明白。

首先看“正德”。儒家文化是一种以德性为本的人文文化,儒家总是将一切社会活动纳入到“正德”的价值目标之下,以求善为根本目的。儒家坚持认为,人的道德本性来之于天道,即所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31.)。“诚”是人具有内在德性的本原,“诚”来之于天道,故而一个人要认识、扩展自己的内在德性,就应该由内而向外,“成己”而能“成物”,诚如《中庸》所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智)也。生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一个人不但能够“成己”,而且能够“成物”,才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从而能够“与天地参”。由于人的内在德性来之于天道,人的社会秩序也来之于自然秩序,正如《周易·序卦传》所云: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

因此,体现善的人文法则与体现真的自然法则是相通的,人道的德性文化与天道的宇宙规律是一致的。那么,研究、观察天地自然的科学精神,同样也是宏扬德性文化的人文精神。伏羲作八卦的过程就是将自然法则探索与人文法则张扬的统一过程,所谓“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郭彧.周易.中华书局,2010:304.)。这里将观察天地自然的科技活动与“通神明之德”的人文精神统一起来。这一点,同时反映在《周易·象传》中君子以德性来效法天地自然,即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可见,儒家重视研究自然的科学活动,是由于这种科学活动也被纳入到“正德”的伦理性价值目标之中。

其次看“利用”。这是强调科技、科技教育的功利原则。儒家对科学技术及相关的教育活动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但是努力将它们纳入到社会功利的范围之内,即这些科学技术所以应重视,是因为它们具有与善的目标相一致的社会功用。所以,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发明家的科技活动,主要不是由于对大自然奥秘的惊奇、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追求,而总是将科学技术作为获得社会功利的手段。正如古代蒙学读物《幼学故事琼林》所表述的:“然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他们显得并不那样重视自然知识的真伪,而是竭力分辨它们是“有济于用”还是“无益于人”,可见,他们均是以“利用”的价值原则作为衡量科学技术的一项重要标准。而且,在中国古代的宗法型政治结构中,“利用”的价值原则又是和这种现实的政治目的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所谓“利用”往往又是指经世之用、政治之用。黄宗羲曾说:“古者儒墨诸家,其所著书,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而无事实者也。”(今水经·序.沈善洪.黄宗羲全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505.)他认为儒家之学均是有经世之用的知识学问,无论是“治天下”还是“为民用”,其实均是经世之用。

再次来看“厚生”。根据“厚生”的原则,科学技术及科技教育应能达到有利于民生日用的目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科技教育不仅要求达到“有用”的功利目的,而且这种功利要能够和民生日用结合起来。这一点,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科技教育与人民生活日用的密切联系,从而大大地促进了那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和工农业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科学技术与科技教育,培养出了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这种“厚生”的原则,同时也是德性原则的体现,因为仁德总是要体现在民生日用等实际利益方面,正如古人谈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所说:“以术仁其民。”(小仓山房文集·与薛寿鱼书.王英志.袁枚全集,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324.)“术”是指医术,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科学技术,它们能达到“仁其民”的目的,其意也是指科学技术能够有利于民生日用。

儒家对科学技术、科技教育的态度,强调要以“正德、利用、厚生”为价值目标,从而将科学技术、科技教育均统摄到“正德、利用、厚生”的价值原则之下,这就使得儒家的科技思想、科技教育思想充满了人文精神。因为“正德、利用、厚生”的价值原则,强调了道德人伦、社会功利、民生日用的至上性。儒家要求以“正德、利用、厚生”去统摄科技及科技教育,其实也就是强调科技及科技教育必须统一到人文原则之下。

二、儒家科技教育的两大类型

儒家对科学技术、科技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儒家所竭力倡导的科技教育的内容,尤其是规定了这些教育内容的人文特色。儒家的科技教育内容,范围十分广,如果按现代科技的分类,应包括天文、数学、物理、生物、地质、气象、农学、历法、冶炼等各个方面。但是,从儒家人文价值的立场着眼,则可将这些科技教育的内容作另一种分类。中国学术主要包括两大类,梁启超提出:“‘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庄子天下篇释义.梁启超.饮冰室专集,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36:4.)其实,“内圣外王之道”可作进一步的分解,即主要包括内圣之道和外王之术。中国古代的学术大体上均可纳入到这两大类之中去,前者称之为“体”,后者称之为“用”,将其合起来,又可以称之为“有体有用之学”。儒家所肯定的科技教育,基本上也可以纳入到这个框架中去,即一部分属科学思想方面的内容,它们纳入到儒家的“内圣之道”、“有体之学”的范畴;另一部分属技术方面的内容,就成为儒家的“外王之术”、“有用之学”的范畴。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主要是一种关于伦理、政治的人文学说,表现出很强的以求善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但是,这种“内圣外王之道”总是包括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且将科学技术的内容统摄到“内圣外王之道”的体系之中,故而使得儒家科技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色。

