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章(第1页)

臧纥这个人,确实非常聪明,包括自己会被赶走这样的事情都预见到了,也有办法规避,可是还是忍不住要卖弄聪明。在齐国也是这样,臧纥的话虽然难听,但是后来的事态发展跟他所说的一样。他确实非常聪明,非常有远见,可是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聪明,总是用自己的聪明跟人情世故作对,最终没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样运用自己的聪明,那么聪明反而成了一件坏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该直爽的时候直爽,该奉迎的时候不要反对,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这就是孔子的意思。

所以,孔子说像臧武仲一样聪明,后面紧接着就是像孟公绰一样克制,不滥用自己的聪明,这样就是完美的聪明。

上面提到了卞庄子,顺便说说卞庄子的故事。根据《史记》记载,一次卞庄子在路上遇上两吃老虎之一头牛,卞庄子就准备去杀两只老虎。从人劝他等一等,等两只老虎吃完之后一定会相争,到时候小的死大的伤,不是就可以轻松杀掉他们?卞庄子听了劝告,结果果然杀了两只老虎。

坐山观虎斗,这个成语出于这里。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个成语也出于这里。

所以,卞庄子之勇,是有勇有谋的勇,而不是有勇无谋的勇,这恰恰是子路的问题所在,也是孔子要子路学习卞庄子的原因。

冉求就是冉有,子路的师弟,以才能著称。

这段话里,孔子所说到的四个人,都是针对着子路的性格特点的,绝不是信口说来的,孔子因材施教在这里可见一斑。

第一种完美人的标准实在是太完美了,孔子知道子路是没有可能达到的,因此给了第二种切实可行的标准‐‐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标准,基本上就是为子路量身定做的,只要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糟糕的是,子路真的做到了,为什么说糟糕呢?因为子路真的见危授命了(见本篇最后的《子路之死》)。

【现实解说】聪明,但是不要卖弄聪明;有远见,但是要假装没看见;再勇猛,也要利用敌人的弱点。以上的做法,合称&ldo;韬光养晦&rdo;。至于完人,还是算了吧,当传说吧。

如今,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的人不多,见利忘命的人比较多。

39(1422)★★

子路问事君。子曰:&ldo;勿欺也,而犯之。&rdo;

【译文】子路问怎样侍奉君主。孔子说:&ldo;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rdo;

【解析】前面问为士,后来问成人,现在又问事君,子路真的是飞速成长。

这是孔子当官之后,子路问老师的心得,孔子如此回答。一句话,就是:不说假话,说实话。而且,要敢于说真话,而不是什么也不说。只要说真话,就不要怕国君不高兴。

相对照的就是不说真话,专挑国君想听的说,决不冒犯国君。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不管怎么说,春秋时期的国君是相当宽容的,你只要不欺骗他,即便他不爱听,也不会把你怎样。后世不太一样,说假话比较受宠,说真话就有杀头的危险。

基本上,这也是孔子侍奉国君的原则。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则,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不是这么说了。

某种意义上说,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天真,注定了他这个官当不长。

【现实解说】记得一个故事,某媒体新总编上任,向老总编请教办报原则,老总编问新总编准备怎样办报,新总编说&ldo;说真话&rdo;;老总编问&ldo;如果不能说真话呢&rdo;,新总编说&ldo;不说假话&rdo;,老总编问&ldo;如果一定要说假话呢&rdo;,新总编说&ldo;不创造性说假话&rdo;。老总编的话归结为:勿犯之(上级),而欺(百姓)也。只要不创造性地欺骗老百姓,就算对得起良心。

39(1212)★★

子曰:&ldo;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rdo;子路无宿诺。

【译文】孔子说:&ldo;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rdo;子路说到做到,决不抵赖拖延。

【解析】片言,就是单方面的供述。听了单方面的话就能断案,是表扬还是批评?还真不好说。如果是表扬,那就是说子路的逻辑分析能力超强,凭借简单的陈述就能判断出是非曲直;如果是批评,那就是说子路性子太急,没等双方陈述完,就要下结论。

