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第2页)

尽管刘钦叮嘱不让乱说,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没几天,整个济阳城几乎都传遍了:刘县令又添了个大胖小子,出生时赤光照耀,异香满室!僚属佐吏见了刘钦,也都一边向他祝贺一边问:“听说咱那小胖小子出生时有祥光照耀?这可是大吉之兆啊!”刘钦总是打着哈哈说:“哪里的事啊,都是外面乱说的。”刘钦嘴里这么说,可心里有数,就想:“这红光莫非真的是大吉之兆?不行找个人问问?”于是暗暗把济阳城中最有名的占卜先生王长请到家里,让他就这事给“占一卦”。没想到王长劈口就说:“刘大人,不用占,这就是大吉之兆,您不请我我还想主动找您呢,这事我早听说好几天了!”刘钦惊异:“噢?怎么说?怎么个大吉之兆?”王长说:“这红光其实是五se祥光,至尊至贵,非天子不能拥有——贵公子乃天命之身,将来要龙登九五的!”刘钦愈惊:“到底咋回事?请先生细说。”王长压低声音说:“高祖创业,至今已近二百年。我夜观天象,见帝星不明,汉运将衰,汉家社稷,肯定要易姓了!不过,这只是汉运中衰,将来还会再受命,而再次中兴汉室、重振高祖基业的,十之九九就是咱这位小公子,没有第二人!”刘钦沉吟说:“现在朝堂混乱,皇纲不振;傅、丁两族外戚专权,朝中不见正气,的确令正直痛心。不过我汉家上承天命,万民久仰雨露,不会那么轻易就被别姓夺去吧?先生不要乱说。”王长说:“刘大人,这种事能开玩笑吗?我敢开这样的玩笑吗?不瞒您说大人,我的老师夏贺良,那可是当今闻名天下的星象大师,他在夜观天象时也看出来了!”刘钦一惊:“啊?夏贺良先生也这么说?”王长说:“岂止夏先生啊,我的师兄李守,在星象学上也不含糊,他也看出来了,半个月前我们师徒三个还在一起议论这事来着。”刘钦愈惊叹说:“噢,是这样啊!不过,就算汉运将衰,又怎么知道还会‘再受命’?这个也能通过天象看得出?”王长说:“如果大人对天象不怎么信服,那公子出生时的赤彩祥光又怎么说?大人应当知道,汉家火德,赤se,这红光的出现正预示着汉家在遭遇衰败后还会再次兴盛。请大人相信,这没错的。”刘钦说:“好好,就如先生所说。不过还请先生守口,不要在外面多说,以免给犬子带来不利。”王长说:“这点利害我还不知道吗?再说,天机不可泄露,我,夏贺良老师,还有我的师兄李守,我们都不会轻易给凡人讲的。另外请大人放心,贵公子既然身负天命,自会为上天所佑,即便遇到什么不测,也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总而言之,贵公子大福大贵,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业,中兴汉室的。”刘钦说:“我也不希望他多么大福大贵,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愿他一生平平安安就好。”

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而且越长越好看,刘钦夫妇高兴自不必说,他们的大女儿刘黄,二女儿刘元,大小子刘演,二小子刘仲也都高兴得不得了。姐弟四个虽然大的才十二三,小的四五岁,可每天都争着去抱弟弟,亲弟弟。尤其是才十岁的刘元,更是对这个可爱的小弟喜欢得不行,白天抱着不说,晚上睡觉也依隈在小弟身旁,抓着小弟的小手,生怕被谁抢去了似的。

最奇特的还是刘演,这个才六岁的“大哥哥”,个头既比同龄的孩子高,两只手也比同龄的孩子大,两条小胳膊更比一般的孩子粗壮有力;有一天竟站在屋zhongyang,一手叉腰一手晃着小拳头喊:“以后谁敢欺负俺小弟,看我不揍扁了他!”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刘元抱着小弟一边亲一边说:“爹,给俺小弟起个啥名呀?俺小弟这么好,一定得起个好名字。”十三岁的大姐刘黄也攥着小弟的小手边抚摸边说:“就是哩爹,一定得给俺小弟起个好名字。”樊夫人也说:“是哩夫君,琢磨琢磨给孩子起个好名吧。”刘钦说:“不用琢磨,孩子的名我早起好了,说出来保你们满意。”

刘钦的确给孩子起好了名字。

那还是三个月前秋收的时候,刘钦正在衙中处理公务,忽听衙外有吹吹打打声:咚咚呛,咚咚呛,嘀哩哇啦哇哩哇,非常热闹。刘钦诧异,正要喊人去看,早有衙役忙不迭地跑进来,喊:“大人,快出去看看吧,有好多乡民前来向您报喜呢!”刘钦说:“报喜?报啥喜?”衙役说:“我一句两句也说不清,还是您亲自看看去吧!”