首先来看儒家是如何将科学思想纳入到“内圣之道”的范畴,也就是以“有体之学”去统摄科学教育的。儒家的“内圣之道”,主要是一种以儒家伦理价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显然是以求善为宗旨的。孔子常讲:“吾道一以贯之。”“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所言的道,主要是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人文之道。唐代韩愈在《原道》这一著名论文中提出,“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昌黎先生集,卷十一.原道.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儒家之道,就是仁义道德,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昌黎先生集,卷十一.原道.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正因为如此,儒家所谓的“传道”、“学道”的教育,主要是一种以求善为最终目的的人文教育。这种学问,就是儒家的“内圣之学”,也就是“有体之学”。然而,儒家决不能仅仅满足于阐发、学习这些内圣之学的仁义道德的内容,他们更要寻找、探求“内圣之学”,将内圣之学与宇宙大道联系起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所以,儒家力求将“道”看作是人文法则与自然法则的统一,看作是合乎最高目的性的“善”与合乎宇宙规律性的“真”的统一。被称为“道学宗主”的周敦颐在论证“圣人之本”时说:

热门小说推荐
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

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

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由作者听听雨夜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深度索欢,前妻太撩人!

深度索欢,前妻太撩人!

他非她的钟情,她亦非他的所爱,却因为一场意外而走入了婚姻。新婚当晚,她便成弃妇,丈夫带着情人公然调情,甚至当着她的面缠绵云雨。三个月后,她将一纸离婚书扔在他的面前,既然这段婚姻已名存实亡,那不如签字离婚吧!他怀中拥着妖娆女子,薄唇勾着不屑与冷漠,离婚?可以!让我玩过再说!身体被洞穿的一瞬间,另一个女人却端着酒杯,露出妖娆的笑那晚后,他打发掉所有的女人,回归家庭,俨然成为最体贴的丈夫。一夜缠绵,她却从初恋情人的床上醒来,浑身赤裸,在无数双眼睛和闪光灯中,她看到了他愤怒染火的眸子,程慕暖,你居然背叛我!没有,不是这样!她及力辩解,他转身愤然离去。二个月后,她被拖上手术台,他冰冷地命令,打掉她肚子里的孽种一场意外,她和他爱的女人同陷危难,他毅然决然地背弃了她,却在转身之际,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和漫天的大火,她,终于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三年后,当那张刻在脑海里的容颜难以置信地出现在眼前时,他不知道是真实还是梦境。真的是她吗?还有可能吗?这究竟是命运的宽容,还是另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当她将枪口对准他的胸膛,当鲜血伴着巨痛在胸口蔓延开来的一瞬间,他的灵魂亦在那一刻死去涵坑品保证,请亲们放心来跳!嘿嘿!)...

至尊鬼主:霸道邪尊,硬要宠

至尊鬼主:霸道邪尊,硬要宠

某女在上顺着胸口一路往下撩身材大有长进。某男在下一脸荡漾的撕开衣襟夫人调教的好。她,魂穿废体,未婚夫劈腿庶姐他,冷情狂拽,宠她到人神共愤。当无良又无耻的王牌间谍穿越到毁容废材女之身,弄不死这些找事的小婊砸姐就回炉重造!凤魂醒,辰星现,八荒颤!鸿蒙至宝在手,修灵炼丹符文三修,鬼军开路,傀儡护航,鞭劈苍穹,看哪个不长眼的还敢嘚瑟!...

绝世神针

绝世神针

他是学生是老师是医生,更是深藏不露的贴身保镖。QQ群583880154...

重回十三岁

重回十三岁

重回十三岁,一切都还来的急挽救!然她的目标是保护好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这一而再,再而三杀出来的某男,是咋回事?说好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一不小心早恋了咋破?某男媳妇儿,你负责貌美如花,我来赚钱养家,嗯?至于危害他幸福指数的事儿,绝不饶恕!渣男再现,某男强势插入,古隐血隐随着她的重生渐渐浮出水面,以及即将到来的灾难,将她推向顶端靠,她重生回来,还要兼职当救世主吗?作者旁白内容纯粹情节,未成年者,请点叉。...

剑震山岳

剑震山岳

故事讲述主人公小道士松柏奉师命下山,前往小琉球,东瀛寻宝之旅,后渗透至皇宫,变身锦衣卫,南征北伐,建功无数,最后发现自己皆在别人的掌控之中,到底谁才是人生最终赢家?且看他如何号令天下,重整朝纲,整肃山河,尽在龙城传奇之安国盛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