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朱熹修身工夫论的身心关系(第2页)

“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一主乎此,更无内外精粗之间。朱子语类,卷十二.

在朱熹看来,“敬”是“圣门第一义”、“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可见它在朱子的修身工夫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敬”在儒家圣门中既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朱熹必须为其寻找经典依据和道统渊源。所以,朱熹对“敬”作了学统、道统上的溯源。在《论语》中,孔子曾对学生多次谈到“敬”的概念,包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修己以敬”、“言忠信,行笃敬”等,朱熹肯定这个“敬”就代表着修身工夫论的道统依据、圣学渊源。《朱子语类》载:

因叹“敬”字工夫之妙,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皆由此,故曰:“修己以敬。”下面“安人”、“安百姓”,皆由于此。只缘子路问不置,故圣人复以此答之。要之,只是个“修己以敬”,则其事皆了。(朱子语类,卷十二.)

根据朱熹的看法,孔子“修己以敬”的修身工夫,已经鲜明地表达了“敬”的工夫的圣学脉络。为了进一步追溯“敬”的道统渊源,朱熹认为上古的尧舜就以“敬”作为“收拾自家精神”的工夫,他说:

圣人相传,只是一个字。尧曰“钦明”。舜曰“温恭”。“圣敬日跻”。“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朱子语类,卷十二.)

尧是初头出治第一个圣人。《尚书·尧典》是第一篇典籍,说尧之德,都未下别字,“敬”是第一个字。如今看圣贤千言万语,大事小事,莫不本于敬。收拾得自家精神在此,方看得道理尽。(朱子语类,卷十二.)

朱熹不仅认为孔子以前的圣圣相传以“敬”的工夫,而且认为孔子以后曾子、子思等虽少讲“敬”字,但《中庸》的“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的“明明德”,《孟子》的“求放心”、“存心养性”,同样可以包括在“敬”的工夫之中。(朱子语类,卷十二.)

尽管朱熹为“敬”的工夫找到了儒家经典的文献依据,以证明“敬”有着久远的道统渊源。但是,我们如果着眼于历史的客观分析,可以发现,真正将主敬作为儒家“圣门第一义”的工夫,完全是程朱确认的。这一点,在程朱学派的学者那里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陈淳在《北溪字义》中说:“敬一字,从前经书说处尽多,只把做闲慢说过,到二程方拈出来,就学者做工夫处说,见得这道理尤紧切,所关最大。”从二程开始,“主敬”开始成为儒家涵养德性的主要工夫;到朱熹这里,主敬工夫更加得到了慎密的论说与空前的强调。显然,在《论语》中孔子所言的“修己以敬”、“执事敬”、“行笃敬”,其“敬”尚只是一个普通的道德修养的概念,主要是强调修身、德行应有一个恭敬态度。但是,经过程朱等人对孔子的创造性诠释,“敬”已经成为涵盖儒家全部修身、养心的实践工夫,成为儒家“圣门第一义”的修身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那么,经过朱熹的创造性诠释,“敬”作为一种实践工夫,究竟有哪些重要涵义呢?这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来看。

第一,“敬”是心的工夫。“主敬”作为一种关于涵养的工夫,首先体现为“心”的调控与主宰。与以规范身体行为的小学工夫、礼仪工夫不同,“主敬”首先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心法。所以,朱熹总是强调:

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朱子语类,卷十二.)

要如何保持“心”的主宰力量呢?朱熹肯定了一种所谓“常惺惺法”的精神修炼方法。本来,在原始儒家那里,“敬”只是一种涉及修身、德行的恭敬态度,而所谓“常惺惺法”则来之于佛教禅宗的修持方法,主要指修炼者要经常唤醒自己的灵明之心。程门大弟子谢良佐即移用了禅门的“常惺惺”的修炼方法。朱熹认为“心”的主宰性源于它是一种“神明”,他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章句上.)“心”虽为“神明”,但也有“昏昧”及“燃理不明”的时候,故而他认为“常惺惺”的心法有很重要的作用,他说:“惺惺,乃心不昏昧之谓,只此便是敬。今人说敬,却只以‘整齐严肃’言之,此固是敬。然心若昏昧,烛理不明,虽强把捉,岂得为敬!”(朱子语类,卷十七.)朱熹也知道“常惺惺法”系谢良佐从佛教禅宗引入,他虽然从工夫上肯定此法,但是从内容、目的上则将两者区别开来,《朱子语类》载:

或问:“谢氏常惺惺之说,佛氏亦此语。”曰:“其唤醒此心则同,而其为道则异。吾儒唤醒此心,欲他照管许多道理,佛氏则空唤醒在此,无所作为,其异处在此。(朱子语类,卷十七.)

因佛教“唤醒”的心是“空”的,故而是“无所作为”的;而儒家“唤醒”的心是“具万理”的,故而能“应万事”。

第二,“敬”也是身的工夫。“主敬”不仅是在精神上有一种恭敬的态度,同时在身体上也是一种如何约束身体、规范行为的工夫。朱熹曾多次答学生问如何做“敬”的工夫,他说:

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卷十七.)

“内无妄思”是心的调控,而“外无妄动”则属于身的调控,朱熹对后者作了大量的规定:

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朱子语类,卷十二.)