刘钦只好亲自出来看看。几个县吏僚属听说,也赶忙跟在县令后面出来看究竟。

刘钦等一出县衙,便见数百乡民兴高采烈地聚在衙前,十来个鼓乐手在人群最前面围成一圈,敲锣打鼓,吹笛鼓笙,格外卖力。鼓乐旁边,有两个身穿青衣的垂髫小童抬着一块三尺见方的木盘,盘上铺着红绸,红绸上是一株硕大的稻穗。红绸金穗青衣小童,分外好看。刘钦诧异,顾谓左右说:“这是咋回事啊?走,咱上前看看去。”

见县令大人走上来,人群中五六个白发老者随命鼓乐停奏,人群息声,然后望着刘钦迎来。到跟前,众老者向刘钦深深揖拜:“县令大人在上,小民们特来向您报喜!”刘钦赶忙低下身一一搀扶:“各位老丈快起,不知是何喜事?”老者中一位年龄最长者,差不多八九十岁了,眉毛胡子一片雪白,对刘钦说:“大人,自从您来到俺这济阳县,吏治清明,气象一新,更兼上苍眷顾,风调雨顺,这两三年来年年丰收,百姓鼓腹而歌,无不感念刘大人的治县之功,早想前来向您致谢的。尤其是今秋,又遇大丰收不说,田中的一株禾稻竟然一茎九穗,何等奇哉?俺众百姓都说这是千年不遇的祥景,万年罕有的吉兆,该当禀报县令大人知道。于是便用了红绸喜布,男女老少几百人奉了这金穗嘉禾来与大人观看。”说毕略略闪身,命身后抬木盘的两小童将稻穗抬至刘钦眼前:“大人请看。”

刘钦看看稻穗,脸上又露出惊讶;慢慢伸出手,将稻穗从红绸上轻轻拿起,细细观看。但见这株禾稻,茎杆粗壮,叶条宽大,稻株顶部,果然茎分九穗,好似莲荷盛开,金豆垂挂。刘钦用手捻摸九穗,但觉穗穗籽粒饱满,浑圆厚实,整个稻穗沉甸甸的,比一般的稻穗重好几倍。刘钦愈惊讶,拿给左右僚属看说:“果然好一株金穗,堪称千古奇观呀!”左右僚属无不赞叹,有的说:“一般的稻谷只是独穗,而这株竟有九穗,真是千古少有!”有的说:“九乃吉祥之数,这是个好兆头!”众老者说:“俺拿来给大人看,就是因为这个九数——这是大人治县有功,天降喜祥以示褒奖啊!”刘钦说:“量刘某何能,此是百姓勤劳,上天眷顾,才有这丰收盛景啊!”当ri官民好一阵欢声笑语,半ri乃散。

这事过去好几天,刘钦还在想:一茎九穗,真是千古奇事。而且,“九”是吉祥之数,越发使人觉得这事美好喜庆。其时樊夫人已怀孕七八个月,肚子高高隆起。刘钦突发奇想:何不根据此事给未来的孩子起个名字呢?谷物吐穗不是叫“秀”吗?有一句农谚不也是说“六月六,看谷秀”吗?干脆给孩子取名叫“秀”吧,将来不管生男生女,都叫他(她)“秀儿”,又好听,又吉祥,还有纪念意义,于是打定主意让未来的孩子叫“刘秀”。等到俩闺女和夫人让他给孩子起名时,他就说:“就叫刘秀,你们觉得怎样?”

