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章(第1页)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兆熊曾经认为,曾国藩的一生有三变是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勾画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

第26节:第二章曾国藩的磨砺之功(15)

曾国藩扎实的儒学功底,是在作京官这个时期打下的。他用程朱理学这块敲门砖敲开了作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新的环境里,他

得到了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拨,登堂入室,其理学素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身心修养在儒家是一种&ot;内圣&ot;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ot;内圣&ot;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ot;外王&ot;之道,主张经世致用。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深入研求,是他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而对于这一套理论、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于他整个一生。

太平天国起,曾国藩临危受命,组织湘军镇压农民起义。在这个时期,尤为鲜明地表现出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主张的推崇。他提出要&ot;纯用重典&ot;,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完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ot;中庸&ot;之道,在这个时候行不通了。

曾国藩的老庄思想,始终都有表露。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处,须存退让之心。自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这种思想愈益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

在心头。他写信给弟弟说,自古以采,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要将权位推让几成,才能保持晚节,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作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猜忌。

世谓曾国藩以禹墨为体,老庄为用,实则曾国藩在1858年以前以禹墨为体,申韩为用(申不害、韩非)。1858年以后,始改而趋巽顺。如果将曾国藩的一生处世也按三个阶段来划分,亦各有其特点,第一阶段,为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擘画经营,功德圆满之时;第三阶段,为自概自抑,持盈保泰,不在胜人处求强的平和时期。民国的何贻馄说:

就曾公之三个时期而言,则早年生活,如朝暾初出,气象蓬勃。无论情感意志,学问德行,均有蒸蒸日上之概。及至中年,则如白日丽天,盛极一时,无论道德学问,事业文章,均有渐臻成熟,无以复加。泊乎晚年,宛若斜阳晚照,好景无多,虽德量愈醇,令人仰慕,志气事功,亦少退矣。

可见曾国藩的处世,不仅是一生三变,甚可说是一生多变。他是在随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策略。

曾国藩从刚方有余到懂得藏锋和圆通处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经过了炼狱般的砥砺。1857年2月奔丧至家,到1858年6月再度出山由湘乡动身赴浙江,是曾国藩居家的一段时间。在这一年半当中,是曾国藩一生思想,为人处世的重大调整和转折的时刻。这段时光中,他反复痛苦地回忆、检查自己的前半生。自人仕途,以孔孟为宗旨积极人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ot;以天下为己任&ot;的坚定胸怀。持身严谨,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5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生人死。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忌恨自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又日夜苦读,重阅《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希望能从这些书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然而,这些书他已读得烂熟了,重新翻读,只能找到自己过去的思维印迹,并未发现新东西。

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曾国藩试图绕开儒家经典,到道家那里寻求&ot;真经&ot;。为此,他认真阅读了以前看过,但并不相信的《道德经》、《南华经》等老庄的著述。这些书名为出世之学,但曾国藩重读,却为他的立身处世指点了迷津。你看:同样为人处事,孔孟主张直率、诚实,而申韩等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ot;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ot;,用道家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是失败,是弱者。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到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处处是障碍。过去也知道

第27节:第二章曾国藩的磨砺之功(16)

&ot;大方无隅&ot;、&ot;大象无形&ot;、&ot;大巧若拙&ot;,但一直没有真懂,所以自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而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形无象、鬼斧神凿的。&ot;大柔非柔,至刚无刚&ot;,太妙了!读到这里,想到这里,曾国藩如同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了光明世界,豁然开朗。

自此之后,曾国藩行动做事,由前时的方正,变为后来的圆通。他自己承认,&ot;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年,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ot;。曾国藩这里把家居的两年自称为&ot;大悔大悟&ot;之年,他自认为前后行事&ot;迥不相同&ot;了。

