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章(第1页)

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ldo;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rdo;拓跋澄反驳说:&ldo;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rdo;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ldo;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rdo;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ldo;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rdo;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ldo;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rdo;一个贵族说:&ldo;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rdo;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ldo;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rdo;孝文帝说:&ldo;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rdo;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ldo;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rdo;咸阳王拓跋禧说:&ldo;当然是移风易俗好。&rdo;孝文帝说:&ldo;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rdo;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134 北魏的分裂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

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魏孝明帝即位,因为年纪太小,由他母亲胡太后临朝。胡太后是个专横奢侈的人。她相信佛教,认为佛法能减轻她的罪过。她在皇宫旁边造起一座气势宏伟的永宁寺。寺里供奉的佛像有用金子塑的,也有用白玉雕的,高的一座有一丈八尺。寺的旁边又建造了一座九十丈高的九层宝塔。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风吹动塔上的铃,发出的声音,十里以外都听得到。寺里有一千间僧房,都用珠玉锦绣装饰,叫人看了眼花缭乱。据说从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像这样华丽的寺院,还从来没有过。

北魏的统治者,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石窟,建造佛像。在建都洛阳之前,他们花了三十多年时间,左云冈(在今山西大同市武周山)开凿大批石窟,有大小佛像十万尊以上。从宣武帝到胡太后,又在洛阳伊阙的龙门山开凿石窟,建造佛龛(音kān)。前前后后开凿了二十四年,花了八十多万人工。这些石窟和佛像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高度的雕塑艺术水平,但它也大大加重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负担。

由于北魏以前几代国力强盛,统治阶级搜刮了不少财富,有一次,胡太后偶然到库房去看,发现那里积累的绫罗绸缎多得用不完。就想出一个主意,下命令叫贵族大臣都到库房里来,把绫罗赏赐给他们。她规定各人凭自己的力气,拿得动多少就拿多少。这批贵族大臣是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吵吵嚷嚷地都想多拿一些。可是,他们平时养尊处优,哪里拿得动许多绢匹。尚书令李崇,章武王元融两个人各背了一叠绢,累得汗流浃背,刚迈开两步,就连人带绢跌倒在地上。李崇伤了腰,元融别了腿胫,都躺在地上哼哼唧唧叫疼。

胡太后看了,派人把他们两人背上的绢匹全夺了下来。两个大臣偷鸡不着蚀把米,一个揉着腰眼,一个拐着腿,一步一拐空手出了宫门。宫里宫外的人看见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有胡太后带头,下面的贵族豪门,也互相比阔气。

西晋时代不是有大富豪石崇吗?北魏的河间王元琛(音chēn),也要学石崇的样儿。他特地邀请贵族、大臣到他家宴会,宴席上用的食器,有水晶杯,玛瑙碗,都精巧华丽得出奇。元琛还请大家参观他的堆满金银绸缎的仓库。后来大家到他家的马厩一看,发现喂马的食槽也是用银子打的。

元琛一面领着大家看,一面对章武王元融说:&ldo;大家都说晋朝的石崇富。我不恨自己见不到石崇,只可惜石崇没有见到我。&rdo;元融从元琛家里回来,觉得自己比不上元琛家富,懊恼得三天没有起床。

北魏的皇室贵族这样穷奢极侈,当然得向百姓穷凶极恶地搜刮。人民忍受不住,终于起来反抗了。

那时候,北魏在北方边境设立了六个镇,派了将士防守。公元523

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是姓)首先带领兵士杀死镇将,发动起义。其他五个镇的兵士也纷纷响应。反对北魏的起义势力越来越大。由于北魏勾结北方的柔然族人共同镇压,六镇兵士的起义失贩了。

北魏政府为了防止六镇兵民的反抗,把起义失败的六镇兵士二十多万人都押送到冀州、定州、瀛州(治所都在今河北)。这些兵士哪里肯受魏朝的奴役,在冀州,又燃烧起起义的火焰。鲜卑族的葛荣率领起义军,进攻瀛州。北魏政府派章武王元融为大司马,广阳王元深(中元琛是两个人)为大都督,发动大军镇压。

热门小说推荐
星网帝国

星网帝国

一个生意惨淡,情感濒临危机的网吧年轻小业主,神奇的进入了模拟人生的世界,利用系统的能力,从一个菜鸟小白,成为一个网络大师,最终成就取代互联网,开创星网的新一代网络大亨。...

娱乐派

娱乐派

他是歌迷心中的王子他是影迷心中的王者他是音乐销量的保障他是电影票房的保证他的音乐席卷了世界他的电影感动了世界他是全能经典创作者他的奖座到无处可放他是娱乐圈无冕之王他是不老的娱乐皇帝娱乐派封面由韩山杰少友情出品...

透视小神医

透视小神医

小农民获得透视功能,从此青云直上,各色美女主动投怀送抱。...

地君

地君

地君由作者润德先生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地君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天龙之段誉

天龙之段誉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枯井底,暗泥处,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主角重生为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一开始就勤奋学习折扇点穴手法和擒拿之术,一改以前段誉文弱书生的样子,现在的段誉要做一个文武双全,比慕容复在前期更有魅力的翩翩公子形象前期多按照原剧情,后边则思绪放开,一个浩瀚的天龙世界展现在眼前。...

战胜自己杀破天

战胜自己杀破天

主要内容情趣翻翻,气势破天!主要目地性灵交融,慧心一笑!没有我想不到,只有您看不到。欢迎加入自爆眼球的奇幻之旅!…附(流血的公告)有人问我,文文里的人物为什么没用人名?…写神魔易,写人难!…尽量避开‘人’这个字…这是宇宙的中心,神与魔的地界。为什么一定必须写人?不写人就不能成书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废材就一定能逆天成神,升级成功主宰宇宙?其实这都是(封神榜,西游记)以及我不想说的那些文文,禁锢荼毒了我们的思想!反观史今,能有几本文文,是纯粹书写,神魔妖怪的?总会把人,这东东弄进去横插成主角!总之已经达到无人不成书的境地!无人就不行的套路!人这东东似乎已经真的狂妄到,可以主宰宇宙万物的境地了!哥哥文章心里滴血,脑中无语!看来写人易,写神魔难了!我也终于明白(哈利波特)为什么,曾经被封杀了几十年!因为人是惯性思维的东东,都是人云亦云的家伙。人类的创新意识,还不堪一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