事实上子路并没有当过法官,所以这段话应该是孔子在做大司寇期间,与子路讨论过案件,针对子路的表现说的。是嘲讽还是赞扬,真不好说。

但是考虑到当时情况,孔子这个时候正在积极推销自己的弟子,因此这很可能是在赞扬子路,譬如,这可能是孔子向季孙推荐子路,这时候季孙家正缺少一个管家。在孔子的推荐下,任命了子路。

&ldo;子路无宿诺&rdo;这句话显然不是孔子说的,而是记录者的旁白。因此有人认为这两段话应该分别记录。

&ldo;宿诺&rdo;在过去被解释为&ldo;承诺的事情不过夜&rdo;,不准确。宿是搁置的意思,宿诺类似于现代美国议会的&ldo;口袋否决&rdo;,就是承诺之后就假装忘记,不提不说不做,最终不了了之。无宿诺就是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与隔不隔夜没有关系。

这两段话,都是说子路的性格。

【现实解说】历代解说到子路片言折狱,都是赞扬子路英明果断,真是马屁拍得太过分。就算再英明果断,片言折狱都是错误的,因为这违背了程序正义。

310(154)★★

子曰:&ldo;由,知德者鲜矣。&rdo;

【译文】孔子说:&ldo;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rdo;

【解析】德是什么?德是自律,德是以身作则,德是欲人为之,先施于己。孔子发现,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当雷锋,号召别人无私奉献,而自己只有索取和要求。所以,明白德的人很少,施行德的人很少。君子不多,伪君子遍地。

在官场混了一段时间,孔子很失望,他发现当政的一个个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都是贪婪无耻之徒,因此对子路慨叹。

【现实解说】知德者,鲜矣。

311(133)

子路曰:&ldo;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rdo;子曰:&ldo;必也正名乎!&rdo;子路曰:&ldo;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rdo;子曰:&ldo;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rdo;

【译文】子路(对孔子)说:&ldo;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rdo;孔子说:&ldo;首先必须正名分。&rdo;子路说:&ldo;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rdo;孔子说:&ldo;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运用。礼乐不能运用,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rdo;

热门小说推荐
总裁爹地宠翻天

总裁爹地宠翻天

你救了我,我要以身相许,并附赠英俊帅气又多金的帅哥一枚!她意外救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萌宝,小家伙买一送一,以报恩为由强行给她塞了个大帅哥!穆筱暖第一次见面,她被当成解药,跟他一夜错情。再见,她直接以其之道还治其身!礼尚往来,这是回礼!事后,她理直气壮。男人两手一摊,要怎么做,我配合!顾司琛,出生名门,C国最年轻的继承人,他低调神秘冷酷,婚后却化身饿狼...

第一狂婿

第一狂婿

豪门弃子叶凌峰,入赘做了上门女婿,受尽嘲讽与冷落。机缘巧合,获逆天传承。自此,护红颜,踩豪门,一壶浊酒,笑傲苍穹...

穿越异世当妖孽

穿越异世当妖孽

穿越被变身,他只想安安静静修炼,然后换个身体活着。但在这个权势当道,妖魔横行的世界,想要安静,都是一种奢望。当女人时,他被一众美男以爱的名义,反复折腾。当男人时,他被一众美女以恨的名义,反复折磨。于是,一个妖孽横空出世本文没有男主,没有女主。主角不百合,不嫁人。...

邪猴

邪猴

你是人是妖?!当然是人那你为何来妖族?我没说我不是妖啊。那你是妖人?嗯。我看是人妖吧?啊打打打我比花香,我比树高,我是一只人尽皆知的猴王!...

绝世仙尊

绝世仙尊

太古仙界,仙之所道,如鱼跃龙门,成即尊,败则灭,生死自握!渺渺仙途难进,仙魔阻挡,举步维艰,唯有不屈意志,逆乱之心,方可成就绝世仙尊!...

重生时尚界女王

重生时尚界女王

重生时尚界女王由作者黑白黑白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时尚界女王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