曾国藩大彻大悟后的巨大改变,使他的朋友都有所感觉,胡林翼就说他&ot;无复刚方之气&ot;。出山之前,他对清廷上下的官场习气很是反感,&ot;与官场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ot;而再次出山之后&ot;改弦易辙,稍觉相安。&ot;其中原因人多不知,只在他的至亲密友中私下告知他自己学问思想方面的变迁,行为处世方面的变化,曾国藩个人对自己的&ot;大彻大悟&ot;既是痛苦的,又是满意的。苦在被迫放弃了自己前半生的信仰与行为;得意在毕竟发现了为人处世的&ot;真正&ot;秘诀--&ot;大柔非柔,至刚无刚&ot;。

1858年6月7日,一度抑郁不得志的曾国藩再次出山,品味了&ot;大柔非柔,以屈求伸&ot;这一处世哲学的妙处。出山后,曾国藩首先去见了骆秉章和左宗棠,以取得湘湖实力派人物的理解与支持。

的确是这样,曾国藩来长沙几天,主要是遍拜各衙门,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他也亲自造访。堂堂湘军大帅,如此不记前嫌、谦恭有礼的举动,使长沙上下的官场人人都感

到再次出山的曾国藩的确像换了个人,既然曾大帅如此谦恭,他们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湘军,消灭&ot;长毛&ot;。经过曾国藩的一番拜访、联络,赢得了湖南省大小官员的好评,他们表示要兵给兵、要勇给勇、要饷供饷。

经与骆秉章、左宗棠商量,决定湘军张运兰部4000余人、萧启江部4000余人、吴国佐部1500人由曾国藩亲率人浙,首先抓紧备饷、备械。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黑无常君

我的黑无常君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自称为黑无常的男子,要在七月十五当天迎娶我。我本不在意,谁知七月十五当天他真的来了,还对我说春风十里,不如睡你!为了摆脱这段莫名其妙的冥婚,我答应了帮他引渡100个恶灵,暂代他的黑无常一职。从此,我的生活鸡飞狗跳!天赐☆冥婚既然你地府的事儿多,那麻烦您老还是尽快回到您的工作岗位上去。升职加薪,那都不是事儿!我为了逃避他的索求,步步后退。然而这美艳无比,身着黑色长袍的男鬼,凑到了我的跟前,唇角轻勾,掀开一抹堪称为让人艳羡的弧度,道春风十里,不如睡你!佛曰修500年才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同枕,三世修一世。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我愿用今世的一千次回眸,和你相伴一生!却不及你千年等待,千年孤独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惊悚的甜文。...

德萨罗人鱼

德萨罗人鱼

德萨罗人鱼由作者深海先生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德萨罗人鱼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称雄天下之猛将如云

称雄天下之猛将如云

什么,他们的武将厉害?那项籍,吕奉先,冉闵的脸往哪搁?什么,他们的谋士逆天?看见那边因为谋主太多而被排挤的要去跳江的诸葛亮么!什么,他们的刺客无双?那是见过荆轲,专诸,要离出手的人都死了!什么,他们的兵马精锐?我的先登死士,玄甲军,背嵬军吃干饭的啊!穿越到苍蓝大陆,这个武魂横行,智谋遮天的时代,我要用我的双手打造出一片大大的天空,太阳所照,皆为我大汉帝国。...

斩邪问道

斩邪问道

奇人异事玄门,妖魔鬼怪外道。恩怨情仇纠缠,刀剑术法争锋。文明前进,神秘褪色。这是末法时代上演的悲欢离合,是超凡力量在世间的余辉闪耀...

农女袭来

农女袭来

现代作家零点穿越,感受她在现代没有的温暖种田?没问题,姐刚好是农科出生,这点问题不算问题。没吃的?没问题,不就是吃的吗?小问题。没银子?小问题,姐刚好培育出新的育苗,明天拿去卖了吧!小妹,有人来偷咱家的菜啦!神马?老虎不发威,你真当姐是吃素的?...

�上第一凶兽为坐骑,被天下第一美人所青睐崛起之路势不可挡!神魔阻路,弑神屠魔。天道不显,破灭苍穹。我为狂神,我要逆世而行,主宰八荒沉浮,轰轰烈烈,宇内莫敢争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