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章 军事顾问团(第1页)

在剑桥的讲学就这样结束了。就在史高治剑桥之行的第二天,作为剑桥校监的阿尔伯特亲王宣布,将参考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在剑桥的演讲,在剑桥建设一家新的医院,阿尔伯特亲王表示,希望能通过这家医院的医疗实践来为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医院确定一个标准。而一些学者们提出为了表示对亲王的这一善举的感谢,他们希望能将这座剑桥大学的附属医院命名为“阿尔伯特亲王医院”。谦恭的亲王殿下表示,自己对这所医院并没有做出什么真正足以彪炳史册的贡献,因而他谦虚的拒绝了这个提议,并提出了与个反提议,既以这家医院的设立标准的提出者,史高治·麦克唐纳的名字来给这家医院命名。史高治当然也不敢和亲王殿下抢这么个至少暂时还看不到实际的利润的命名权,所以也表示了推辞之意。最后,据说是女王陛下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意见,她建议这座医院的命名,就采用“用汝之名,冠我之姓”的方式,命名为“史高治·阿尔伯特医院”好了。

圣裁既下,大家当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医院命名的事情也就定了下来。同时,王室通过这件事情表达出的态度,当然也被更多的人看在眼里。所以皇家科学院对史高治的资格审核也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走过场。史高治顺利的取得了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的光荣称号。

史高治在英国呆了大约半个月,除了时不时的去海德公园和伟大导师讨论历史、科学、以及时事政治之外,还跑到阿伯丁,拜见了另一位大神——麦克斯韦。当然,当时还在马沙尔学院教授自然哲学的麦克斯韦还没来得及完成他的《论电与磁》这部足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着作,在后来让他得以不朽的电磁学领域,他还仅仅只完成了《论法拉第的力线》,后来成为经典电磁学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还没有正式成型。

史高治和麦克斯韦到底谈了些什么,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人们只知道后来,麦克斯韦发表《论电与磁》的时候,在序言里对史高治表示了感谢。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史高治接到了各个卡罗尔和合伙人洛克菲勒的信件,知道了他们对杜邦公司发起的打击。当然,信件上的说法很隐蔽,即使被人家拿到了,也不可能被拿去做为呈堂证供。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也和史高治进行了联络,史高治向他们表达了希望撒丁王国能接受更多的“黑水”公司雇员进入他的军队担任军事顾问的意向,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很奇怪的巨人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答应帮忙。但看过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历史的史高治知道,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个投资习惯,当他们觉得某个人或者某个势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之后,他们往往会在支持他们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慷慨大度,截至就不像犹太人。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与之达成更深的关系,放长线,钓大鱼。

“嗯,这么看来,我已经成了罗斯柴尔德家族觉得值得进行长期投资的对象了。”史高治不觉有点自鸣得意了。

就在史高治打算离开英国,到法国去的时候,罗斯柴尔德家族给史高治带来了撒丁王国的回复,撒丁王国同意了向“黑水”雇佣至少三百名军事顾问。于是史高治又立刻写信给卡罗尔和洛克菲勒,让他们向撒丁王国挑选并派出三百人的军事顾问组。

经过两年的发展,黑水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千多名的雇员,其中的大部分都有过在美军服役的经历。派出三百名军事顾问,已经不是特别难的事情了。美国陆军的素质虽然在当时也许还不能和英国法国这样的一流强国的陆军相比,但是,相比意大利的逗比,他们的水平已经相当的出色了。再加上在进入“黑水”后受到的新式的训练,史高治认为,至少在拿着麦克唐纳1857的情况下,他们已经能把现在的同样数量的英国人或者法国人打得屁滚尿流了。

意大利军队打仗不顶事在原来的历史上是经过了一战和二战的检验的。一战中,意大利简直就是个打酱油的,而在二战中,他们更是闹出了一大堆的笑话。以至于都有了这样的说法,既:在二战中,意大利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搞笑。虽然那些有关意大利人的各种搞笑事迹,大部分其实是编造出来的,当不得真。但是相比英国人、德国人、俄国人、甚至是几周时间就亡了国的法国人,意大利人还真算得上是不堪一击。因此,当二战中的美军刚到北非,还没有适应过战场,不断地出错,不断地打败仗的时候,刻薄的英国人给美军取了个外号,叫做:“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

依据二战中德国人的经验,要想提高那些不可靠的仆从国的逗比军队的战斗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们派出大批的军事顾问。德国人发现,如果在一只仆从国(比如罗马尼亚)军队的班排里,派出哪怕一个德国人,也能让他们的战斗力立刻上一个台阶,虽然他们的整体战斗力仍然比不过德国军队,但至少已经可以算是拥有了正常的军队的战斗力了。(当然,对于某些过于奇葩的军队,比如武装党卫军编号12后面的那些东西,无论什么措施,都没法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300人的顾问团,按照每二十个意大利人中插入一个美国人的比例,已经足够分配给六千人用了。而一只六千人的,相对正常一点的,使用麦克唐纳1857步枪的部队,在很多时候,已经足够改变战局了。

