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章(第1页)

道家&ldo;太上&rdo;的名称,初见于《老子》。其实殷商以前就有&ldo;太上&rdo;这个名词了。中国文学上有句&ldo;太上忘情&rdo;。固然,人生最痛苦最难做到的是忘情,人之所以活着,大都靠着人情的维系。人是感情的动物,古人说:&ldo;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rdo;,有你我就有感情,有感情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痛苦。因情受苦,忘情更难。然而&ldo;太上忘情&rdo;,并非无情,而是大慈大悲,无偏无私的大情,譬如天地生育万物,平等无差,不求回报。

老子所讲&ldo;太上&rdo;,是太过多情又似忘情之道,只有&ldo;下知有之&rdo;。所谓&ldo;下知有之&rdo;的意义,是说有一种下等人,我们认为他很笨,其实他倒是真智慧,早已领悟到&ldo;道&rdo;的人。真正的哲学家,都出在乡曲地方,虽然一辈子没读过书,真同一个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当他遭遇到痛苦时,就痛痛快快哭一阵,想想自己命苦就算了。我有时常有此感触,尤其在偏远的落后地区,看到茅屋破家里头,有些老人家,穿得破破烂烂,食不果腹,有一餐没一餐的,日子苦死了。你问他:&ldo;为什么不住儿子家养老?&rdo;他很轻松回答说:&ldo;我这一生注定命苦,只有认命!&rdo;真令人听了肃然起敬。他比谁都懂得人生哲学,&ldo;认了&rdo;就好了。

像我们有些人,自认是第一等读书人,其实并不如乡愚的智慧。他们才是宗教家、哲学家。尤其有些年轻人学佛学道,刚看了一点佛学,就自以为只差那么一点点,好像同佛差不多了,很可悲。而那种表面看似下愚的人,却倒知道有一个东西,不管是叫&ldo;佛&rdo;、叫&ldo;天&rdo;、叫&ldo;上帝&rdo;、或者以中国古代的代号叫&ldo;命&rdo;,他就认定那个东西,至死不渝,比别人都看得开,都豁达。这便是&ldo;太上,下知有之&rdo;的道理。

再下一等人,相信要烧香供养,磕头拜拜,赞叹不绝,每天还要反反复复唱念几次,这是属于宗教性的仪式活动,便是&ldo;其次,亲而誉之&rdo;的楷模。更有其次的人,他也许不信宗教,亦不信道,但内心无形中却有一个可畏的东西。实际上,我们认为最下愚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第一等的修道人。要不然,须要有真正智慧超越的人才能修道。我经常说,有两种人可以学禅。一种是一个字也不认得,像张白纸,本身很容易修道开悟。另一种硬要智慧透彻,聪明绝顶才行。像我们这些不上不下的半吊子,半通不通的,最要不得,修道往往一无所成。老子讲了这三种人,侧重于&ldo;大智若愚&rdo;的要点,换言之,大愚也就若智了。

如此,等而下之的,&ldo;其次,侮之。&rdo;又下一等的人,偏不信道。&ldo;上士闻道,勤而行之&rdo;,真高明的人一闻道就悟了,并且百分之百地奉行。&ldo;中士闻道,若存若亡&rdo;,这种人听尽管听,说是不信吗?却又每个礼拜天一定上教堂祈祷礼拜。一到初一、十五,便一本正经跑店子,上香拜佛。平常庸庸碌碌、随随便便,好像只有那一天才有菩萨、神明显灵,其他时间,胡作非为都可以,这便是若存若亡。还有些人,听人传道说法,自认为最高明,认为别人都是神经病,一笑,就走开不理了,这就是&ldo;其次,侮之&rdo;的典型。&ldo;下士闻道,大笑而走之&rdo;,便是如此。后人又补上一句:&ldo;不笑不足以为道&rdo;,那是说,如果不这样不屑地嘲笑一下,那还算有道吗?彼此顽固托大,都自以为是,看来多么可笑。

再说&ldo;其次,侮之&rdo;的人,根本不管天高地厚,根本不信道,以为信道对人格是一种侮辱。总之。&ldo;信不足焉,有不信焉&rdo;。人的智慧参差不齐,有些人信是信,却不彻底,半信半疑,因为他没有把真理穷究彻底。有些人根本就不信,硬说个&ldo;老子偏不信邪&rdo;,你也把他没有办法。此中的千差万别,老子并没有再详加分析。这等于人类天生智能的分级,佛学则分为众生的五种&ldo;种性&rdo;,也就是所谓的&ldo;根器&rdo;之说,颇为相似。

这一章,老子最后下一结论,形容这个道说:&ldo;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rdo;这等于说,道是天地的公道。学道并没有什么秘密的,只要你程度够,诚心向学,一定便可得道。道为天下所共有,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若你懂得的话,方知本来属于你,也属于大家,不是某一个人享受的禁脔。千万别认为真理只在自己这边,非要求道求法的人巴结你,向你磕头行礼才能传道。我认为这种作风,是作践自己,多没意思。