俩闺女一听,立刻高兴地说:“好听,好听,这名儿好听,就叫刘秀,就叫刘秀!”刘元还抓起小弟的俩小手,一边拍一边说:“秀儿,秀儿,姐的小秀儿,你以后就叫刘秀了!”樊夫人原本大家闺秀,颇知诗书,也连连称赞说:“好,就叫秀儿。秀雅,秀丽,秀美,‘兰有秀兮菊有芳’;咱小三长这么好看,而且一点不吵一点不闹,长大肯定是个安稳文气的漂亮小孩,就该叫这名字。”刘钦暗笑:“可惜咱两口子的取意不一样哩。”只有刘演拧着小眉头说:“啥兰啊秀啊芳的,我咋听着像个小闺女?”又把大家逗得一阵大笑。

于是,刘钦的三儿子就叫刘秀了。

孩子的名字是起好了,可是这原本是几个月前偶然所想的一个名字,却又令刘钦不平静起来。他前前后后一想,还真觉得自己的这个小儿子非同一般:红光、天象、嘉禾金穗,吉祥九数,还真不是一般人所全都能遇到的,莫非自己的这个儿子真的身负天命?不然,为什么这么多的祥瑞吉兆都降集于他一身呢?尤其是赤彩祥光,那不是自己亲眼见吗?不过刘钦又哑然一笑:量我刘钦的孺子小儿,哪有什么“天命”?那些吉祥兆瑞,也许都是巧合;如果他将来真的如王长所说的什么“至尊至贵”,“龙登九五”,那等以后让我亲眼看见再说吧。

然而刘钦却没有这个“亲眼见”的福气,他在他的小儿子九岁时病逝于自己的老家——南阳郡蔡阳县的舂陵乡。他一年多以前从济阳县令调任南顿县令,没多久即感到身体不适,遂辞官回老家静养,没想到还是壮年早逝。

家里的顶梁柱倒塌,好在还有些田地,樊夫人和孩子们的生活还算有着落,虽不甚丰足,但也不是很穷困。此前家里的两个头大闺女已经出嫁——刘黄嫁到了樊城赵家,刘元嫁给了新野青年邓晨。两个大闺女虽然嫁出,但家里还有一个小闺女——刘钦在调任南顿县不久,樊夫人竟又生下个老生闺女,取名伯姬。

樊夫人似乎也不长寿,没两三年竟也抛下孩子们溘然离世。身为老大的刘演此时十八九岁,按说已经可以挑起家庭重担,管理好田地,照顾好弟妹。可是这个身高已近八尺的强壮小伙子,心思根本不在这上头。他的头等大事就是习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舞刀弄枪,或是举石头练力气,家里的刀枪剑戟石磙石锁等等一大堆。除此之外,就是研习兵书战策,拿沙土木棍在地上排演兵阵,要不就是外出到处拜访武师,让人家教授他武艺。他的另一大爱好就是交朋友,这个从小就是孩子王的小伙子,长大后更是慷慨大方,豪侠仗义,凡是跟他接触过的没有不喜欢他的;走在街上路上,没有不跟他打招呼的。尤其是十八九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更是成天一大堆一大堆地来找他。所以,尽管这个大哥哥从心眼里疼爱他的小弟小妹,可实在拿不出多少功夫去关怀照看他们;至于家里的田地,他更无暇去管。

好在他们还有俩好姐姐,还有一个好舅舅。俩姐姐见小弟小妹们从小就没爹没娘,就经常回来照看他们。舅舅樊宏是湖阳富户,也不断携带粮米钱物来接济外甥们。可是舅舅姐姐都在外县,他们再好,也不能天天守着他们;左邻右舍本家族的婶子大娘虽然也心疼几个没爹没娘的孩子,隔三差五地为他们缝补浆洗,可也不能黑夜白ri照顾他们。好在,这时来了一个更好的人——他们的叔叔刘良。

刘良本来在萧县当县令,可是此时王莽篡汉,贬抑刘氏,他这个姓刘的县令ri子非常不好过,不是上司找茬给他难听话,就是下属某些人掣肘出难题,气得他最后一跺脚:老子不干了!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舂陵,靠着几十亩地种粮吃饭。

正逢亲嫂离世。这个从小和哥哥刘钦非常亲密的弟弟,看着自己孤幼的侄子侄女们缺少照顾,便毅然决然地全接到自己家里,吃喝穿用,全自己包了;而且自己的亲孩子吃啥穿啥,侄子侄女们也吃啥穿啥,从不两样对待。

刘良见刘演成天不着家,时间长了也忍不住窝火,就朝他骂:“你看你这么大个人了,不好好在家干活,整天在外面胡混啥呢?!”刘演一开始还说几句话搪塞搪塞,后来干脆骂也不吭声,扒拉几口饭,照样又出去忙他的大事。