……

1858年7月底,一艘飞剪帆船将三百人的美国顾问团送到了撒丁王国。

对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硬塞过来的“黑水”的顾问们,撒丁王国一开始并不感冒。虽然,在此后的历史上,他们在军事上的种种丢人的表现,让人们很难相信,他们的祖先是曾经威震四海的罗马人。虽然如果把时间放到一百多年后,他们肯定会觉得接受美国人的指导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这个时候,这些家伙们对于自己能吃几碗饭并不算太清楚,总还觉得老子英雄儿好汉,既然俺们祖宗这么牛,那俺们打仗也一定是顶呱呱的。嗯,虽然在上次战争中,撒丁王国的军队被奥地利人打得屁滚尿流,但是,他们还是找了一大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相信,那次失败,非战之罪。战败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天时不利,又有盟国拖后腿。反正都不怪自己。他们找出的理由,和后世的黄皮纳粹们在总结德军战败的原因的时候总结出的那些理由基本差不多,看看那些黄纳德理由,你也基本能推想出撒丁人对上次战败的看法:

天时不利,影响德军的发挥:冬天天气太冷,导致德军发挥不好;(莫斯科战役)夏天天气太热,导致德军发挥困难;(库尔斯克战役)天气不冷不热,不能给敌军的发挥造成障碍。(诺曼底战役)阳光太好,能见度太高,不利于德军隐蔽;(阿拉曼战役)阳光太差,能见度太差,有利于敌军隐蔽。(斯大林格勒战役)

地理条件专门和德军捣乱:东线公路太烂,不利于德军机械化部队机动;西线公路太好,不能阻碍盟军机械化部队运动。地形太复杂,林地太多,(列宁格勒战役)城市太立体,(斯大林格勒战役)山路太崎岖,(高加索战役)都阻碍了德军的进攻。地形太平坦,不能给敌人造成障碍,(库尔斯克战役,法莱斯战役)导致了德军的失败。

当然,还少不了那些坑爹的盟友:

罗马尼亚人帮德军,害得德国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团灭;罗马尼亚人帮俄军,害得德国第六集团军在罗马尼亚又一次团灭。意大利人帮德军,害得德国人输了北非;意大利人帮盟军,害得德军整整一个集团军群被牵制在阿尔卑斯,不能去增援诺曼底……

撒丁国国内,一大堆人都有类似这样的看法,这自然就让“黑水”的顾问们的工作很难展开。好在撒丁国的上层还是清醒的,国王和首相都亲自参加过上次的战争,对于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少,还是基本上心里有数的。再加上“黑水”的顾问团给国王陛下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步兵依托快速建构工事对抗骑兵的表演。国王对“黑水”的顾问们表现出的军事素质非常满意。所以,在他的强力支持下,这些顾问们好歹被分派了下去。

内维尔少校,因为在部队换装训练时表现突出,现在已经被破格提拔为中校了。他手下的军队的数目也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人。他知道他此前的成功和“黑水”的顾问们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其他部队,用各种办法给那些美国人添堵的时候,只有他下辖的部队给了那些“自大的美国人”全面的配合。

热门小说推荐
蜀山大掌教

蜀山大掌教

他身居四派,能左右逢缘他有点癫狂,杀人随心,喜怒亦无常只因他错救一人被一朝洗白,从此天堂变地狱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却让他拥有了修习罕见道法的机会,更让他获得了一朵奇异的紫色莲花,忽然地狱变天堂。彪悍的游戏人生亦从此开始这是一个瑰丽奇幻的虚拟蜀山世界,道德与法律在此失控,玩家互相挑战着人性下限!且看紫阳一路披荆斩棘,凭借手中长剑荡尽万般困难,成就蜀山大掌教!...

美女老师的贴身保镖

美女老师的贴身保镖

冷酷无情的杀手,拥有着起死回生力量的医生,在消失几年之后重新归来,是为了复仇,还是为了找回曾经爱恋的人儿?...

和亲公主,哑后亦倾城

和亲公主,哑后亦倾城

从小被保护,被宠溺的高贵公主,为了自己的国家免于战乱之苦,不得已踏上和亲之路,走向那个弑父夺位,狠辣似狼,不惜涂炭生灵征战天下也要满足野心的帝王明知那是一条不归路,再多的恐惧,在面对故国家园即将被毁时,她便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天真公主,只是要在他面前全力周璇,为故国换取苟且偷生的数日时光她的美丽,她的纯洁,她的干净,初见时,便入了那嗜血成性的男人之眼,她那小小的固执和刻意隐藏的不甘心,更是挑起了他的兴趣他处心积虑,难得的有了耐心去宠溺一个女人,可却从没有从她嘴里听到一丁点儿的声音,终于,傲娇男人的耐心耗尽,邪魅残酷的本性显露出来,才愕然发现,她原来只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这样的欺骗,他怎能容忍?奈何没厌烦之前,他还舍不得遗弃,而她,看似真心已付,私下却背叛不断。。。原来,看似恩爱无双,夜夜痴缠的两个人,都在彼此爱且恨着,伤害且痛苦着。。。然,初见心动,患难与共,温软细语,情深似海,终难敌权势争夺吗?...

神级都市霸主

神级都市霸主

人,原来可以活得这样精彩。程枫惬意的躺在起伏不定长宽达十几米的淡蓝色水床上,看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发自内心的感慨。没想到,自己也会过上这种曾经只是在梦中出现的奢华生活。...

贵门绝恋

贵门绝恋

他说为了我,活下去他说爱上我,不后悔他说好好照顾自己他握着我的手,紧紧的。带着浓浓的爱恋。我从他胸前的口袋中,拿出了他从新婚到现在都贴身携带的那枚印章。我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了另一枚印章,上面刻着的,是‘不弃’两个字。将两枚印章合在一起,它们是一块整体。它们是‘不离’‘不弃’。周围的一切,似乎都离我很远很远,这战火硝烟未散的战场之上,仿佛天地间只有我和他两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