“坐如尸,立如齐”,“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朱子语类,卷十二.)

这些被列为敬之目的工夫,基本上属于在身体容貌上做工夫,以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由于敬包括这些对“外无妄动”的规定,故而和“小学”的实践工夫又有相通之处。对于“小学”工夫做得不好的人来说,这种身的持敬工夫可以起到“补阙”的作用。朱熹说:“持敬以补小学之阙。小学且是拘检住身心,到后来‘克己复礼’,又是一段事。”(朱子语类.卷十七.)

朱熹认为,主敬作为一个既包括身、又包括心的涵养工夫,二者之间是互动的,即心的恭敬必然导致身的收敛,而身的收敛也会导致心的恭敬。譬如他认为,主敬是一个由存心到身敛的过程,所以说:“心无不敬,则四体自然收敛,不待十分着意安排,而四体自然舒适。”(朱子语类.卷十二.)即心的居敬能够影响身体收敛,达到身体也恭敬的效果。另一方面,身体的收敛或整齐严肃亦可导致心灵的警觉或常惺惺状态。《朱子语类》载:问:“上察说:‘敬者,常惺惺法也。’此说极精切。”曰:“不如程子整齐严肃之说为好。盖人能如此,其心即在此,便惺惺。未有外面整齐严肃,而内不惺惺者。如人一时间外面整齐严肃,便一时惺惺;一时放宽了,便昏怠也。”(朱子语类.卷十七.)

他肯定一个人的外在形体的整齐严肃,可以引起内在心灵的常惺惺状态。所以说到底,“敬”作为一种修身工夫论,是一种身心之工夫,既包括身的工夫,又包括心的工夫,而且两者之间还有积极的互动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要把“敬”的涵养工夫视为实践工夫的重要理由。

(原载《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热门小说推荐
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

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

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由作者听听雨夜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大金主,你别假正经了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深度索欢,前妻太撩人!

深度索欢,前妻太撩人!

他非她的钟情,她亦非他的所爱,却因为一场意外而走入了婚姻。新婚当晚,她便成弃妇,丈夫带着情人公然调情,甚至当着她的面缠绵云雨。三个月后,她将一纸离婚书扔在他的面前,既然这段婚姻已名存实亡,那不如签字离婚吧!他怀中拥着妖娆女子,薄唇勾着不屑与冷漠,离婚?可以!让我玩过再说!身体被洞穿的一瞬间,另一个女人却端着酒杯,露出妖娆的笑那晚后,他打发掉所有的女人,回归家庭,俨然成为最体贴的丈夫。一夜缠绵,她却从初恋情人的床上醒来,浑身赤裸,在无数双眼睛和闪光灯中,她看到了他愤怒染火的眸子,程慕暖,你居然背叛我!没有,不是这样!她及力辩解,他转身愤然离去。二个月后,她被拖上手术台,他冰冷地命令,打掉她肚子里的孽种一场意外,她和他爱的女人同陷危难,他毅然决然地背弃了她,却在转身之际,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和漫天的大火,她,终于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三年后,当那张刻在脑海里的容颜难以置信地出现在眼前时,他不知道是真实还是梦境。真的是她吗?还有可能吗?这究竟是命运的宽容,还是另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当她将枪口对准他的胸膛,当鲜血伴着巨痛在胸口蔓延开来的一瞬间,他的灵魂亦在那一刻死去涵坑品保证,请亲们放心来跳!嘿嘿!)...

至尊鬼主:霸道邪尊,硬要宠

至尊鬼主:霸道邪尊,硬要宠

某女在上顺着胸口一路往下撩身材大有长进。某男在下一脸荡漾的撕开衣襟夫人调教的好。她,魂穿废体,未婚夫劈腿庶姐他,冷情狂拽,宠她到人神共愤。当无良又无耻的王牌间谍穿越到毁容废材女之身,弄不死这些找事的小婊砸姐就回炉重造!凤魂醒,辰星现,八荒颤!鸿蒙至宝在手,修灵炼丹符文三修,鬼军开路,傀儡护航,鞭劈苍穹,看哪个不长眼的还敢嘚瑟!...

绝世神针

绝世神针

他是学生是老师是医生,更是深藏不露的贴身保镖。QQ群583880154...

重回十三岁

重回十三岁

重回十三岁,一切都还来的急挽救!然她的目标是保护好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这一而再,再而三杀出来的某男,是咋回事?说好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一不小心早恋了咋破?某男媳妇儿,你负责貌美如花,我来赚钱养家,嗯?至于危害他幸福指数的事儿,绝不饶恕!渣男再现,某男强势插入,古隐血隐随着她的重生渐渐浮出水面,以及即将到来的灾难,将她推向顶端靠,她重生回来,还要兼职当救世主吗?作者旁白内容纯粹情节,未成年者,请点叉。...

剑震山岳

剑震山岳

故事讲述主人公小道士松柏奉师命下山,前往小琉球,东瀛寻宝之旅,后渗透至皇宫,变身锦衣卫,南征北伐,建功无数,最后发现自己皆在别人的掌控之中,到底谁才是人生最终赢家?且看他如何号令天下,重整朝纲,整肃山河,尽在龙城传奇之安国盛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