刘秀终于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白里透红的皮肤,浓密乌亮的头发,明亮的大眼,高高的鼻梁,宽阔的额头,谁见了谁说这小伙子好看。长得好不说,这个才十五六的少年,更有着他这个年龄少有的老成持重,沉静平和,除了念书,就是到地里干活,从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到外面惹是非。对村里的长辈,刘秀尤其恭敬有礼,不施礼不说话,说话之前必施礼,与那些大大咧咧毫无礼数的孩子大不相同。在同龄孩子中,刘秀也由于他的温和忍让而大受欢迎,再调皮捣蛋的坏小子也能和他玩到一块。村里人在教训自己的孩子时总是说:“你看人家秀儿那孩子,又聪明又懂事,又安稳又勤快,你咋就不跟人家学咧?”

最引以为豪的还是刘良。刘良见自己的这个侄儿如此聪慧知礼,安稳勤快,别提多高兴了,人前人后总是夸:俺秀儿这孩子怎样怎样,俺秀儿那孩子如何如何。那种喜悦劲,比夸自己的亲生孩子都开心。

然而就在这时,舂陵上空忽然出现了一种奇异景象,令一位路过这里的道士高人大吃一惊。

注(1)东汉史上有名的“长沙定王”:长沙定王刘发是西汉时人,《汉书》上也有传记。但由于他是刘秀的六世祖,反而在东汉史《后汉书》上提到得更多一些,所以在这里就说成是“东汉史上有名”。

注(2)刘仲:刘秀的二哥刘仲,本名应该不叫“仲”,而是另外一个字。但是因为史阙其名,就用兄弟排序“伯、仲、叔、季”中的“仲”来代替。高祖刘邦的二哥本名叫刘喜,但史书上往往称之为“刘仲”,而刘邦有时也被称为刘季,这说明刘邦应该是排行老三。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国民女神:司少,放肆爱!

重生国民女神:司少,放肆爱!

重生一世,各路牛鬼蛇神仍然处心积虑想要暮安安死?不好意思,本小姐双商上线了!上一世暮安安被未婚夫背叛,遭亲妹挖心,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当她华丽归来,凌云而上,一朝风云骤起。说她演技差?她用吊炸天的演技征服了影视圈。说她五音不全?她用天籁之音征服了歌唱界。连帝国权势滔天的大人物都被征服了他处处护佑,将她宠到极致。被逼至床角,暮安安泪眼婆娑的看着眼前的邪魅男人你喜欢我哪,我改还不行么?司墨嘴角露出一抹潋滟的笑意那你恐怕只能回炉重造了!...

超级制造帝国

超级制造帝国

专业翻新核弹头,潜艇抛光,回收二手航母,大修核反应堆,设计超光速飞船批发各种战斗机及各种核武器,量大从优航天飞机保养,超高空作业设备定制轨道卫星除尘什么?我们广告是吹牛?一看到自己负责的网站上面有人看到这条消息如此评论,胡小龙笑了我老大云凯的能力,岂是尔等可能猜测的?新书上传,希望书友们留下推荐票,看得顺眼的,装入碗中吧!葫芦老书智能工业帝国正在努力更新中,字数已过三百万,坑品绝对有保证!...

剑王传说

剑王传说

剑王传说由作者失落叶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剑王传说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大话之神

大话之神

一个热爱网络游戏的痴孩子,二不垃及的真神祝愿下进入了游戏的世界。。。。。。...

军嫂的彪悍时代

军嫂的彪悍时代

军嫂的彪悍时代由作者四叶荷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军嫂的彪悍时代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妈咪不给退:爹地请签收

妈咪不给退:爹地请签收

已完结某宝在拍卖网上拍卖妈咪,一张性感的妈咪穿睡衣图,附上文字不需9999!不需999!只需9块9!你要就抱走!然后发送链接到他老子的邮箱,坐等爹地的付款!某宝把妈咪打包,发货。某总裁上门收货,直接打横抱走,女人,把我的种子藏了这么多年,这笔账怎么算?我已经买下你了,付款9块9某女气炸天你这个兔崽子!你竟然卖你妈!才卖9块9!怎么也得10块吧!坐在地上数着钞票的某宝汗颜(清新脱俗的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推荐新文总裁老公,顶级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