道不藏私,但却&ldo;悠兮其贵言&rdo;。&ldo;悠兮&rdo;是悠然自得,所谓&ldo;其贵言&rdo;的意思,却很难说得清楚。&ldo;贵言&rdo;,不是说应该很宝贵地告诉你这个意思,而是再怎样高明的语言文字,都很难形容出道的境界。那么,道在何处见?‐‐在行为上、现象上见。道的本体,无形无相,&ldo;说似一物即不是&rdo;,不能用世间名相来界定它。&ldo;有生于无&rdo;,宇宙万物就从这&ldo;清虚空灵&rdo;的&ldo;无&rdo;中建立起来,故曰&ldo;功成事遂&rdo;。

一个修道人真通达了道,才能看透道的表达作用,才能认识道的本来面目,和如何创造千变万化的宇宙事物。道体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其第二重的影子而已。我们要认识它的根本,只好在这第二重的投影上,在这道体所创造出来的事功上去了解。这个事功尚分二重意义。依儒家世间的学问,即平常我们所讲事业的成就,比如,学科学应该有所发明。你学什么?学物理,那你还在学习阶段,不是物理学家,更不是物理科学家。你学化学,那也不算化学家,或者化学科学家。那开始发明,发明物理或化学原理的,才算摸到宇宙科学的真髓,而由当中表达出一套事物的规则,再由这套理论科学的规则中,进一步发展应用科学的实用技术,生产出令人目不暇给的生活用品,利益世人,或者伤害世人。

如此,学道,学世间各种知识,都是一层一层地进到内部的核心,也都一层一层由内部核心,表现出具体的功用来。这之间层次深浅的不同,事功的大小也就有别。这是&ldo;功成事遂&rdo;。等到事情有所成就,&ldo;百姓皆谓我自然&rdo;。等你的事功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大家习惯成自然,就说这本来就合于自然之道,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道是自然而有的,可是我们一般人要回转到这道的本来境界上,那是有得修的,这之间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哲学问题。就是中国哲学与宗教哲学,以及历史哲学的发展史问题,牵涉太广,而且各个问题都可成为专题,暂时到此打住,以后有机会再讲。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忠臣孝子的伪装

从第十七章的道的层面而相关于中国历史哲学的演变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特殊之处。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儒家的观念,乃至一般社会人生的态度,另成一格,大异其趣。从前面所说的天道自然,到此,他便提出反对仁义和智慧等的语句。只从文字上看,他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作jian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摆不平。接着,他举出更明显的理由,&ldo;六亲不和有孝慈&rdo;,在家庭中所谓的六亲,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妇,彼此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何者孝?何者不孝?

如果家庭是个美满的家庭,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那么个个看来都是孝子贤孙,根本用不着特别标榜谁孝谁不孝。如果家中出了个孝子,相对之下,便有不被认同的不孝之子,这其间问题就大了。因此说,六亲不和,才有所谓的&ldo;父慈子孝&rdo;。我们若是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标榜的&ldo;二十四孝&rdo;,将发现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拥有大孝美名的舜,其父母可以说不伦不类,很不像话,充分显示了舜的父母,是处在一个问题家庭中,是非不断,非常悲哀,因此舜才成为第一孝子。老子并不喜欢这样,由于一个人的坏,衬托出另一个人的好,那是不幸的事,他希望每个家庭都和乐幸福。

&ldo;国家昏乱有忠臣&rdo;,同样道理,老子不希望历史上出太多的忠臣义士,忠臣义士并非好现象。我们历史上所谓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皆为大家所景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牺牲。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假使国家风调雨顺,永处太平盛世;社会上,大家自重自爱,没有杀盗y掠之事,那么岂不个个是忠臣、人人是好人了吗?因此,他主张不需特别赞美某人好、某人不得了。四十多年前,我在川西灌县灵岩寺,看到有人书刻在灵泉石壁上的两句话:&ldo;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rdo;便是老子此意,也才是天大的幸福。

热门小说推荐
墨玉

墨玉

小说墨玉嗜睡的蝴蝶著墨玉全文阅读...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最后一个通灵画师

我的外婆是有名的鬼画师,行里人称梁鬼娘。外婆死后,留下了一幅值钱的鬼画。然而在一个普通的雨夜,一个陌生人闯入我的家中将我绑架,我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那里出现了我外婆的画作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诡异的变化。绝美的半面狐灵,萝莉血滴子,不老的盗墓贼,穿人皮的神秘青年,这些东西,就这样真实的出现了。...

最后一个道士Ⅱ

最后一个道士Ⅱ

盘古有那一线生机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故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有生死,或生或死,或死或生,皆是造化。红尘三千丈,或贪或杀,或悲或喜,有因有果,相互纠缠,形成量劫,量劫接量劫,是为无量量劫。无量量劫之下,神州修士,或避世不出,或积累功德,或另避他径,手段无所极也!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则天道亦有情,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天道茫茫人道渺渺鬼道乐兮,谁才是真正的道?...

风水灵探

风水灵探

自媒体记者钟寄云从未想过目睹一起跳楼案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跨国集团邪恶风水师痴迷玄学的公司老板无不牵涉其中,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掌握着修仙秘术的道士也纷至沓来...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

重生之医仙驾到由作者冷家小妞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生之医仙驾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枢纽:3000年的中国

枢纽:3000年的中国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